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诗词大会》对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诠释

2020-01-21张文博张扶摇朱舒仪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化基因中国诗词大会传统文化

张文博 张扶摇 朱舒仪

摘 要:《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原创类电视文化节目,将传统诗词文化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诗词形式与内容上的崭新诠释,并为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启示。通过分析《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因素,探究其创新模式,可以为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传承寻找策略,为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 传统文化 电视传媒 文化基因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艺术之美”为宗旨,通过多样的比赛形式,从名家名篇入手,深入探究诗词背后的典故与情感,为观众展示了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节目本身也成为传承中国诗词文化的有力载体,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时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符合当下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也是改变文化市场娱乐化、庸俗化状况,提高人民审美层次的不二法门。因而,推进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现代化,是响应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播出为这一要求提供了先进范例,是弘揚传统文化政策的落实,亦是新时代背景下电视文化类节目模式上的创新。

一、《中国诗词大会》的创新模式

《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第一季播出后,传统诗词文化以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人耳目一新,引起了诗词热的现象;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成为热门综艺节目,2月7日的收官战更是收视率突破1%,以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30%的绝对优势雄踞收视榜榜首。节目引起广泛关注,不仅因为传统诗词文化唤醒了观众的文化基因,更在于其传播媒介与节目设置的创新。

(一)精巧的现场布置与舞台效果

《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现场,借助现代技术,在舞台效果与现场布局上精心设置,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节目舞台呈现出立体的、多空间纵横错杂的视觉效果,采用高清的影像技术,配合LED大屏幕与疏密得当的灯光,营造出高雅、庄重的氛围。同时,节目的动画效果以中国风、水墨画为主,配合传统乐器如古琴、琵琶等,在听觉上使观众舒缓、放松,自然而然地带入古典诗词的意境。针对比赛中不同主题的诗歌,大屏幕上缓缓出现诗歌中相关的意象,如“小桥”“人家”“明月”“翠竹”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借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舞台效果,将观众带入诗词所营造的氛围中,在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刺激下,加深对节目中诗词的印象。与此同时,现场的场景布置也十分考究,现场百人团的落座形式模拟古希腊“斗兽场”的半圆形看台,在选手击败百人团时,舞台呈现“万箭齐发”的效果,文化气息浓厚。录制过程中,三台摇臂摄像机捕捉整个演播室全景,在选手答题的最后几秒钟,特写镜头及时抓住主持人、嘉宾和选手本人的表情,细节加上扣人心弦的现场配乐,电视受众即使未能参与录制也能体会到真实的紧张感。中国传统诗词的独特魅力在于其通过典型的意象营造出特有的意境使人沉浸其中,《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效果更是在感官上加深了体验,还原了意境的真实性,对诗词情感有更加直观的把握。因此,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不仅着眼于比赛的竞技元素,还能享受到诗词文化带来的审美体验。丰富多元的舞台效果既为现场观众渲染了比赛氛围,又给电视观众带来了现场感受,使节目在张弛有度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二)多样的比赛内容与规则设定

作为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电视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不同于一般竞技类节目,它既结合诗词文化的特色,又融入竞技性,由此设计的比赛规则在对选手的考察中展现了背诵功底与文化理解的统一。节目形式亦具有较高的参与度,无论身处现场还是电视机前,观众都能参与其中,增加了节目的接受范围。在“个人追逐赛”中,四位挑战者与百人团同步答题,选手亦可采用“横扫千军”“你说我猜”“出口成诗”其中一种方式进行自救。每道题目回答完毕后都由知名学者进行专业点评,挖掘诗词内容,展现其中蕴涵着的生活主题与积极精神,如保家卫国、守法重孝、向往田园等。在点评过程中,评委往往采用据典溯源的方式,既将诗词的写作背景、思想主题表述出来,又结合典故,为观众讲述故事,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节目最有看点的环节是“飞花令”,它原为古人行酒时的游戏,具有较强的竞技性,既考验了选手的诗词积累,又突出了比赛特征,呈现给观众的是诗词文化的碰撞与享受。作为电视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并没有简单、生硬地考查参赛选手的唐诗宋词的记忆能力,而是通过精彩的赛制,利用娱乐、竞技等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诗词文化加以传播。这种接地气又富有趣味性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拉近受众同节目的距离,激发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始印象。

(三)传统文化符号与中国元素的嵌入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在于它将中国元素融入节目中,并借助特有的文化符号向观众传达诗词信息,充分唤醒了国人的文化基因。片头及宣传片均以大气磅礴的中国水墨画为铺垫,颇具中国传统色彩。节目的名称与诗词的呈现均采用行楷等书法字体,配合传统文化意象,如“明月”“小船”“茅屋”等不同主题,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激发其内在想象力。在节目中,无论是主持人的措辞、评委的点评都讲求语言的精当得体,既与高雅的传统文化本身相照应,又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音乐、服饰等选用也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素材。中国传统诗词讲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将中国元素融入节目的灯光、舞台、音乐中,借助符号的不可言说性,使观众与选手在无意识中进入诗词语言外的独特意境,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由此,《中国诗词大会》巧妙地将“中国”与“诗词”结合起来,借助文化符号传达了诗词特有的中国特色,并把传统文化的理念、习俗、价值观注入节目之中,唤起蕴藏在观众心底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以文化符号为媒介,以诗词为载体深入中国古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建筑、哲学等领域,无疑扩大了“诗词”本身的关注范围,增强了节目的广度。而将文化符号与动态的舞台竞技相结合,经过专家学者的点评,亦能激发观众的兴趣,引导具有一定文化积累的受众,顺延着被激活的文化基因,探究“诗词”背后的深意,增加了节目的深度。

二、《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与反思

在电视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现让大众耳目一新,作为一档植根于传统文化,锐意创新的精品节目,它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媒提出的“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要求,同时又注重诗词格调,兼顾节目的可看性,在形式和技术上做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和尝试,最终使节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节目本身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兼顾了现代传媒与传统诗词文化的特点,并与文化节目有效地结合。现代传媒可以突破地域、时空关系,打破经济、文化等条件的限制,传播者与受众很容易连为一体,营造一种虚拟的在场性,而传统诗词文化的理解既需要切身的体悟,传递的价值观又具有文化的普遍性意义。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现代传媒,跨越了传统的在场性文化交流,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向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观众传播古典诗词文化,将常人束之高阁的古典诗词通过比赛的方式,释放其内在价值与精神倡导,让更多观众了解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中国诗词大会》抓住了诗词文化与百姓兴趣的契合点,让每個对诗词文化有兴趣的人,通过比赛的方式深化对诗词的认识;让文化水平较低的观众,先由节目的竞技性产生注意,再培养对传统诗词文化的兴趣。唐诗、宋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最为广泛的精华,中国百姓即使不懂诗词的思想内涵,也能吟出李白、杜甫等人的诗句,这是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节目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让诗词文化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进入观者的情感中,将原本晦涩拗口的诗词理论通俗化,深入浅出,为更多人提供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

据统计,《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首重播吸引4.87亿观众收看;10期节目35中心城市平均收视率为1.65%,总决赛收视率更是高达 2.39%。“中国诗词”“主持人董卿”“才女武亦姝”等成为搜索关键词。从数据上看,节目受众的参与度高、社会效益丰厚,是一档成功的电视文化节目。节目播出后,在网络上与社会上产生了“诗词热”“诗词风”,传统诗词文化重新进入了百姓的视野,并成为焦点话题,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导向性作用。《中国诗词大会》以原创类文化节目的创新性方式,获得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结合的成功,然而诗词文化传播的背后,依旧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现代传媒技术是否对传播传统文化有普遍的利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否会在电视节目的竞技性与娱乐性中丢失或曲解?

在《中国诗词大会》后,《朗读者》《经典永流传》等节目相继播出,文化领域的传播不仅局限于诗词,更扩大了范围,由节目而产生了一定社会文化现象。尽管节目使得传统文化更加通俗化,而文化本身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节目的附属品,观众过多地将视线放在节目的比赛性上与参赛选手中,一些观众真正看重的是同参赛选手一同答题竞争的体验感,来自各行各业的参赛选手与诗词之间的种种故事,成为观众观看节目的新鲜之处。因此,节目播出后,一些观众将知人论世的习惯置于选手或节目上,“外卖小哥夺冠”“才女武亦姝”等成为关键词。

某种程度上,《中国诗词大会》是对节目内容的扩充,但在形式上依旧没有跳出传统的比赛竞技的范畴,倘若节目本身只是达到普及的目的,《中国诗词大会》可以说较好地完成了它的任务,但毕竟电视节目作为“消费性文化”,其性质决定了它难以真正承担起传承文化的使命,社会上的观众普遍对大众传媒的认知要高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他们真正关注的是让人耳目一新的节目,而并非节目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拉斯韦尔的 “三功能说”强调大众传播具有环境监视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因而《中国诗词大会》是借助现代传媒传播传承传统文化的常识,也是中国文化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模式。尽管它承载文化传承载体的地位值得商榷,但节目本身为大部分人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切口,亦是在倡导电视节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背景下的良好案例。

三、结语

《中国诗词大会》为原创类电视文化节目开辟了新的领域,成为我国综艺节目的标杆。节目的成功播出既是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背景下的成功尝试,也为电视节目形式上的创新提供了启示。传统文化通过电视传媒获得了新的诠释,从常人隐性的文化基因转化为显性的文化现象,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中国诗词大会》仍在播出,观众对诗词的热度依旧不减,可见尽管电视文化类节目本身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容量值得考量,但它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成果。因此,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并以更有效更创新的方式加以诠释,才能为当代文化的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在现代媒体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中,提高传统文化在国际的文化自信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袁姝月.央视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与传承——以《中国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J].今传媒,2019(9):108-109.

[2] 赵衎.《中国诗词大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J].科技传播,2019(16):150.

[3] 方佳辰,罗彬.传播学视阈下的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分析——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例[J].今传媒,2017(4):90.

[4] 朱瑞.新媒介事件情境下自主创新节目的传播构建分析——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5):82.

作 者: 张文博,张扶摇,朱舒仪,均系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读本科生。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文化基因中国诗词大会传统文化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德国“国富民强”的奥秘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诗词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