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初产妇产后康复中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2020-02-06鲍春媛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心理状况初产妇护理效果

鲍春媛

【摘要】目的:评价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对初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价值,为初产妇产后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分娩的100例初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初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初产妇接受连续性护理服务,对比2组初产妇干预期间心理状况评分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照护能力以及盆底收缩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干预后心理状况、新生儿照护能力、产妇盆底收缩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初产妇连续性护理服务利于改善产妇心理状况,提高产妇盆底收缩力、新生儿照护能力,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连续性护理服务;初产妇;产后康复;心理状况;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1-098-02

当前,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化产妇临床护理工作已经成为产科护理趋势。初产妇对分娩产后恢复、新生儿照护知识了解度不高,从而影响母婴健康。连续性护理服务融入了人性化服务理念,在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提高产妇角色适应能力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生活质量[1]。基于此,本文就我院初产妇为例,总结连续性护理服务方案、效果。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7月-2018年9月,总计100例。纳入标准:(1)分娩初产妇;(2)产妇胎位正常;(3)产妇沟通能力正常;(4)产妇基本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疾病产妇;(2)合并先天性疾病产妇;(3)无法配合试验产妇。进行初产妇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区间22-37岁,年龄均值(28.9±2.9)岁;孕周区间37-41周,孕周均值(39.5±1.2)周。观察组:年龄区间22-39岁,年龄均值(28.6±3.3)岁;孕周区间38-41周,孕周均值(39.6±1.3)周。2组初产妇基本资料接近,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本组初产妇住院期间身体监测以及饮食、产后个人卫生指导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常规护理+连续性护理服务。(1)心理护理。初产妇分娩恐惧感更为强烈,从而导致产后抑郁、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需注重和初产妇之间的有效沟通,给予产妇安慰、鼓励,并对其情绪表示理解。另外,和家属沟通纠正家属新生儿性别歧视思想,叮嘱家属给予产妇陪伴、鼓励,建立产妇心理支持。(2)饮食护理。产妇产后恢复阶段,饮食上需以鸡汤、鸡蛋、瘦肉等高蛋白质类食物为主,通过营养支持促进产妇产后恢复。(3)身体护理。给予产妇分娩后切口以及阴部清洁,以預防产妇产后感染,给予产妇乳房按摩,并指导产妇进行下肢运动等有氧锻炼,以促进产妇产后切口恢复。(4)新生儿照护护理。护理人员以多媒体、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向产妇以及家属介绍科学喂养、新生婴儿护理等知识,告知产妇婴儿照护期间注意事项,鼓励母乳喂养,并通过演示形式指导新生儿正确哺乳姿势。(5)盆底肌肉康复训练。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可以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并预防产后尿失禁,指导产妇持续收缩盆底肌(5s)后放松(5s)反复(15次),训练4-8次/d。另外,进行产妇宫底、穴位按摩,以促使产后子宫复旧,按摩约7min。

1.3 观察指标

记录初产妇心理状况、新生儿照护能力、盆底收缩力评分,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4 指标评分标准[2]

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参考SAS以及SDS量表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低说明初产妇心理状况越佳。

初产妇新生儿照护能力评分自制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初产妇新生儿照护能力越佳。

初产妇盆底收缩力参考0x.ford SeMe评分标准,总分5分,分数越高说明初产妇盆底收缩力越佳。

1.5 统计学方法

100例初产妇实验观察指标结果经软件SPSS19.0处理。计数指标产妇护理满意度以%形式展开,进行X2检验;计量指标产妇心理状况、新生儿照护能力以及盆底收缩力评分均值以x±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初产妇相同指标结果P<0.05,表示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100例初产妇干预期间心理状况评分改善情况见表1。干预后2组初产妇指标评分比较,P<0.05。

2.2 指标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100例初产妇干预后新生儿照护能力、盆底收缩力评分情况见表2。干预后2组初产妇2项指标评分比较,P<0.05。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100例初产妇干预后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总满意度经统计学计算,X2=8.2737,P=0.0040。

3 讨论

初产妇首次生产,对产后恢复、新生儿哺育方面存在明显认知障碍,从而丧失新生儿照护信心,增加产后抑郁率,影响产后恢复、生活质量。连续性护理通过给予产妇心理护理、身体护理、新生儿照护护理等方面连续性护理服务,可以促进初产妇产后恢复、提高新生儿照护能力。吴兰研究指出,连续性护理可以改善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绪,促进产后康复[3]。

结果显示:组间干预后产妇指标评分、护理满意度(98%vs80%)比较,P<0.05。和邓雪芬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产妇满意度96.67%优于对照组,P<0.05[4]。

综上所述,给予初产妇连续性护理干预可以促进产妇产后恢复、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卢娇.连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31):49.

[2] 马立哲.连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7):175-176.

[3] 吴兰.连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71-73.

[4] 邓雪芬.个性化连续性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8):167-168.

猜你喜欢

心理状况初产妇护理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