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19-09-10方卉

青年生活 2019年28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方卉

摘要: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投注了越来越多关注;同时,越来越多事故发生在留守儿童中间,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心。所以,开展以农村的留守儿童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十分关键的实践意义,要求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政府方面政策环境的构建,从实践角度确保留守儿童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世界。在本文笔者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现状、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手段等三个方面开展论述,以求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策略

引言:

当今由于我国义务教育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以及人民对教育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一类特别人群——留守儿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数量总体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体现了我国政府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然而,虽然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实践已经取得较大的成果,但我们仍然需要关注留守儿童所接受的心理教育十分匮乏,针对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缺位、留守儿童不断出现新的心理问题等现象。

一、心理状况分析

(一)缺乏父母关怀,生活水平不高

在当今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年代,困扰留守儿童的已经不是物质层面的问题,而是缺乏来自于父母的关怀。关怀的缺乏导致父母与儿童之间沟通和交流难以进行,进而使儿童感到孤单、彷徨,没有安全感。此外,虽然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的丰富,仍有部分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卫生条件等相对落后,生活上的问题也难以找到到解决的途径,导致生活较为艰难[1]。

(二)性格养成不够完善,行为习惯存在缺陷

在心理健康体系中十分重要的自我认同这一层面,留守儿童往往倾向于同时表现出两个极端倾向。一方面,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自大、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在生活实践中肆意妄为、偏执易怒,不能进行很好的自我管理。另一方面,由于一直得不到充足的关心,缺乏安全感,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自信心、勇气缺乏、自卑孤僻等问题,在生活实践中瞻前顾后、不够果断。

(三)存在厌学情况,学习情况不好

根据相关调查,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学习情况不好的个体所占比例较大,其在学习上往往面对较大的问题。而由于沟通的缺乏,这些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帮助和解决,长此以往造就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生对学习产生逃避心理,逃课、逃学,学习成绩自然得不到保证[2]。

二、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缺位

在儿童发育的过程中,父母对儿童的性格养成、天赋培养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而对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关怀和帮助的缺位,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过程中有基础性的影响。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缺乏与子女朝夕相处的机会,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容易存在落差,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往往也得不到及时矫正。

(二)学校教育问题

相比城市地区的学校,农村学校在硬件设备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弱势。在实际教学中科任教师往往也面对比较大的压力,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往往没有多余精力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对于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农村地区的学校往往没有能力聘请。这些固有问题都存在于留守儿童问题较为严重的农村地区学校,在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面对较大的阻力。

(三)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

从本质上来讲,留守儿童问题是由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催生的,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伴随着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一些不良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盛行,也潜移默化的催生了留守儿童的厌学情绪。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等智能通讯设备也迅速普及,一些存在于网络上的不健康内容容易随之进入留守儿童的视野。长此以往,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侵蚀,最后促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3]。

(四)儿童自身因素

在看待留守儿童问题的过程中很多人不可避免存在立场上的偏颇,倾向于绝对化地将所有留守儿童都归类于大家所认为的问题少年。然而在很多留守儿童身上也有城市儿童难以具备的优点,例如意志坚强、懂事、积极上进等。然而在一部分留守儿童身上也确实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心理承受能力差、自卑、自负、不思进取等[7]。

三、实践策略探析

(一)平衡城乡发展,减少家庭分离

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过程中,一个基础性的影响因素是父母和子女在地理上的分离。即使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这一分离仍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创造了极大的困难,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问题无法得到帮助和纠正,进而导致留守儿童在实践中出现偏差。而想要改善这一情况,从目前来看,就业较为密集的城市应积极构建有利的政策环境,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使子女和父母能够更好地团聚。此外,针对城乡就业结构问题政府也要积极进行解决,从而更好地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4]。

(二)改善父母教育思想,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根据相关调查,在条件类似环境中成长的留守儿童,父母所秉承的教育思想以及实践方法的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如果在教育过程中采用不合理的方法,例如片面否定、一味批评、随意打骂或者一味溺爱等,那么儿童出现自卑、脆弱、偏执等心理问题的概率就会有很大的提升。反之,如果父母能夠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正确的给予儿童帮助、关爱、肯定和鼓舞。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往往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加自信、更加活泼开朗,在学习实践中也会有更好的表现[8]。所以,教师一定要努力改良父母的教育思想,构建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第一是要进行教育思想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升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能力,帮助他们对儿童的心理问题和性格发育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帮助。第二,父母也要充分利用当今发达的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的沟通形式。经常和留守儿童互通电话,或者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发育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留守儿童父母更要进行科学、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尽可能避免儿童的行为出现偏差,沾染上不好的行为习惯[5]。第三,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好手机这把双刃剑,在充分利用手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避免对手机的片面依赖,规避手机带娃。要对留守儿童的上网进行科学的引导,

(三)建设优秀校园,构建辅助机制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学校以及学校的教师必然是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实践的责任主体,因此也需要开展相关实践,保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首先,积极改良学校的硬件设施,改善学校的管理实践,为留守儿童的学习、住宿等创建优秀的环境[9]。其次,建立健全全程可追溯的,以留守儿童为对象、以心理健康情况为内容的数据库,对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要周期性的开展家访,对儿童家庭的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家长建立有机的畅销沟通机制,积极推动家校联合的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帮扶。最后,在校园中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实学生的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兴趣爱好,实现从生理到科学文化知识,再到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举例来说,可以开展农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充实学生的文化生活,培育学生的积极兴趣爱好[6]。

四、结束语

总之,对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群体中广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帮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家校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进行配合的同时政府也要积极构建有利的政策环境,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从根本上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为农村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10]。

参考文献:

[1]申继亮,胡心怡,刘霞. 留守儿童歧视知觉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9(6):116-121.

[2]王鑫强,霍俊妤,张大均,et al.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虐待经历比较及其关系研究——基于两维四象心理健康结构的分析与对策建议[J]. 中国特殊教育, 2018.

[3]卢虎. 体育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贫困县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02):259-260.

[4]耿毅. 藏区乡村寄宿制小学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分析——以甘肃省合作市勒秀乡中心小学为例[J]. 教师, 2018(11): 7-8.

[5]高远,余涛,李娜,et al. 西部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解决措施——以甘肃省会宁县为例[J]. 经营管理者, 2017(27):70.

[6]李玙璠,唐黎,陈晨,et al. 高校志愿者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以重庆市涪陵区、沙坪坝区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3):273-276.

[7]李梅. 農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校协同策略研究[J]. 甘肃农业, 2017(2):24-24.

[8]瓦永福.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探索[J]. 才智, 2017(32):135.

[9]张利平. 美术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导向[J]. 长江丛刊, 2018.

[10]张兰, 胡天虎.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 学周刊, 2018, No.374(26):61-62.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