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2019-10-21江添福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

江添福

摘 要:从刚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从事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这几年也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的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计算能力;

计算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小学生计算易出错的原因,并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根源。

(一)算理和技能方面

1.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只有对概念、算理、性质、定律等基本知识扎实地掌握,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形成计算技巧。

2. 对运算的算理不理解。学生不理解计算过程背后的基本原理,对计算的算法没有真正的掌握,学生计算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只会简单模仿。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当我们每次乘得的积的对位问题,部分学生只记得“阶梯式”的对位形式,如果遇到了乘数末尾有0的情况,错误率将大大提高,那是因为有些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不是对运算算理的理解。

3. 基本口算不熟练。如果口算不熟练,那么在计算中必然会出现错误,只要计算中有一步口算出错,就会使整道题的计算结果错误。

(二)习惯与心理方面

1. 感知较抽象、不准确。因为年龄特点,学生感知事物常常比较抽象、粗糙的,他们短时间之内只关注到一些孤立的表面,而且计算题本身又没有很多的情节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这种表现形式单调,更有可能导致学生的感知不准确。此外,大部分学生在看题、读题、审题、计算过程中急于完成任务,所得到的表象本身是模糊的相近或相似的数据,甚至还有一些低级错误。

2. 学习心态不好。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存在三种不好的心态:(1)忽视心理。部分学生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用去思考,从而忽略了对计算题的分析和计算后的检查验算,最后导致错误。(2)畏缩心理。有些学生认为计算题枯燥无聊,每当看到计算题数字较大时,就会产生恐惧、厌恶、缺乏毅力、耐心和自信。因此,计算的正确率大大降低。(3)懒惰心理。懒得写,不想多写一个字,不喜欢计算,不管数字大小,不管是否熟练,都用口算,懒得草稿。

3. 学习习惯不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以确保正确的计算。因此,在平常练习时,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第一、掌握基础知识,是形成計算能力的前提。

学生面对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是否具有计算能力。学生要具有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必须先要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并且掌握如通分、约分、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互化等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生计算才不会出现差错。

第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形成计算能力的主要动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发兴趣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抑制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和学习当成-种“自我需要”。由此可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很多,可采用情境激趣、语言激发、谜语故事激发等。最主要的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具有的探索潜能和欲望有所指向。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客观上就更需要形象生动的例子作为润滑剂,以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第三、培养良好习惯,是形成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

小学生计算时常出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粗心大意,这也是老师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作为学生的表率,治学一定要严谨,给学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品性、习惯最初都源于对家长和老师的模仿,同样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并直接源于老师的示范。如老师的书写、运算方法,解答和检验的方法,及常用分析、推理方法,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老师示范质量的高低和示范模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模仿效果。因此教师应切实加强自己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严”教下形成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做运算题时不是一做完就了之,而是从运算法则、运算符号、计算的准确率等多角度来检查每一道题中的每一一个环节。这样,从刚开始学计算就先保证了正确率,端正了学习态度,也培养了学生“严、细、实”的习惯。 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四则计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其教学时间,占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一半以上。

三、结论

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然而,在计算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能不断思考和探索,始终如一地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的学生在计算时不仅能理解算理,还会算法,更好地理解优化,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新华,钟业华.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03).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