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2016-06-21令倩倩

考试周刊 2016年44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

令倩倩

摘 要: 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内容、形式与“90后”大学生需要脱节、缺乏系统性和后期评价考核的根本问题。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从“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和系统科学管理的理念出发,营建了全院联动,既符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又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脉动青春”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对新时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改革颇具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生入学教育 理论育人 实践育人

一、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存在的根本问题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端,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关键环节。目前各高校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不可谓不重视,为此投入大量人力、精力和经费,但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乐观,被形容为“做时轰轰烈烈,做完过眼云烟”①。梳理近年国内学者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研究,可见当前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存在以下三个根本问题:

第一,目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并未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表现为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与“90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比,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当代大学生受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影响,思想观念呈现活跃、开放、多元的特点。但在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当前某些高校却仍在沿用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思维,即仅仅从教育主体(相关教育部门、学校)方便管理的需要出发,推行以规章制度和专业介绍为主要内容,以“你听我讲”的单向灌输为主要形式的入学教育,而这一点从根本上与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是不符的。

根据“以人为本”理念,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紧扣“9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和实际需要。“90后”大学生自主意识强,规则观念相对薄弱,因此,约束性的制度、规范教育必不可少,但相比耳提面命的说教更倾向激发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潜能的软性引导;“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比较薄弱,需要理论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但形式活泼、内容贴近实际的实践、体验式教育,使个性张扬、参与意识强的“90后”大学生获得更大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并在行动探索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加速大学适应;最后,初入大学的“90后”新生需要“面对面”的帮助和服务,但他们更习惯于方便、及时、亲和力和互动性强的网络交流和引导。总之,真正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因势利导的入学教育,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取得教育实效。

第二,现阶段的新生入学教育缺乏系统性。近年某些高校如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在新生入学教育的设计和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绩[1]。但多数普通高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仍一直沿用粗放式的入学教育模式,即学生工作部门在军训中或军训前后组织开展集中式“入学教育”讲座,一般为期一周,将新生必须了解的规章制度、入学常识(如奖助贷、校园文化活动、医保知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内容简单累加在一起,一股脑地灌输给新生,并未从“全员育人”的高度出发,进行全校性系统的新生入学教育资源整合和精细的入学教育内容和形式设计。简单、粗糙、缺乏体系的入学教育自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新生入学教育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在某些高校,入学教育的考核被等同于校纪校规考试,开卷答题个个能过;还有某些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者认为入学教育的实效短期内很难评估,因此认为入学教育工作考核无法或无需进行。缺乏有效的教育效果考评,使新生入学教育流于形式,更重要的是这种对入学教育终极目标实现与否的轻视,长此以往会令教育主体自我迷失,使这项工作难以突破和改进。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理念

针对现阶段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切实增强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理念: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入学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参与性,逐步从传统的无差别、大众化教育转向重主体性的差异化教育。

(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和“网络引导”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巨大作用。与理论教育相比,实践育人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并大大提高思政教育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此外,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还必须主动适应“90后”大学生的网络化生存方式,主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引导。

(三)以“系统化”思维开展入学教育,坚持精细化设计和科学化管理考核并重。新生入学教育要站在全校的高度统筹规划,调动全体教师和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逐步建立入学教育联动工作模式;进行科学的内容形式设计,扎实做好过程管理和评价考核,促进该项工作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脉动青春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一)活动背景。“脉动青春”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系列活动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在2014年针对新生入学教育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和创新尝试。2014年以前,新华学院的入学教育一直采用“入学教育讲座”式,存在明显的单向度、系统性弱、实效差的问题。为切实增强新生入学教育效果,学生工作部从上文提出的入学教育创新改革的三大理念出发,着手打造全院联动,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又令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而将改革后的新生教育命名为“脉动青春”,是期望该活动的实际效果就如同时下“脉动”饮料广告传递的涵义那样,让体验过它的新生尽快从对大学和未来迷茫的状态转入端正、健康、向上的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活动内容。“脉动青春”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理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生进行三观引导,锻炼提高新生的大学适应力和综合素质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部分: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精神和入学必备知识为主的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精神教育对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校长、学者讲座和校史馆参观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德育和大学人文精神熏陶是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从新生初入大学的切身需求出发,“脉动青春”活动整合推出“新生入学必备知识讲座”,该讲座的课程设计涵盖规章制度、奖助政策、学生医保和意外险、校园文化、心理健康、生涯规划六个部分,内容既抓住大一这一“立规矩”的关键期,加强新生的权利义务和制度规范教育,又为新生提供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信息,有助于新生尽快认识和适应新环境。

2.以系列校园文化子活动为依托的实践育人

为促进新生全面发展,深化新生对入学教育理论部分的认知,“脉动青春”入学教育活动推出教育子目标各有侧重,形式丰富有趣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以新生自主选择参与的方式,达到新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提升的效果。2014到2015年,“脉动青春”陆续推出七个校园子活动,包括学业规划大赛、宿舍文化大赛、“文明”主题创意设计大赛、“爱校荣校”百米长卷绘画大赛、感恩演讲比赛、“我的青春,我的大学”微视频创作大赛和“新生入学必备知识”微信竞答活动。内容上,这些活动培养了新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着力强化新生感恩意识、爱校情怀、理想信念和文明修身意识的培养;形式上,活动引入当下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演说、创意海报设计、微视频、微信竞答等形式,各活动还全程配合QQ、微信、微博宣传、网络投票和互动,活泼多样的形式满足了大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并多途径拓展了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扩大了入学教育的影响力。

(三)活动实施过程与基本成果。2014、2015年的两届“脉动青春”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各历时5个多月,从策划、实施到总结表彰、考核评价,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活动体系。期间,累计举办入学教育理论部分讲座64场,校史馆参观活动76场,全面覆盖2014、2015级全体新生;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新生参与人数连续两年达到当年新生总数的67%以上,网络平台的活动关注量(含微博、微信中相关活动信息的阅读、转载量及网络投票、微信竞答的参与量)则从2014年的38900飙升至2015年的85794,可见该活动获得的认可度和利用新媒体宣传的成果。

(四)活动特色与创新。第一,“脉动青春”活动是以新生需求为中心,设计系统完整,注重反馈评价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首先,脉动青春活动真正做到“贴近学生”。它从新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理论课程与实践平台的设计,让新生感到实用有益且乐于接受;其次,脉动青春活动总体框架设计完整而系统;最后,“脉动青春”主题活动注重后期评估,在活动结束后提取15%的新生进行活动反馈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下一年入学教育工作改革的重要依据。第二,“脉动青春”活动是将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完美融合,并充分发挥网络引导作用的新生入学教育。“脉动青春”活动不否认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但通过实践内容的设计,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实践育人对新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也大大提高思政教育的感染力。此外,“脉动青春”活动的网络引导成效显著。该活动注重全方位网络宣传平台的构建和网络宣传文字的制作。从院网、学工部、院系两级学生会官微到各系学生组织的微博、微信、QQ群,脉动青春活动以多种网络渠道进入学生视野。更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宣传文案质量高,极大拉动了活动的关注度。以微视频大赛宣传为例,子活动主办方以“作品背后故事”的形式编写宣传文案,既传递了大赛青春向上的主题,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2015年微视频创作大赛关注量更高达34000。第三,“脉动青春”活动是整合多方资源,发挥教育合力的新生入学教育。从邀请校长、学界泰斗开展“大学精神”讲座到联合教务做好新生入学规章常识讲座的排课与考核命题,再到动员专职教师、辅导员参与新生参赛作品的指导,“脉动青春”活动以广泛的途径将对新生有利的教育资源集合到一起,使新生得到多方位的引导和帮助。

近两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入学教育工作确实取得一些成绩,但其实践过程和活动的反馈调查显示,该活动仍需在内容设计、形式创新和入学教育联动工作模式建设方面继续努力。

新生入学教育的改革创新本质上是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挑战与突破。期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紧随时代步伐,真正服务学生,成为新生公认的进入高校最有意义的“第一堂课”。

注释:

①2012年南开大学出版的《大学生入学教育》一书和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一书分别集合了两所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设计与实践上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曲云进,姜松.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11).

[2]张希.“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3]张革,王秀彦,高春娣.以主题教育为载体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北京工业大学主题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8(8).

[4]申纪云.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

[5]杨立英.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
以“耕读会”为依托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高校共青团“四维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建构
高校实践育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