APP下载

汽车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研究

2016-05-30谷联喜

考试周刊 2016年37期
关键词:汽车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谷联喜

摘 要: 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然而,在汽车维修方面,我国维修技术相对落后,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处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关系上,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汽车维修专业的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有的学生具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却无实际的操作训练;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但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严重制约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学生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统一与培养成了广大教育从事者共同关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汽车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策略措施。

关键词: 汽车维修 理实一体化 教学方法

汽车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将实践训练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强化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能将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汽车维修专业实验室的功能,节省教学开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宗旨是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以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构建为主要形式的学生活动主体,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为目的的教学形式。这一新型的汽车维修模式的建构,对于强化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教学模式,建设师资队伍

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是相分离的,各有一批教师,专业教师负责理论知识教学,实习教师负责实践训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相对独立,且互不干涉。这样,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不仅导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相互断裂与脱节,知识得不到落实与巩固,还导致教学活动中相互推卸责任的局面,造成教学活动的混乱与不协调。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不强,教材内在联系完全断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完全脱离了生产实际需要。因此,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落实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与实践技能的完善与提升。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引入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并定期组织现有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操作技能,促使其向“双师型”教师转化,确保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此外,还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让资质较深的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并组织校外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与教学实践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堂活动

现阶段的汽车维修专业以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为主线,制定合理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以汽修服务为导向,与适应性、针对性相结合,突出汽车维修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专业课程应当进一步完善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电子技术原理和汽车电器设备等内容,并具体介绍其在汽修中的运用。汽车构造原理的教学应当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汽车为典型,并及时补充与完善新的知识,将汽车的最新技术原理、结构和发展趋势等有关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设计可以分为这几部分:一是专业课。具体实施方案为:(1)《汽车底盘构建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2)《汽车维修与质量检测》、《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二是专业延伸课。具体方案如下:(1)《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车身检测与矫正》,(2)《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保险与理赔》等。三是实训课。这样,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不至于使学生感到困惑与畏惧,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质,降低对汽车维修学习的难度,有助于帮助教师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能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其中,积极思考与实践,促进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设置专业教室,强化实践练习

汽车维修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与工作,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一过程的习得单靠学习是无法实现的,还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与训练。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专业教室的实习与实验基地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学校需要配备一定的先进、齐备、完善和典型的轿车,并购买相应的零部件及与汽车电路、电器相关的各类电控系统。此外,现代化电器检测诊断仪器也是实习与实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备。这些仪器与设备的配备是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所汽修学校都应当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加强实践操作练习,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运用能力。教师可以依据本班的教学内容与设备配置,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工作与实习岗位,每位学生或每组成员一套工具或一个工具,教师根据模型、实物讲解相关理论与操作步骤,然后组织学生分工合作进行练习与实践,教师及时辅导与引导。为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推广教学。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现场教学,通过视频或图片,将汽车的各个部件与结构原理以直观、动感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了解与掌握汽修维修相关的知识与理论,使学生能很好地处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关系,有机地将二者统一起来,培养学生动手与动脑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社会市场变化万千,汽车维修专业要随之做出相应的变化与改革。理实一体化正是顺应市场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习能力等情况不断更新与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确保学生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都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郑玉英.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7:181-182.

[2]许江涛.基于美国社区学院汽车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启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173-174.

[3]刘成宾.任职教育条件下武警士官汽车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2:50-51+66.

[4]陈伟.汽车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3,13:125-126.

猜你喜欢

汽车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实施
车用千斤顶研究与设计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浅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专业课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