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实数学基点 让课堂更具灵性

2019-11-20李海霞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小学数学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抓实数学的基点,提出抓准小学数学学科特点,科学定位教学价值;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挖掘教学价值;激活小学生的思维过程,精准凸显教学灵性等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实际 数学基点 灵性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A-0090-02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是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掌控的历程,也是学生自由畅想的乐园。真实的数学课堂,需要慎重把准四个层面:一是思考教学的真实价值,二是谋划学生的发展需求,三是掌控教学内容的重组,四是灵活地运用教学机智,弹性引领,让课堂洋溢和谐,生成心与心的碰撞,流淌出智慧。“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品读学生,用智慧和情感影响和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拥有汲取鲜活泉水的素养。

一、抓准小学数学学科特点,科学定位教学价值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点是对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积累必要的数学学习经验,发展相应数学思想,进而发展自身的数学素养。教师要紧扣小学数学知识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认知,激活学习经验,激发探索的热情,使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一种快乐的体验,更是一种积极思维活动的结晶。

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线》教学预设中,教师要科学把握学情,精细谋划教学策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教学价值。

首先,要吃透概念的内涵。教师要从数学体系的角度去酝酿教学目标,保证学生的学习探索不出现知识性错误。因此,教师提供的感知图例要丰富多样,特别是图4的学习与解读,能够让学生走出视觉的局限,使学习研究变得更具理性。

其次,要深究教材的主题图。一要科学地呈现教材主题图,保证基本知识要点不走样。二要保证学生能够看得清、读得懂图例,明白主题图的架构,从而领悟活动的操作步骤,学会模仿实践,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新知感知,形成深厚的表象。

再次,要善于引领学习活动。一是找出4个图例的异同,尝试进行分类,逐步明晰图形的特征;二是引导学生摆弄两根小棒,感悟“同一平面”的价值;三是观察教室的墙线,感知“不同平面”的存在,通过真实的活动的解读,明确同一平面的科学价值;四是组织学生对折长方形纸片,再让他们画出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仔细观察并思考:现在的两条直线是相交,还是平行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在这样的具体的活动中,一部分学生仍然感知到直线是平行的,但也有一大部分学生无法予以明确的表示。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使“同一平面内”的重要性得到固化(异面平行的特例要予以简单界定),也使知识的本质得以凸显。

以教材为源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为此,教师要紧扣教材的编排意图,努力体现数学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思考和对话中感悟,以实现科学建构认知的学习目的,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挖掘教学价值

形象思维活跃、直觉思维敏捷等是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它们直接影响着数学学习的深入程度。因此,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些拟人化的学习情境,营造一些童话般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动脑,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让数学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活动。

如在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学预设中,教师要灵活挖掘教材的本质,创设符合小学生研究学习的情境,促使他们运用知识和经验快乐地探索着。

首先,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将教材的主题图演变为一种故事情境:在秋高气爽的星期天,小明和小华去郊外游玩。“玩了这么长的时间了,我们可以分食物了。”“这里有4瓶水,2只苹果,我们该怎么分呢?”“当然是平均分。”此时,教师紧扣“平均分”追问:“怎样做才是平均分呢?”学生进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当课件展示“一个蛋糕”时,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学生的眼前,一个蛋糕怎样分才是平均分给2个人呢?引入平均分是学习分数的关键点之一,也是帮助学生科学建构分数的重点所在,所以利用合适的情境、积极的研讨来丰富学生的感知,丰厚学生的经验,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其次,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数学学习需要思维的支撑,所以教师要紧紧抓住平均分一个蛋糕来做文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理解。“半个蛋糕”,“蛋糕的一半”,“用0.5表示”等,都是学生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生活经验的体现。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获得“半个还可以用[1/2]来表示”的感悟。这样引入分数就水到渠成。

再次,引领创造实践。[1/2]的引入对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深刻的意义,为此,教师不能片面地追寻理性的解读,而应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的感知积累为核心,让他们在做中领悟,在做中突破。因此,教师要设计学习研究活动:“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出一个[1/2],想想自己的理由是什么?”学生会在探索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创造,有的对折纸片;有的拿出2支笔,圈出1支;有的沿长方形的对角线画出一半,并涂上颜色等。这些创造性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的感悟,也升华了对分数的理解。活动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习感知,让学习充满了个性的色彩。

三、激活小学生的思维过程,精准凸显教学灵性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激活思维必定会使学习插上一双无形的翅膀,让学习充满灵性。采用质疑式教学,能让学习在疑问中走向深邃。同时,如能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质疑时空,必定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促使他们去突破、去创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通过交流、质疑等数学活动,让学习变得更扎实。如设计这样的一组习题:①把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把它们排成一列,计算表面积。②把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把它们排成一列,计算表面積。③通过对这两题的思考,你的发现是什么?举出合适的例子进行验证。

两道习题的呈现,不只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而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思考展现出来,并通过解说与共同评价来形成对应的解题模型。一要把握好大正方体能切成多少个小正方体?二要算准棱长1厘米、棱长2厘米两种小正方体切割方法,从而明晰大小正方体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三要引导学生说出这类习题的共性,从而形成相应的解题模型,使后续类似的联系更具灵活性。

又如,教师再设计一道习题:“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中,挖下1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你会有哪些挖法?挖出小正方体后,体积怎样了?表面积呢?”这里没有给出具体的挖法,而是让学生去摸索、去研究,这个过程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更能让学生在研究思考中学会归纳,学会提炼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使数学学习更具理性。学生逐渐梳理出3种主要挖法:在顶点挖,表面积是600平方厘米,体积是999立方厘米;在棱上挖(顶点除外),表面积是602平方厘米,体积是999立方厘米;在面上挖(棱除外),表面积是604平方厘米,体积是999立方厘米。当学生面对这些数据时,就会产生学习感悟,明白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总之,优化教学组合,一定能激发思维活力,提升学习的灵性,所有这些都是动态生成课堂教学过程的灵魂所在。营造和谐的氛围,给予充足的学习、思考时空,就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使数学课堂思绪飞扬,凸显生命的活力。

作者简介:李海霞(1977— ),女,广西北流人,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小学数学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