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2019-12-02王红梅宋厚军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

王红梅 宋厚军

[摘  要] 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数学学习中会表现出自主学习能力偏弱的情形.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需要,教师应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其现代教学手段,来为学生创设能够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情境,丰富他们的数学学习过程,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关键词] 信息技术;农村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

对于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而言,一个重要的挑战在于如何面向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去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之所以提出这个命题,是因为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城市学生有所不同,这导致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都比较薄弱. 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又不能脱离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思考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在此过程中让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

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探析

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以及学习视野所限,他们在学习的自主性上所表现出来的情形,相比较而言要显得薄弱一些. 但我们也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培养,只要我们寻找到恰当的教学方式,是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的. 而当我们将确定的教学方式选择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的时候,一个基本的尚待验证的逻辑关系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信息技术能否真正促进农村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能力培养,而其前提就是信息技术能否让学生处于自主学习的情境中,要知道,学习能力只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 已经有同行做出研究,并且得出这样的结论: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地进行整合,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各个教学环节的优化作用,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在笔者看来,想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就必须知道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

以“图形的旋转”教学为例,传统教学有两个选择:一是通过语言的讲授,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图形的旋转的表象,这实际上是一个想象表象,需要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作为支撑,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式是一个挑战;二是通过实物的模拟,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的旋转,然后去形成相关的认识.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但是受制于实物的影响,同时缺乏变式,因而教学效果不能真正得到保证.

信息技术背景下,可以用一些应用软件制作“图形的旋转”动画,很显然,其能够克服上述两种选择的缺点,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图形的旋转这一知识的时候,有了自主学习的可能. 比如在教学中,笔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一个微课,其中三角形及其变式图形的旋转的微视频,是这个微课的核心内容. 在学习图形的旋转之前,先将这个视频发在班级数学学习群中,让学生结合这个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 后来在课堂上检测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在解决图形旋转的问题时,速度之快出乎意料. 比如有一个问题是:△ABC绕三角形外某一点O旋转60°后,得到的图形是什么样子?图中哪些线段是相等的?哪些角是相等的?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三个问题全对的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左右,这充分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效的.

由此可见,只要瞄准学生在建构数学知识过程中的需要,尤其是学生可能遇到的思维上的障碍,然后再去思考信息技术可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就可以让学生进入一个真正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过程

其实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自主学习给他们提出的需要是:要能够利用自身已经有了的学习经验或者知识基础,再借助于学习情境中提供的信息以及帮助,就能够实现自主学习. 换句话说,只要自主学习的条件得到满足,自主学习总是能够发生的. 当然,这里要注意的是,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自主学习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提供自主学习条件的时候,要注意加以区别. 考虑到篇幅的关系,笔者这里阐述的时候,暂不强调是针对哪个层次的学生.

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地方,其实在于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学生的学习过程足以丰富,他们总能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进行自主学习. 对此,最基本的认识是: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能激发兴趣,能使学生体验抽象与形象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

同样是“图形的旋转”这一教学例子,除了用微视频来让学生进行前置的自主学习之外,还有另一个选择,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旋转的认识,促使他们在适当的情境里对图形的旋转的知识进行精加工. 这样学生就能够对图形的旋转的知识的特征有准确的把握,同时也能够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笔者先给学生提供两个图形(如图1),首先询问:看到这两幅图有什么感觉?绝大多数学生都说“感觉图形在转”,这样的直观认识,实际上就将学生引入了图形旋转的情境. 等到学生进入情境之后,笔者再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让学生观察由编程语言写出的能够生成如图所示的动画,这样学生形成的认识,就不再局限于平面图形的旋转,这实际上就拓展了学生对图形的旋转的认识,丰富了学生对图形的旋转知识生成的过程.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而言,这样的情境只能由信息技术来提供,因此可以说,在促进学生知识发生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正是由于学生进入了一个可以丰富知识发生过程的情境,他们就可以通过自主思维去加工所学的数学知识,从而生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指向学生学会学习

需要指出的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质上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能力,多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要让学生学会學习;今天我们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实际上着力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那么现代信息技术如何让学生树立学会学习的认识呢?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教师和学生必须具有学会学习的意识. 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运用新型的教学思维和多媒体技术,把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3].

在“图形的旋转”这一知识的教学中,笔者尝试在让学生用掌握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时,能够提供一个动态的题目. 这对传统的静态的题目是一个挑战,但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之下,实现这个目标却也不难,只要借助于一些软件(比如说几何画板),就可以画出一个可以用鼠标拉动的可互动的图形. 这样,学生在解读题目文字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想象,去让题目给出的图形按照自己的意愿转动. 比如△ADC绕点A逆时针转动60°至△ABE处,连接BD与CE,判断△ABC与△AEC的形状并探索BE与DC的关系.

其实21世纪最重要的要点不只在于动态图形的提供,而在于让学生解决问题之后树立一个认识,那就是此类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动态观点来认识图形,这是指向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是需要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同时也是指向学会学习的. 只有当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建构与运用中,能够总结出指向运用的方法,我们才能真正确认他已经学会了学习.

综上所述,在思考信息技术对农村学生数学学习支撑的时候,在思考信息技术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要做好教师、学生、教法、学法等几方面内容,可以通过转变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方法等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 只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能够准确把握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就能够让信息技术及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准时、准确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爱玲.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数学教学通讯, 2016(05):9-10,54.

[2]谢丽贞.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探讨[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64-65.

[3]黄晓峰.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07):109-110.

[4]翟恩国. 尊重主体精神 促进个性腾飞——浅议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数学教学通讯,2013(19):22-23.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