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眼科手术的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

2019-10-21何玲

健康前沿 2019年1期
关键词:感染危险因素预防

何玲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眼科手术的感染危險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62例接受眼科手术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眼科手术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关预防控制措施。结果:从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得知,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医院器械感染、无菌操作、手术环境污染等危险因素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手术有多种感染危险因素,因而需要医护人员合理控制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流程,保证手术安全操作的同时预防手术感染。与此同时还需求医院健全完善眼科手术管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眼科手术;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

一般临床治疗眼科疾病以手术为主,随着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医疗科技在此背景下也实现快速发展,眼科治疗中也应用很多新型设备,有效提高眼科治疗效果。然而新设备技术的引入也增加手术感染几率,不仅延长治疗时间,如果没有合理控制,则会影响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此,本文则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262例接受眼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62例接受眼科手术患者,男性患者158例,女性患者104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0.5±8.5)岁,疾病类型:白内障104例,青光眼14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13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前无感染情况。

1.2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眼科手术患者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术前危险因素;老年是眼科疾病高发患者,主要和患者自身免疫力偏低以及对外界抗菌能力较弱有着紧密联系,再加上手术治疗必然会形成创伤,老年患者机体恢复较为缓慢,进而十分容易引发感染。大部分老年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尤其糖尿病为细菌滋生提供温床,与此同时糖尿病等消耗性慢性疾病会降低患者供血能力,出现感染。此外老年患者多伴有眼睑皮肤下垂和泪道阻塞等体征,以致于术前消毒范围不足或效果不佳,引发感染。②术中危险因素;眼科手术时间较短,人员流动大,医务人员在定位管理手术仪器方面较差,以致于仪器在术中被细菌污染,引发患者感染。大部分医院承担带教任务,术中有很多人员来回走动,不可避免会造成手术室内细菌增多,提高细菌吸附在手术器械几率,引发感染。部分医务人员没有正确认识无菌操作,甚至在术前不能彻底对手部消毒并在术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无菌操作,使患者处于病菌环境当中。眼科手术会植入人工晶体等物品,如果医务人员没有科学管理此类物品,也会提升感染几率。③术后感染;一般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多和医务人员没有及时且有效对患者开展术后健康宣教,以致于患者以及家属未能有效保护术眼而引发感染。或术后没有对患者开展隔离治疗或没有彻底消毒病房,出现交叉感染。

1.3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

①术前感染预防及控制;医护人员要在术前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使患者以及家属充分了解治疗方法、治疗目的和相关注意事项,从而主动避免可能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按照规定要求自觉滴入眼药水或服用其它抗菌药物,叮嘱患者在术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心情,避免细菌侵入。针对患者附带的慢性疾病可适当给予降糖处理或营养干预,如果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症状可给予营养药物,增加患者免疫力,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相关调查研究指出,合理布置手术室有利于降低患者感染,明确划分污染区、半洁净区和洁净区并有效阻止污染区废物流向洁净区。运用含氯消毒剂和紫外线对手术室实施联合消毒,根据手术难度和操作方法准备器械,防止术中因为操作而引发感染。针对眼内填充物和手术器械应强化其消毒和监管措施,再运用机械清洗,保证消毒质量。②术中感染预防及控制;对术中参观人数给予严格控制,避免来回走动,减少手术室病菌浮动。参与手术治疗医务人员和实习生应严格消毒,最大限度减少病菌和患者眼部接触。与此同时建立置入物品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管理小组严格记录和监督置入物品使用,使用之前严格检查该类物品安全性,及时更换被污染物品。③术后感染预防及控制;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接受技能培训并做好术后回访工作,及时汇报和记录术后异常现象。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和家属能充分了解眼药水正确使用方法和术后注意事项,叮嘱患者避免运用未消毒的手触碰术眼。在医院病房、走廊等区域内增加免洗消毒剂并指导患者以及家属正确运用。医护人员在术后对患者进行换药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保证手术部位可以得到彻底消毒,避免出现二次创伤。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运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运用%表示,x?检验,计量资料则运用平均数标准差(x ?±S)进行表示,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从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得知,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医院器械感染、无菌操作、手术环境污染等危险因素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眼部组织结构精细且眼球暴露,是与晶状体、角膜、外界等结构为透明和无血管组织,和其他部位相比较易受到外界侵袭,正因如此使眼科手术部位较为特殊敏感,如果患者出现感染则会影响患者康复,增加治疗成本。因此需要建立有效预防控制感染机制,便于有效避免感染危险因素。在日常工作中应按照规定增加消毒剂,组织医务人员接受技能培训,降低感染几率。

综上所述,眼科手术有多种感染危险因素,因而需要医护人员合理控制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流程,保证手术安全操作的同时预防手术感染。与此同时还需求医院健全完善眼科手术管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高晶.眼科手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与控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

[2]张俐娜.眼科手术感染潜在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43-45.

[3]夏胜英.眼科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192-192.

猜你喜欢

感染危险因素预防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