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内涵与启示

2020-01-11胡伟

邓小平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陈云环境治理生态文明

胡伟

[摘要] 陈云是我们党较早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人之一,他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还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陈云在长期领导全国经济建设工作中,其生态文明思想逐步萌发、发展、成熟,蕴含了丰富的内容:重视植树造林,有效改善气候和生态环境;实施水利建设,切实注意节约和保持水源;加强虫害防治,实现生态平衡和循环发展;治理环境污染,重在宣传引导和落实责任等。陈云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对于新中国的环保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还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诸多启示。

[关键词] 陈云;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6—0039—10

尊重自然与热爱自然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非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宰者”。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强调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绿色发展。

作为我国第一代以及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陈云曾长期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副主席等领导职务,领导我国经济建设数十年,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还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明思想。目前关于陈云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陈云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石、主要内容、时代价值等。然而,既有成果从整体史视角探讨陈云生态文明思想的却不多见。有鉴于此,本文通過梳理史料与借鉴前人成果,从整体史视角探讨陈云生态文明思想形成过程、重要内容及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陈云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

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涉及合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节约、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等。陈云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其从事经济工作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萌发、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一)陈云生态文明思想的萌发期(1944~1949年)

抗日战争时期,陈云就开始关注森林保护。1944年7月21日他在出席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会议时,针对铁的生产指出:“生产铁的成本高,又破坏森林,要尽量减少成本,但不能因此而不生产。”这是目前陈云有关生态文明思想最早的史料,尽管他没有直接使用生态文明这个词,但是生产铁会破坏森林这一说法,表明陈云已经具有保护森林的意识。

新中国成立前,陈云已经重视经济建设中有关造林和水利建设的问题。1948年10月11日他在中共中央东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说:“林业有出路,还有金子、麻袋、农业用具、纸张、土产和特产品,这些都是可以发展的。”专门强调林业发展。1949年4月20日陈云同李富春等在签发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致林枫、张学思等的函件中提到:“据工业部称,现在林区积雪已化,荒草枯枝,特别干燥,最易发生山火。”表明陈云已经在关注林区火灾的问题。

1949年9月22日,陈云在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提到:“兴修水利五百万亩。兴修应县山阴大渠、大同御河渠、永定河金门闸、黄河艾山渠、石津运河灌溉渠及渤海区灌溉洗碱等较大水利工程,并大力修复旧渠,开展小渠,增加水浇地三百万亩。”1949年12月31日,陈云签署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给各部的通知,要求“所属各部、署、行及关内所属企业今后不得在东北采购木材,而在其上解木材中统一分配,以避免私商图利滥伐森林”。陈云重视水利建设和森林保护等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已有体现。

从以上梳理的有关陈云在1944~1949年间的讲话、函件、电报、通知等内容可以发现,里面蕴含很多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此时期可以看作其生态文明思想的萌发期。

(二)陈云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期(1950~1976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陈云负责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工作。新中国成立伊始,陈云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是财政经济工作的总负责人。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农业部、林垦部、水利部等进行工作的指导,并在1954年结束。1954年陈云开始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并先后兼任商业部部长、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此时期陈云的生态文明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一是关注造林和护林。1950年4月1日,陈云在向中共中央作关于全国林业会议情况的报告中指出:“林业工作方针,应以普遍护林为主;其次,在风沙水旱灾害严重地区选择重点造林。同时,在各森林区制订合理的采伐计划。”强调要造林和护林,要有计划的采伐,注重保护森林。1951年4月13日,陈云在主持政务院第八十次政务会议时提出:“对造林护林应当有些法令才行”,“报纸应经常报道造林护林的事情,还要开些必要的会议。防止乱砍滥伐”,“现在应从远大处着眼,有计划地造林护林,也可考虑进口一些木材”。陈云很重视造林、护林的法制建设,重视利用报纸进行造林、护林的宣传,强调有计划地进行造林、护林,防止乱砍滥伐。

二是关注保持水土和兴修水利。1950年6月15日,陈云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投资,包括对维持私营企业的加工、成渝铁路的修建和水利的修建等,增加了二十五亿。”1957年9月24日,陈云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地方资金投放的主要方向,也就是地方大部分的钱,应该投向与发展农业生产有关的方面,例如化肥工业、兴修水利、可垦荒地的开垦等。”陈云非常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土地资源,对兴修水利提出了建议。

三是关注环境污染问题。1975年7月19日,陈云赴高邮视察真武地区五十八号和六十一号石油钻井时强调:“要注意环境污染问题,在生产设计的同时就要做好防止污染的设计,不要等到事后再解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陈云在基层考察时关注到环境污染问题并强调要做好防范污染的设计工作,提前思考污染防治问题,其思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陈云从关注造林、兴修水利开始,逐步发展到提出防止环境污染、重视生态建设。这是陈云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期。

(三)陈云生态文明思想的成熟期(1977~1995年)

“文化大革命”后到其逝世前,是陈云生态文明思想的成熟期。在此期间陈云无论是在讲话中还是在给中央领导同志的信中都特别谈到防止环境污染的问题。1979年3月21~23日陈云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会上他特别强调经济建设过程中要“防止环境污染,必须先搞,后搞要多花钱”。他强调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时还需要防止环境污染,要提前采取举措防止污染。

1981年9月2日,陈云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会上特别提到要解决城市污染的问题:“解决城市中污染的问题,从长远来看,也应该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来了。……苏州河的污染,那是帝国主义侵略的时候留下来的,我当学徒的时候看见的就是黑黑的水。现在,马上就要改变过来,可不容易。这件事情要摆到我们日程上面,逐步解决。”他以苏州河为例,指出城市化进程中的污染问题,并强调要把解决城市污染提到中央和地方的工作日程上来。他强调城市污染、河流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才有保障,无论对于市民健康还是对于实现绿色经济都大有裨益。

此时期陈云也很关注造林和水资源等有关生态文明问题。1981年3月29日,陈云在给陆定一的信中特别提到“像植树造林、治理江河、解决水力资源、治理污染、控制人口这类问题,都必须有百年或几十年的计划”,提出要有计划地解决以上有关生态文明的问题。1990年6月6日,陈云对张光斗、陈志恺合写的文章《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进行批注:“应该把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治理污水和开发新水源放在不次于粮食、能源的重要位置上,并列入长远规划、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加以实施,以逐步扭转目前水资源危机的严重状况。”他把有计划地进行有效用水、节约水资源、治理污染水源与开发新水源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要求各部门进行有计划实施。

陈云生态文明思想在此时期得到成熟发展。他强调在经济建设时要关注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也注意到城市污染、河流污染等问题。经济的发展难免会造成一定程度污染,但一定要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的程度,同时高度重视污染治理工作,这对实现经济良性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二、陈云生态文明思想的内蕴解读

通过对陈云的讲话、题词、信函、文章、电报等文献资料的研究,可以将其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视植树造林,有效改善气候和生态环境

陈云十分关注植树造林工作。因为植树造林有助于林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特别有帮助。1951年2月13日,陈云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四十七次委务会议时指出,林业方面的主要工作是封山、防火、造林。林业发展的重点就是进行植树造林。陈云特别提出要合理利用木材,要多宣传植树造林,对乱砍滥伐现象应该揭露和批评。他指出:“木材要统一调配,合理使用。”同年4月13日,他在主持政务院第八十次政务会议时强调:“报纸应经常报道造林护林的事情,对乱砍乱伐现象应该揭露和批评,对浪费木材现象也应该揭露出来,这样才能引起干部和广大群众对造林护林和合理使用木材的注意。”他积极提倡植树造林,合理利用木材,有计划地进行造林护林工作。对于植树造林的好处,尤其是对改善气候和环境的好处,陈云也有所关注。1957年10月7日,他在出席国务院召开的中共省、市、自治区委书记座谈会上指出:“今后打算造林一亿五千万亩,每亩出材二十立方米,就有三十亿立方米。这样三十年后,每年可伐木一亿多立方米,还可以改善气候和环境。”改革开放以后,陈云一直重视植树造林工作,在杭州时他还亲自种过树。他强调要制定法规、法令等对森林进行保护,充分重视森林的改善气候和改善环境的作用,防止出现乱砍滥伐现象,对乱砍滥伐的行为要进行批评揭露和处罚以保护环境。

(二)实施水利建设,切实注意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

水资源无论对于经济发展还是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陈云在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恢复时期对于水利的重要性就很关注,多次强调要切实发展水利,使其有助于农业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无论南方北方,重要的都是解决水的问题。”陈云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水利建设的重要性。1951年4月4日,陈云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我们的水利只是防灾,水来了把堤修一修。今后搞水利,要既能防止水灾,又可灌溉,又利交通,又能发电。”1955年3月21日,陈云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到,兴修水利,增加灌溉,防止水灾,是一种增产和避免减产的有效办法。他对兴修水利的益处进行了客观剖析。1960年10月22日,陈云在河南考察时,针对北方地區缺水的问题,提出冀、鲁、豫、东北、西北加上苏北、皖北等地区要从三个方面来解决:第一是取天然之水,不能叫水走掉了,走掉了水,就走掉了粮食;第二是取地下之水;第三是取外来之水。此后他还提出南水北调的构想。这些思路对于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大有裨益。1961年1月18日,陈云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专门针对如何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再次提到上述三个办法。他提出,现在要把当地地上之水留下来,当地的地下水逐步打出来,还要想办法搞外来之水。长江水北调五个口,将来最有希望的是丹江口;洞庭湖太远;青海那一边路更远,人工也大;白龙江水量不大。尽管当时提出的关于长江水北调的谋划还很不具体,但是陈云已经站在战略层面上去思考南水北调问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

(三)加强虫害防治,实现生态平衡和循环发展

害虫不仅会对农业造成危害,对生态环境亦会造成危害。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非常重视防疫工作。1949年10月27日晚,陈云出席政务院为扑灭察北鼠疫召开的紧急防疫会议,会上专门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不仅鼠害会对粮食和环境造成危害,害虫也会对粮食生产和环境造成危害。陈云很早就关注防治虫害问题。1951年6月2日,陈云签署《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关于防治蝗蝻工作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地人民政府立即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坚决贯彻“打小、打少、打了”的精神,干净、彻底、全部地把蝗害消灭在幼虫阶段。1951年7月3日,陈云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几条道路》中强调:“设法防止水、旱、病、虫等灾害,力求农业生产得到相当的保障。”除此之外,陈云还强调要采取多种措施防治虫害。1951年7月13日,陈云签署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继续加强害虫防治工作的指示》,对全国的虫害情况进行说明,并对危害进行阐述:“入夏以来,各种害虫相继发生,特别是蝗蝻、棉蚜、稻螟最为普遍,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棉花蚜虫自六月上旬逐渐发展,遍及全国各植棉区。水稻产区自四月以来普遍发现稻螟蛾。”同时,该指示提出了解决虫害的有效方案:“已经发生蝗蝻的地区须大力组织群众,争取在短期内迅速消灭,坚决不使起飞”,“棉蚜和红蜘蛛繁殖极快,容易蔓延成灾,必须继续不懈地进行除治”,“根据各地情况,掌握螟虫规律,开展群众性治虫运动。”陈云从害虫威胁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根据各地特点提出解决病虫害的指导意见,对于解决病虫害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1951年10月25日,陈云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的报告中对虫害问题进行说明:“今年的蝗虫、棉蚜虫、螟虫曾经蔓延到一亿余亩的面积,但是人民政府领导了灭虫运动,动员了农民八亿个工作日,扑灭了虫害,才未酿成大灾。”陈云强调防治虫害有助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改善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蕴含着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

(四)治理环境污染,重在宣传引导和落实责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加和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地区在出现水资源紧张的同时,还出现江河流域污染严重、大气污染、生产生活垃圾污染等问题,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陈云很早就注意到环境污染的问题,他在讲话和基层考察时多次提到要防止污染、重视环保工作。在考察中他要求有关负责同志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让水源受到污染。除了关注环境污染外,陈云也强调要有计划地防害于先,要采取措施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时特别提到:“对还未处理污染问题的工厂应该心中有数,逐步加以改变。今后办厂必须把处理污染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防害于先。”他提出在建设工厂发展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首先处理污染问题、防害于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1988年8月27日,陈云针对本溪市的污染情况给李鹏、姚依林等中央领导同志写信时指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大的国策,要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陈云强调环境保护是一项大的国策,对之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都具有指导作用。根据陈云的指示,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健于1988年9月下旬在本溪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督促检查本溪市的污染治理方案實施情况。1988年底,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通过《关于治理本溪市环境污染的决定》,本溪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逐步开展起来。本溪市的污染问题以及此后四川省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都是与陈云的重视和努力分不开的。

三、陈云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陈云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诸多启示。

(一)重视立法工作,实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协调发展

“森林为鸟类和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它们通常又是食物和药品的原料,也是其他原料的来源。”森林与人类具有休戚与共的关系。若想森林资源丰富就得植树造林,造林要有计划进行,按照周期进行。“生产建设有十年八年为周期,也有五十年一百年为周期的,植树造林就是以五十年一百年为周期。”另外,植树造林对于保护农田水利、有效涵养水源、改善气候和环境、实现生物多样性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使森林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得加强立法工作。要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法令对森林进行保护。陈云生态文明思想启示我们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重视植树造林,优化生态环境,有效实现生物多样性,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强立法工作。要加强森林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安全保护等领域的立法工作,有法律的需要结合我国发展实际进行完善,没有法律的需要尽快制定法律,尤其是保护生物安全的法律亟待制定完善实施。对于乱砍滥伐森林的行为要进行坚决揭露并依照法律进行严格处罚。只有立法工作到位并有效付诸实施,实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协调发展才有保障。

(二)合理利用水资源与兴修水利,充分发挥水利的功效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非常重视合理利用水资源,注重水利设施建设,这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与落脚点。“水利控制在中国人发展定居农业进而大面积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与此同时,“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之一。早在公元前781~771年的《诗经》就有华北地区农田灌溉的记载”。陈云十分重视水利事业,因为水利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他建议兴修中小型水利建设来解决农业增产问题,充分利用水利的灌溉作用。在他看来“水利建设是治本的工作,是百年大计”。他把水利建设作为百年大计来看待,具有前瞻性。对于兴修水利,他谈到:“水利要以小型为主,工厂也要多搞小型的。”新时代我们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需要合理利用水源,尤其是要切实防止水源的污染和浪费,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水利的功效,从而有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子孙后代营造一个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

(三)重视环境保护,防害于先应作为经济建设时优先考虑的问题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由于过于追求发展速度,引发诸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一些河流与湖泊也受到严重污染。改革开放后,一些地区为了加快发展经济大量浪费资源,导致污染环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此背景下,陈云积极呼吁要注意防治发展经济时的环境污染,办厂必须把处理污染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做到防害于先。新时代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应当首先考虑环境保护问题,把防治环境污染放到设计之优先位置,争取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良性发展。今后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需要把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损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之中。

(四)重视核电工作,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较快,但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根据我国资源条件提出发展我国电力工业要以煤电和水电为主,同时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且能源短缺的地区有重点地发展核电的方针。核电是一种具有可靠性、清洁性、安全性的能源。我国是一个有核国家,但核电却晚至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起步。陈云像关心煤炭工业和水利建设那样关心我国的核电工业,他认为在我国发展核电,应该走“自力更生为主、同时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道路”。1982年12月17日,陈云在国家计委国防局编写的一份材料《国内自己搞核电站的有关情况》上批示:“不管广东核电站谈成谈不成,自己必须搞自己的核电站。再不要三心二意了。”事实证明,广东大亚湾建设核电站的很多措施和陈云的观点吻合。新时代我们要重视发展核电,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来发展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四、结语

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的关系,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人类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开展实践活动,违背自然规律会遭受惩罚。改革开放前后国家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但是现实中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采取多项举措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党的十九大继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保护好生态环境。我们要节约水资源与能源,实现生态循环发展,采取多项举措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诸如大气污染问题、水污染问题、土壤污染问题等。

陈云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前瞻性、多元性、务实性、持久性等特征,借鉴、吸收和学习陈云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梳理相关史料发现,陈云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很多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相通的内容,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新时代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也具有借鉴作用。

(责任编辑 梁灏)

猜你喜欢

陈云环境治理生态文明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