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解度曲线的图像整合案例

2019-10-21杨建东

关键词:案例分析初中化学

杨建东

摘   要:归类总结溶解度曲线在中考中的考查方向,并在一幅图像中整合中考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各种可能性,由此引导学生跳出题海,并透彻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以期由此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图像整合;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6-0043-02

溶解度曲线的图像试题是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考试的高频考点之一,对学生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是学生主要的问题和困惑所在。为减少题海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学会整合溶解度曲线的图像显得很有必要。

如上图所示: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在t3℃时,对于乙物质来说A、B、C点分别代表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解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代表对应的某温度下恰好为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代表对应的某温度下为固液共存状态,当然也是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代表对应的某温度下为不饱和溶液。

二、交点的意义

P点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18g。

解析: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代表两种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三、某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比较

在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甲﹥乙﹥丙。

解析:某温度下多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比较只需要在图像中过某温度对应的点做横坐标的垂线,然后观察垂线与各种物质溶解度曲线交点所对应纵坐标的大小即可。

四、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趋势

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_(填 “增大”或“减小”)。

参考答案:减小。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中,如果曲线向上倾斜,则代表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果曲线向下倾斜,则代表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果曲线呈水平直线,则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不受温度影响。

五、物质溶解度变化趋势的比较

甲、乙两种物质,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_________(填 “大”或“小”)。

参考答案:大。

解析:如果溶解度曲线走向较陡,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越陡说明影响越大;如果走向平缓,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越平缓说明影响越小。

六、物质提纯的方法

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时,提纯甲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蒸发结晶。

解析:最经典的是KNO3和NaCl互为杂质时的提纯问题,此处甲和乙分别对应KNO3和NaCl。联想到海水晒盐获得NaCl的实际,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物质的提纯,都可以通过蒸发结晶来提纯;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物质的提纯,比如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则可以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其析出KNO3晶体后过滤获得纯净的KNO3。

七、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在t1℃时,分别把11g的乙、丙放到100g的水中,则所得的乙、丙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乙: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保留到0.1%)

参考答案:9.9%;9.1%.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溶液质量分数的定量计算时,首先要判断是否为饱和溶液,如果是饱和溶液还要进一步判断是恰好为饱和溶液还是固液共存的饱和溶液,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没有溶解的那部分物质是不能作为溶质来计算的。

八、改变温度时溶液中各种量的变化判断

把t3℃時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则:(   )

A.水的质量:甲﹥丙

B.溶液的质量:乙﹥丙

C.溶质的质量:甲﹥丙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丙﹥乙

参考答案:C.

解析:在实践中,学生对这种综合题目感到最为棘手,但是如果能恰当运用逆推和假设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在t3℃时,因为溶解度甲﹥乙﹥丙,且又都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以由此逆推可知此时甲的饱和溶液相对来说水最少、溶质最多,而丙的饱和溶液相对来说水最多、溶质最少。降温后,水的量没有变,所以A错误;降温后由于乙会析出晶体,所以B错误。再假设乙、丙在t3℃时都是水量相同的饱和溶液,那么降温到t1℃后即便乙的饱和溶液会析出部分晶体,但从图像上看,乙溶液中的溶质也比丙溶液中的溶质要多,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比丙要大,更何况现在乙饱和溶液中的水都没有丙饱和溶液中的水多,所以D错误,C正确。

反思:这样整合的优势在于把溶解度曲线的考查方式融合在一个图像中,也许溶解度曲线的考查方式还有许多变式,但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教师的点评,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全面。在面对溶解度曲线试题的时候,因为学生对其基本的考查方向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自信心,所以即便是有一些考查方式的变化,学生也基本能够从容应对,相对于让学生湮没于题海,如此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初中化学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