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的新路向

2020-02-03林汐璐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2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大思政运行机制

摘 要: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机制是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核心,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机制构建事关高校育人成效。高校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在分析实践育人运行要素基础之上,做好实践育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丰富实践内容,搭建工作体系,实施科学评价,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课上向课外延伸的实践育人新格局。

关键词:大思政;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紧密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做好高校思政工作首先要在理念层面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其次在实践层面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育人是教育的内在属性。新时代高校践行实践育人理念,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高校实践育人运行要素分析

高校实践育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体现在参与主体的复杂性、内容要素的多样性,实践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反映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各方面,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影响高校实践育人运行的要素有很多,主要包含实践育人主体、客体、环境和内容等要素。

(一)实践育人主体

从实践育人主体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实践育人主体分为两大类。一是实践个体,主要是指学生;二是实践组织者,主要是指高校。就学生主体而言,大学生既是实践育人的工作对象,又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与体验者。实践育人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多元化实践育人活动中来,自觉接受主流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高校是实践育人的组织者、设计者,在实践育人协调机制中发挥着核心驱动的作用。高校实践育人成败取决于高校党政是否重视,设计是否科学,评价是否公正,激励是否及时。

(二)实践育人客体

实践育人客体是经过教育者对直接现实世界的净化选择而提供给学生的教育资源,当前多数高校仅仅把实践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手段补充,主要将实践作为教学活动环节,呈现出散、乱、短、少、低等特点。为提升实践育人成效,实践育人应着力构建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学科优势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活动组织体系相结合的立体化、综合化、全面化的实践育人内容体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实践意识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认识、完善自我,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

(三)实践育人环境

为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育人更加强调市场导向,从而导致高校普遍存在课程体系繁复、要求修读学分较高等问题。繁复的课程体系与有限的教学时间导致高校育人重理论轻实践。同时,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市场化、信息化推波助澜,多元文化对主流价值观形成强大的冲击,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给现有的高校育人模式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如此当存在育人模式缺憾的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更新育人理念,构建起适合个性化人才成长规律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规律的实践育人新模式。

二、做好高校实践育人顶层设计

实践育人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精神的内核。高校实践育人顶层设计,关键在于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实践育人氛围,使实践育人相关资源发挥最大效力,形成教育合力。

为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实践育人必须坚持分层设计理念,提高实践育人针对性。在分层设计上,一是可以分专业类别、年级类别等,有效地区分不同年级学生在知识水平、能力及意愿上存在的差别;二是可以分专题类别,满足不同个性、心理特征、成长经历的学生的需要等。针对研究生,要依托专业开展科技竞赛与科技创业实践,引导他们将理论转化为科技成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实践,将科技实践转化为科技收益,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修正不足。针对本专科生,应立足于教育引导,鼓励学生在低年级参与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等,结合新生入学等开展校史追溯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对国家民族的情感,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注,对个人成长成才的信心。对高年级本专科生,应设置较多的科技竞赛或创新创业模拟大赛、创新创业实训,为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做好衔接。

三、完善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机制

(一)建立健全高校实践育人组织机制

高校实践育人的组织领导,决不能仅仅依靠高校自身来完成。健全高校实践育人组织机制,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唱,高校主抓,学生主建、社会主评”的工作优势。各级政府应当关心支持高校发展,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高校应当发挥党委核心作用,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学院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党委宣传部门要紧扣时代主题,做好实践育人宣传引领工作,营造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组织人事部门要做好实践育人的干部队伍、教师队伍的考核与配备,有效激励实践教学指导。保卫部门应做好大学生军事训练教育、大学生征兵入伍等工作,配合学院做好军事训练考核评价。科研工作部门应制定大学生科研与创新创业专项扶持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与双创实践,支持和服务学生成果转化。团学部门密切配合,利用好国庆、校庆、新生入学等重要时间节点切身开展主题班会,切实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配合教务部门做好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定工作,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教务部门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学分制改革契機,实施弹性学制,将第二课堂实践放在跟教学实践同等的位置上。各学院根据学校的统筹安排,结合自身专业实际,灵活开展实践育人工作。

(二)创新高校实践育人实施机制

高校实践育人实施应遵循“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按照分层次设计、项目化推进、基地化服务、制度化保障、动态化评价要求协同推进,确保实践育人有方向、有保障、有考核。高校实践育人要以教学为支撑,以实践为载体,以基地为依托。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专业引导和走入社会的实践课程,通过教学模块的运用开展,确保学生在接触专业和接触社会在时间上的“早”,又实现了学生接触专业和社会在时间上的“长”。将团学实践活动与学科结合,与社会结合,以确保接触专业和社会在频率上的“多”。以基地为依托,让学生更深体验社会,保证了学生融入社会程度的“深”[4]。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长效性是实践育人运行模式的核心命题。为保证实践育人成效,实践育人决不能搞成“运动式”的体验,必须把实践育人当成常态化的教育形式与手段,坚持规范化、科学化、长期化。

(三)完善高校实践育人保障机制

实践育人要想取得成效,必须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高校在完善实践育人制度保障体系时,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自身实际,细化制度内容,确保实践育人事前有方向、事中有保障、事后有激励。为解决困扰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资金、场地、师资等难题,高校应探索多元化的实践育人筹资渠道,除争取政府专项经费支持外,还应当积极争取公益团体等非营利组织正当的资金支持、吸纳社会捐助,部分实践活动还可以采取收益单位出资或学生自筹的方式进行。在场地方面,高校当前的场地建设主要是服务于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建设所需场地匮乏,仅有的学生活动中心等场地难以满足“大而全、小而精”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合理安排现有场地资源,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主申请,完善审批手续,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功能。校外实践基地是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有力补充,高校应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与行业地域优势加强与周边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育人师资方面,当前高校非教学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主要由团学干部、辅导员等承担,一方面团学干部工作繁琐,难以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团学干部自身的理论与视野局限,导致实践活动低水平重复,影响了实践育人效果。“队伍建设是深化实践育人的基础性工作。要本着立足学校、面向社会的原则,统筹学校教师资源和社会智力资源,解决目前实践育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各自为战、效率不高的问题。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实践育人的责任意识和指导能力;要积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和党团干部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不断提升他们实践育人的能力和水平。”[5]贯彻開放办学的指导思想,推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校内师资与校外师资良性互动,实现实践育人全方位、全过程、全参与的教育格局。

(四)改进高校实践育人评价机制

实践育人评价机制是检验实践育人效果的总阀门。现有的实践育人评价机制存在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不够规范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实践育人评价机制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对易于量化的实践数据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社会实践报告、科研成果等难以量化的实践成果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在学生评价方面,学校应参考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社会评价最终确定,其中社会评价应当占据主要比例。在教师评价方面,学校应当把指导学生实践作为职称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考核优秀的教师绩效工作应上浮相应比例。教师评价应结合教师个人评价、社会评价与学生评价综合确定,其中学生评价应当占据主要比例,半数以上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应当确定为不合格,在年终绩效与职称职务评聘上予以限制。同时,学校应组织专人对合作的实践基地进行评估,在安全条件等方面设置相应指标,对评估不合格的实践基地及时解除合作协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 刘川生.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有效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124.

[3] 杜玉波.推动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不断开创实践育人工作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4(19):6

基金项目:2017年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重点课题“微传播视角下高校共青团文化育人实践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ZD144)。

作者简介:林汐璐(1989.- ),女,汉族,四川眉山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思政教育、传播学。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大思政运行机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