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德育教育创新教学问题与方法

2019-12-02李锦清

读天下 2019年30期
关键词:初中德育有效方法创新教学

摘要: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首要任务,因为人们逐渐意识到单纯的高分成绩并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一个人的心智、思想情操与道德品格才是决定一个人人生高度的直接因素。因此,初中教师必须要全面落实德育教育,懂得创新与改革常规的德育教学方法,保证初中生可以通过德育学习找到正确的人生成长方向,始终以高素质、高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本文将从创新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常规形式、创新德育实施主体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德育;创新教学;有效方法

初中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学生群体。首先,初中生独立自主意识逐渐萌芽,许多学生从一开始的“乖孩子”直接蜕变成了叛逆的、抗拒师长管教、追求独立人权的学生,令教师十分头疼,一时间无法确定管教学生的合理方法。其次,初中生本身也存在一些品行问题,家长的纵容、学生自身心智不够成熟、学生无法鉴别是非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识。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在影视剧、网络游戏、不良网站等资源的负面影响下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此,初中教师必须要将“以学生为本”作为组织创新德育的基本原则,同时要实事求是,针对德育表现、问题成因对症下药,确保德育教育能够真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一、 创新德育教育内容

当德育开始被列入初中学校课程结构之中的时候,教师认为高尚的大道理更为重要,由此选择了有深度的德育内容,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海纳百川”、热爱家乡等等。虽然这些内容确实可以优化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但是却由于教师过于强调了这些德育内容的理论性,忽视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接受程度,而且还缺少实例佐证,导致学生们无法按照预期设想生成道德认知,也难以改善自己的意识行为。对此,初中教师应该要创新德育教育内容,在整理这些高尚理论的时候,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对这些德育内容的接受情况,结合必要的实例证明与生活资源让学生更好地内化德育知识。另外,初中教师还要从学生本身的需求入手,关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德育需求,针对性地优化学生的思想情操,让学生们实现健康成长。

就如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本班学生对于如何处理同学矛盾产生了一些困惑。首先,学生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他人的“服从”与包容,但是这种心态是很难找到好朋友的,所以部分学生变得十分孤单,也因此开始抗拒学校生活。其次,学生正处于对异性同学心生好感与好奇的成长阶段,部分学生会选择偷尝“禁果”,逾越男女同学交往的合理底线,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同学关系。再者,还有的学生不知如何处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矛盾,总是想着对方认错,也因此使得生生之间的距离变得十分遥远。面对本班学生所表现出來的人际交往问题,笔者以“如何保护友情”这个主题组织了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们分享了自己与朋友相处的经历,同时设计了“真心话”环节,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逐一帮助学生解决人际交往问题。另外,笔者还在本轮主题班会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内容分支,即“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让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开始,学生比较拘谨,认为这是一个敏感话题,但是后来却大胆地表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异性同学互生好奇很正常,他们会自尊、自重、自爱,不会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二、 创新德育常规形式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教育活动都是在教室内进行的,学生们一般是以知识的“接受者”身份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的。然而,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学科与生活的关联,使得学生只懂理论、不懂迁移,难以确保课堂学习对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初中教师应该要创新德育教育的常规形式,既要以课堂互动作为组织德育教育的基本方式,也要通过体验类、辩论类、实践类活动来引导学生切身感悟德育内涵,促使学生在德育学习中实现健康成长。值得一提的是,德育课程最大的特点便是只有当学生真正认可、理解并按照相关要求生活的时候,才能证明德育教育产生了教育效果。因此,德育教学需要以学生的自主感官为主,切实保障学生的德育体验。

就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社会公共制度,使其自觉维护并遵守社会规则时,笔者就组织了“一日志愿者体验活动”,希望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制定社会公共制度的必要性。比如,有的学生选择了交通服务,自主学习了交通规则以及交警在维护交通秩序的常用手势与方法。然后,在周末,这些学生便在各个易拥堵的路口自愿疏通交通秩序,保证车辆顺利通行,减少路面拥堵情况。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在各个公交站点维持秩序,引导行人文明出行,不要拥挤、抢座。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其他公众服务平台,比如汽车站点、商场等等,观察行人是否存在乱扔垃圾、在禁烟区抽烟、饮食一些味道较重的食物等等。一旦发现,那么学生便需要立即上前制止,同时还要用礼貌但不容拒绝的态度渗透公共制度与社会道德知识。本轮德育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为了让学生们共享实践收获,笔者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了合作交流,使其共享了德育体验活动中的有趣经历,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与升华了德育主题。

三、 创新德育实施主体

大多数认为,当学生进入学校之后,那么教师便成为教育学生的直接负责人,许多家长也会因此而放松家庭教育,希望教师可以承担起一切教育责任。然而,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且不说家长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模仿与借鉴的直接对象,影响着学生的意识行为习惯,单纯从社会环境来说,学生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德育教育,更加需要社会、家长与学校的相互配合,才能真正优化初中生的成长环境。因此,初中教师在组织创新德育教育活动时,要注意建设教育合力,尤其是要积极整合家庭资源,切实优化德育教育环境,让学生时刻接受良好的道德品质熏陶。

在德育教学中,笔者会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实践类德育活动,同时也会利用家庭力量导入更加具体的德育教育。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女同学的性格比较复杂,因为从小被夸赞长相漂亮而有些自傲,但是却因为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导致成绩不好,因此感到自卑,对关于学习的事情变得十分敏感,情绪极易激动。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个学生实现健康成长,笔者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发现家长对学生的成绩要求很高,但是却因为学生无法达到理想预期而总是斥责学生,然后待情绪冷静下来的时候尝试通过买衣服、买鞋子等方式来弥补孩子,导致学生变得虚荣、脆弱,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抗拒、反感的情绪。针对这个学生,笔者会客观指出家长的不当教育方式,表示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态度以及惩罚学生之后的补救措施会严重伤害学生的心灵,希望家长可以放松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关注学生为什么学不好、对学习的态度是什么。而且,家长也不应该从物质层面来弥补自己对学生的伤害,而是要从精神层面出发,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否则学生也很可能会养成虚荣、物质的不良习惯。在笔者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学生在面对学习时变得比较平静,能够静下心来主动学习。

总而言之,在初中德育教学体系中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确定具体的施教措施,保证每一轮德育互动都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其自觉改善个人行为与意识。为此,初中教师应从德育内容、德育形式、德育主体三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切实优化德育教育的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连伟繁.浅析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123+127.

[2]彭迪锋.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分析[J].学周刊,2017(25):69-70.

[3]李丽.对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J].甘肃教育,2018(23):38.

作者简介:

李锦清,广东省梅州市,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铁民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德育有效方法创新教学
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