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公共危机事件的工作机制思考

2020-02-03王丹妮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2期
关键词:工作机制社会工作

摘 要: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各种不确定性,不论是自然灾害、人为事故、还是公共卫生事件,都可能导致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秩序的公共危机事件的产生。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取向的学科和一种福利性、服务性的社会职业,秉持专业理念,运用独特的专业技巧,以解决案主问题、为案主提供情感慰藉和精神救助、促进社会发展、增进人类福祉为宗旨,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包括事后恢复、事中引导和事前预防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探讨社会工作参与公共危机事件的工作机制十分有必要,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工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从而更好地发挥专业效能。对此,文章从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公共危机事件的工作机制展开讨论,以求总结社会工作参与公共危机事件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并拓展其在推进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作用,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社会工作;公共危机事件;工作机制

一、工作目标

在公共危机事件中,专业社会工作的工作目标是利用其自身的专业优势,充分把握受影响的群体的问题与需求,有效联结社会资源、协同志愿服务力量,帮助居民和一线工作人员解决心理情绪困扰、恢复社会支持网络、提升其生存发展的能力、促使其恢复正常生活,将公共危机对其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工作者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是公共危机事件中的重要战斗堡垒,其扮演着多重角色,包括需求评估者、政策传递者、资源整合者、服务提供者、心理疏导者、活动引领者、能力促进者等角色,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解决当地物资匮乏的问题,并缓解一线人员和受影响群众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获取社会支持,增强其生活信心,同时也有助于化解可能出现的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介入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一)恢复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指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该阶段受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秩序容易被打乱,可能面临社会支持受损以及严重的身心创伤问题,容易沉浸在极度的恐慌和痛苦中,进而产生排斥、侵犯、防卫、逃避、自闭等症状。而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之一就在于其拥有通才取向的实践技能,能够运用特有的专业方法帮助案主疏解情绪、链接资源,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恢复期,社会工作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社会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受情绪困扰案主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广泛面向个人、家庭以及一线的工作人员,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恢复其正常平衡的认知和身心状态。

其次,这一阶段社会工作介入的关键内容还包括帮助案主重建社会关系,加强案主的社会互动,扩大其社会支持网络。社工可以充当当事人和政府间的沟通桥梁,协助建立和落实案主的诉求表达与反饋机制,积极倾听受危机事件影响的当事人心声,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将其意愿传达给政府部门,获得来自政府的反馈,促进信息传递渠道的高效畅通。同时社工可以通过开展团体性活动,促使当事人敞开心扉,摆脱自我封闭和僵化的状态,让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克危机。

另外,恢复个体社会功能是这一阶段社会工作介入的最终目标。具体来说,社会工作者运用行为矫治、个案管理、团体心理辅导等专业方法帮助那些暂时或永久失去社会功能的人群恢复正常生活的能力,如可以在地震后的重建过程中开展技能培训小组、引导居民参与社区规划重建、挖掘和培养社区领袖等。

(二)引导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公共危机事件的爆发期间,形势最为严峻。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实施应急预案,为公众普及正确的信息,引导公众形成对危机事件的科学理性认识,做舆论的倡导者、信息的传递者和政策的宣传者,缓解民众的消极恐慌心理,引导受难者积极接受治疗,促进良好救灾秩序的形成。

其次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该阶段由于危害强度大,一方面亟需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危机的救援中;另一方面要有效协调分配来自社会大众和各方力量的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和配置效率,稳定好基层战线。

此外,社工可以作为中介来引导危机事件的发展轨迹,一方面全面了解当事人的观点、立场和态度等,另一方面搭建双方的信息对接渠道,促成双方展开积极有效的对话协商,从而促进问题的合理解决。

(三)预防阶段

社会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公共危机事件的事前预防工作,有助于从源头上降低事件的危害程度,这里“预防”是指尽可能地防止危机事件发生并在事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减轻事件的危害力。如,针对自然灾害应加强灾情预报和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针对事故灾难应加强生产、运输和建筑等领域安全监察以及生命意识教育;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事前预防须构建疾病、疫情等信息发布与治疗控制体系、加强公众的卫生健康教育;针对群体性事件须构建多维立体的应急预案并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方舒,2014)。在事前预防阶段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事件社会工作采取的策略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深入了解公众需求,从基层出发,为弱势群体的权益代言,帮助其有效传递信息,及时化解因危机产生的纠纷和冲突,避免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其次,可以开展风险防范和灾害预防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能力。对于学校社工,可适当传授儿童青少年在危机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式;企业社工可组织员工进行灾害逃生的预演;医务社工在灾难发生后应对死伤者及其亲属给予充分的关怀,疏解其情绪,安抚其心灵;社区工作者应引导居民学习灾害应对的知识,做好日常的宣传工作,从而有效增强民众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更好地应对危机。

同时,在危机预防阶段,社会工作者可以多多了解当地的社会价值观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以便在危机发生后能够顺利运用专业方法开展服务,不至于使自身的服务与当地的价值观和法律法规发生冲突。

最后是推动构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长效预警机制,进行常态化的风险评估,促进完善应急管理网络,有效预防和抵御风险。

四、介入方法

(一)个案工作方法

危机中的当事人在经历了公共危机事件后,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对此,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可以有效针对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援助与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或者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等开展个案会谈,来帮助服务对象减轻心理负担,恢复认知平衡。同时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社会工作者也可以与事件地政府和志愿服务组织合作,为居民和參与危机治理的政府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服务,促进受危机影响人群尽快融入正常生活。

(二)小组工作方法

将拥有相似经历的受危机影响者组成同质性互助小组,让组员分享彼此对危机事件的看法、感受以及自身面临的问题,相互沟通交流,获得来自其他组员的反馈,从而缓解各自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唤起个体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小组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组员学习公共危机事件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技巧,促使其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另外,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社会工作者的干预,使组员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应对危机事件的行为,形成对自身经历的理性认知。同时,通过引导小组成员反思,使组员认识到自己以往的生活方式在当前受危机影响的情势下已不再适用,从而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应对技巧和生活模式以供案主选择,帮助案主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生活。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小组工作采用的方法模式也是不同的,在公共危机事件治理初期,小组工作应采取危机干预模式,尽可能降低危机给当事人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公共危机事件治理的后期,小组的目标应集中于成员对新环境的适应和个体角色的调适及整合,即采取互惠的模式。

(三)社区工作方法

社区是民众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公共危机事件中不可忽视的工作方向,它与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社区原有的平衡运行状态被打破,其社会资本和组织网络都处于相对边缘的状态,对此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社区工作方法,在灾害救济和社会安抚中发挥专业效能,整合社区内部资源与力量,借助街道、司法、民政及专业社工机构等外部力量,链接政府资源,安抚受害者及其亲属的情绪,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调适,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有效地化解危机与风险,防止群体过激现象的发生。

五、对工作机制的建议

当前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公共危机事件的工作机制还有待完善,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制度,包括灾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激励、考核、行业规范、注册管理、评估监督等。也包括规范工作流程,明确职能职责,加强专业和部门间的协作,完善物资的筹集、管理和使用,以及加大社会工作专业、政府和资方的合作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政策和规范措施。从而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公共危机事件的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到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六、结语

专业社会工作在公共危机事件的治理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其工作机制以助人为主要工作目标,以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方法为基点在不同的工作阶段采取个性化的和有针对性的介入方式开展服务,为案主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和社会支持,发挥着社会工作者各方面角色的积极作用。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当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公共危机事件的工作机制还有待完善,存在着广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制度性建设,从而形成专业化、常态化的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 尹新瑞.社会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9(08):107-109.

[2] 方舒.风险治理视角下社会工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介入[J].学习与实践,2014(04):108-113.

[3] 卫小将.公共危机治理现代化中的社会工作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01):32-37.

[4] 文军.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N].联合时报,2015-03-24(006).

[5] 柳静虹,沙小淼,吕龙军.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体系再思考: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工作响应过程的反思[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1):44-56.

[6] 方琦,范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工作的实践机制:结构性组织与阶段性服务[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1):33-43.

[7] 霍晓英.治理视角下公共危机的社会工作介入[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4(04):25-28.

[8] 钟宇灵.社会工作介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以深圳社工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服务为例[J].中国社会工作,2020(12):34-35.

作者简介:王丹妮,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西南民族大学2017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工作机制社会工作
构建县域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