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三重维度

2020-01-11徐俊李智利

邓小平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徐俊 李智利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其形成是社会意识日常生活化的结果。理论维度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以必然性,歷史维度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以可能性,而现实维度则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以操作性。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三重维度,将有助于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教育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6—0049—0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其形成是社会意识日常生活化的结果。习近平指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日常生活是具体、感性的社会存在形式,是社会意识孕育与发展的土壤,也是其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场域,而这种社会意识不断趋近并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过程,即社会意识日常生活化。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都要不断经历日常生活化。由于社会存在的具体形式是多样化的,这就决定了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表象,其日常生活化的维度也必然是多元化的。从不同维度上予以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有助于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鉴于此,本文拟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维度系统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必然性、可能性和操作性。

一、理论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必然性

从理论维度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必然性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本源性的逻辑关系,主要强调的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层面的关系,具体包括前提、形成、发展、价值旨归和检验标准五个环节。

(一)日常生活是人类精神生产与消费孕育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人类的一切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日常生活作为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涉人类整个精神生产与消费的产生和维系。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其中,吃、喝、住、穿是日常生活的体现,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是日常生活的延伸,它们构成了人类精神生产与消费的主要部分,而“首先”和“然后”两个词则反映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日常生活是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孕育的前提。一方面,日常生活是人类精神生产孕育的前提。顾名思义,精神生产是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社会意识的生产,其生产结果主要包括有形的艺术作品和无形的精神产品。然而,无论哪一种精神产品,如果没有日常生活为其提供孕育的土壤,那么这种精神产品即使能够产生,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另一方面,日常生活是人类精神消费孕育的前提。尽管精神消费是对精神产品的使用和享受,但其消费的主观需求和内在动力却直接或间接来自日常生活的变化或发展。可以说,日常生活与人类精神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在宏观层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二)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长的土壤

日常生活是构成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一切精神生产与消费得以产生的根本前提。这一本源性规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过程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日常生活是滋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某种实践活动时,基于自身所具有的理论认知与审美需要,对活动中的对象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会产生相应的目的性评价,形成带有某种感情色彩的价值观念。此后,经过反复不断的活动强化,这种价值观念会逐渐固定在头脑中,形成评判某种行为的思维定势。当这种观念为多数群体所接受时,便会在社会上出现相对稳定的主流价值观。在我国,这种主流价值观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日常生活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之后,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便会长期存留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价值理念与行动指南。在此过程中,日常生活的变化也会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的价值内容和表现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新鲜养料。

(三)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动力

从实践主体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他们的需要是推动社会意识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的普遍价值追求,其重要使命就是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民众,使其能在不断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积极创造美好生活,进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力量。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随之增加,这也成为直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4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单一化的价值评判标准逐渐被多元化的价值评判标准所代替,导致人民群众内部不同利益群体对于同一对象的多样化评判,进而造成日常生活中价值观的多样化现象。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就必须融入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根本需求之中。

(四)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旨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化育于日常生活,而且也是其形成与发展的价值旨归。究其原因,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会被作为社会存在的日常生活所形塑,也会以社会意识所天然具有的主观之于客观的能动性来影响作为社会存在的日常生活。这种作用与反作用、形塑与反形塑的矛盾关系,构成了日常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在此意义上,认识和改造日常生活便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诉求之一。从其具体内涵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作用于日常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在个体层面致力于达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并把这种价值目标渗透于不同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他们日用而不知的潜意识和思维方式;二是在社会层面致力于达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目标,并把这种价值目标贯通于社会成员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以此形成崇德向善、自强不息、互助和谐的社会氛围;三是在国家层面致力于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并把这种价值目标熔铸于国民的日常精神信仰体系之中,通过激发不同国民的整体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来共同构筑和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

(五)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检验标准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不断接受作为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日常生活的检验,才能确保自身既是科学的真理体系又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体系。究其原因,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是对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否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不是仅凭抽象的理论思辨或自吹自擂,而是需要回归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接受反复检验,只有那些经历过日常生活的反复检验仍为正确的部分才是真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是一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体系,不是看它使用了哪些华丽的辞藻、描绘了多么美好的宏伟蓝图,而是看它所倡导的主要价值目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实力以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和价值性需要不断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的检验才能最终得以确证。对此,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那样:“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综上所述,理论维度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具有必然性,认识和把握这种必然性将有助于深刻认识和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可能性与操作性。

二、历史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可能性

从历史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进行了实践探索,从而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是可能的。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并未明确使用过无产阶级价值观这一概念,但在其革命实践中却始终贯穿着这一思想。究其本质,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乃是这一阶段无产阶级价值观的根本内容。为了将无产阶级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以更好地指导革命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身于各种形式的传播活动中。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在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多次发表演讲,阐述无产阶级的经济学思想和《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他在家里也多次对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积极活动家们详细地讲解这些问题”。巴黎公社起义期间,他们充分肯定公社改善工人生活的一系列措施,认为这样可以使自由、平等的思想深入工人的思想意识之中。马克思在晚年又强调了俄国公社的集体劳动对培养社员合作意识的作用,他指出:“劳动组合……有助于他们从小地块劳动向合作劳动过渡,并且他们在翻晒草料,以及像排除积水等公社的作业中,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实行了合作劳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坚持推动无产阶级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不仅反复强调要以关照和解决工人的日常生活困难为切入点,而且还反复强调要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谈、为其答疑解惑。他不但这样说,还率先垂范,引导工人们树立无产阶级价值观。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十月革命后,为了在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以挫败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进攻和颠覆图谋,列宁把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与工农群众的日常学习、义务劳动、休闲娱乐等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十月革命后不久,列宁就指出:“精打细算,节省开支,不偷懒,不盗公肥私,遵守最严格的劳动纪律——正是这些口号,从前被资产阶级用来掩饰自己的剥削阶级统治地位,并且被革命的无产者正当地讥笑过,现在,在推翻资产阶级以后,已经变成目前迫切的主要的口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期间,为提高工农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加深他们对苏维埃俄国各项政策的了解进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列宁一再强调,在编写供工农群众阅读的通俗读物时,既要做到“可供当众宣讲,也可供家庭阅读”,又要做到“叙述要非常通俗”。此外,他还十分重视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与青少年教育结合起来。他指出,“模范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務劳动,对取得和分配每普特粮食所表现的模范的认真负责态度,模范的食堂,某个工人住房和某个街区的模范的清洁卫生工作”等,都是青少年学习的素材。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又提出要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与兴建电影院结合起来,指出“要特别注意在农村和在东部地区兴建电影院的工作,在这些地方电影院还是新鲜事,因而我们的宣传将会特别有效”。

(三)新中国成立之前党关于无产阶级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是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无产阶级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阶段。这一阶段党通过各种实践形式有力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时期,为让广大工农群众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党的宗旨和政策,党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视使用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生活化语言。例如,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就以“牙床”“打零”和“纸叶子”等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土地革命时期,为了适应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战略中心转变的需要,党积极地把无产阶级价值观日常生活化与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结合起来,通过“在各地普遍设立农村夜学及识字班,使失学的男女青年有识字机会”等方式,普遍提高了根据地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党在农村地区的影响力得到持续提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又根据中国革命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了以开展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边区政府改革等根据地建设形式,来推动无产阶级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例如,针对党内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或矛盾,党通过开展大规模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教育运动,实现了党在思想认识方面的高度一致。

(四)新中国成立后党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也随之成为党探索的主题。在此过程中,既实现了历史传承与开拓创新,又收获了不少经验教训。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日常生活化与全国扫盲教育结合起来,“除了班级教学外,还结合生产、生活情况,大力开展了地头组、炕头组和包教保学、夫妻识字等学习形式”。“三大改造”完成后,党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日常生活化与干部的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提倡县、区、乡三级党政主要干部,凡能劳动的,每年抽一部分时间下田参加生产……这样一来,党和群众就打成一片了”。改革开放后,党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决策结合起来,强调在贯彻“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同时,积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作为重要抓手,逐步开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在继续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同时,又适时开展了实现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活动,使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探索达到了新境界。

综上所述,历史维度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只有立足于不同阶段的社会需要,并且以积极有为、人民至上的思维方式指导实践,才能不断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三、现实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操作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操作性是其必然性见之于客观实践的现实反映,也是其可能性在当下的自然延伸。因此,其操作性的兑现必须在关照与回应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现实需要的前提下遵循人的认知和实践规律。

(一)使用通俗话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入日常认知图式

作为一种话语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概括性,与大众的日常生活话语存在某种程度的隔阂,因此可能会导致其日常生活化过程中的认知障碍。为了消除这种障碍,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话语转化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通俗话语并浸入其日常生活认知图式。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转换成符合大众思维的语言,力求用最接近民众日常生活的话语进行宣传,以减小两种不同话语体系之间转换的阻滞力。例如,邓小平的“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习近平的“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等都是我们应当借鉴的语言风格。其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融进大众的日常生活故事之中,转换成他们所广泛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故事性语言,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主流话语结合起来,利用民间俚语、网络流行语等符合时代潮流的语言契合大众爱好,吸引其兴趣,激发其情感,以此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当然,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话语体系转换的过程中,一要避免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二要避免把通俗化等同于庸俗化;三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选取更契合其生活的话语体系。

(二)运用宣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理论学习

首先,要搭建一支涵盖政府、社会、企业、学校等各个领域的专业性强、业务精的宣传教育队伍,以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日常理论学习的对接创造组织领导条件。其次,要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日常理论学习,针对不同群体特点进行分层化、有区别性的宣传教育。具体而言,针对初中以下的学生,要着重通过课堂理论学习、课外图书阅读、专题板报设计等教育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日常理论学习的记忆图式;针对初中及以上的学生,应着重利用学校的主题班会、教育讲座等活动平台以及QQ、微博、APP等移动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日常理论学习的理解图式;针对在职人员,要着重利用企业文化、影视宣传广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的宣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日常理论学习的阐释图式;针对非在职人员,应着重通过社区的文化设施及其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日常理论学习的转换图式。当然,为达到理论学习的最优效果,针对不同群体的宣传教育方式也可综合使用。

(三)采用生动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日常价值认同

生动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同的关键性因素。首先,从方式上来说,要加大对新媒体、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等的利用,集各种优势于一体打造视觉上有美感、听觉上有质感的宣传形式。例如,通过编写主题歌曲、制作公益宣传片、增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故事会节目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合乎群众口味的包装进行推送。其次,从形式上来说,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赋予艺术气息、富有文学意蕴,多创作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学艺术作品,多举办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文化作品展览。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四)利用模范榜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日常行为取向

模范榜样虽然是先进人物,但他们也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因而与普通群众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其在践行并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上具有先天优势。因此,要使大众从内心深处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作为一种行为取向,就必须充分发挥模范榜样的正向示范效应。其一,要充分发挥优秀党员干部的示范效应。优秀党员干部是党员中的先进人物,他们忠实履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心系群众的冷暖安危,甚至为了群众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这种不忘初心、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能够在群众中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其二,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道德模范是社会正能量的代表,对其他社会成员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可通过媒体宣传或现身宣讲,让其品质魅力得到充分彰显。其三,要充分发挥校园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通过推选努力奋进、自强不息的优秀师生作为先进典型,促使其他师生在心理上主动认同、行为上主动仿效。最后,要充分发挥模范家庭的示范效应。模范家庭是众多家庭中的“明星”,其良好的家风、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以及和谐的家庭氛围等,本身就是教育的最好素材。

(五)构筑制度篱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行为规范

如果说人的行为取向依赖于内在意愿,那么行为规范的形成则依赖于外在的制度。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而言,不仅需要模范榜样激发和塑造行为取向,更需要用制度強化行为规范。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中。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具有强大的震慑性和威慑力,能有效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贯彻、落实。其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中。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细化为具体的道德要求,有助于规范大众的日常道德行为。再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学生日常行为手册。日常行为手册是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基本保证。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到学生日常行为手册,有助于其健康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六)选用适宜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具体事务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由于日常生活是由无数具体而琐碎的事务构成的复合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嵌入其中才能真正实现日常生活化。当然,在嵌入的过程中应选用适宜的方式,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首先,可举行适当的仪式等。仪式具有庄严感和震撼性,通过升国旗唱国歌仪式、颁奖授勋仪式、团内党内教育仪式等,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进意识。其次,可举办大众评选等活动。例如,通过举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最美”系列评选活动等,能使人们在情感上受到触动、在思想上加强认识、在境界上得到提升、在行为上自觉效仿。再次,可用纪念日等方式。纪念日主要是对革命伟人、重要事件和传统节日的纪念,利用这些重要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可以使人们在缅怀革命先烈或感受节日氛围中实现情感共鸣。最后,可开展公益活动等。主要包括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爱心捐助活动、植树活动和献血活动等,这些活动是帮助他人、回报社会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最具体的途径。此外,诸如开展社区活动、文艺展演等也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有效载体。

现实维度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必须聚焦并切入广大人民群众的鲜活生活,才能真正在精神血脉上与日常生活的“毛细血管”相贯通。

(责任编辑 肖雪莲)

猜你喜欢

青少年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处理青少年逆反心理问题的思考
《少年朱熹》动画影片制作的探索和实践
让孩子善于习得乐观
新时期工人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发展与创新
谈谈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对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