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图启思,脑洞全开

2019-09-10王健萍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美术融合

王健萍

摘要:基于现代大脑研究及左右脑分工利用,利用线条、色彩和图案的思维导图能够充分开发大脑潜能。思维导图是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将其以数学和美术融合的形式引入课堂,以图启思,同步开发学生的理性脑和感性脑,让学生的大脑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数学  美术  融合

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推进,一线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尝试着、实验着给孩子们带去更好更适合全面发展的课程。新课程倡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给教师提出了要求,不应该单单着眼于学科知识,而需要关注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对于数学学科而言,积极与其他学科整合,让数学“活”起来势在必行。本文探讨尝试以思维导图为连接点,将数学与美术学科进行适度融合,在培养学生思维逻辑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现状分析

思维导图最早由英国托尼·博赞发明,是有效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更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思维工具,是让思维形象化的重要方法。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在学科教学方面,华东师大刘濯源带领的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基于思维导图进一步提出了学科思维导图,它以思维导图技术为表现形式,融合逻辑思维理念的内涵,基于学科本身的结构、规律和特点来绘制,更强调结构化思维。

在教学中,思维导图能够把数学零散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应用到图形、线条、色彩等组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开发学生的左右脑,而且这种多彩的呈现方式趣味性浓厚,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思维导图,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思维导图有诸多的益处,但在实际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略显苍白。究其原因,许多教师缺乏思维导图知识的学习,对思维导图知之甚少,更何谈应用;学科本身任务繁重,无暇顾忌课本以外的工具性内容的渗透。笔者有幸接触思维导图,有心把思维导图引入课堂,依据小学生喜欢色彩、图案的特点,进行数学与美术学科的适度融合,旨在为孩子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更好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 以图启思,小学数学与美术的完美融合

思维导图的运用源于现代大脑的研究,大脑中有1万亿个脑神经元细胞负责思考,包括微数据的处理和传递的系统,它会帮助形成大脑的图谱,信息传递形成思路、轨迹和记忆,想法多次产生就减小大脑阻力,就形成了习惯。单个体的细胞通过链接和拥抱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形成大脑图谱,并通过大量的学习和练习形成更加敏锐和快速的反映。由于这1万亿个脑神经元细胞的存在使得大脑有无限的可能。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提出的“左右脑分工理论”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他指出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沟通构成一个完成的整体。左脑叫做理性脑或者抽象脑、学术脑,包括逻辑、语言、数学、文字,推理和分析 ;右脑叫做感性脑或者艺术脑、创造脑,包括图画、音乐、韵律、情感、想象和创造;大脑先天都是同步工作的,大脑是一台超强的信息处理器,左脑吸收,右脑理解;左脑概括,右脑输出,帮助我们高效的学习。但就现在的教育而言,显然对左脑的开发是不遗余力的,而右脑的开发和使用就略显苍白了。明明拥有两个大脑,但是多数时候只是用了其中一个,所以有时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会显得无力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思考。因此,要想办法好好利用我们潜力无限的大脑,让右脑和左脑一起工作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思维是抽象的,是基于客观事物认知形成的抽象规律和概念,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思维是个动态的过程,隐性的发生在大脑中。思维借助于想法形成思考的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有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状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你的记忆,也就是你的个人数据库。所以思维导图是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是思维的工具。它可以运用于认知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思考。那么思维导图是怎样同时运用左右脑实现大脑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呢?不妨用下面的图来举例说明。

这是一张完整思维导图的构成形式。思维导图的中间有一个中心图案,代表目标、中心和重点。中心图案外延有很多粗壮的枝干,是一级分支,代表分类结构、同一属性和集合。每一个一级分支后面是比较细的线条,是二级分支,代表层次关系和大小。还有许多关键图,是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的形成记忆的关键。这就是同时利用左右脑进行思维和记忆的过程。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就是一个数学与美术完美结合的契机。

三、案例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为基础,利用转化思想和商不变规律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除法,同时提高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利用四舍五入法求积和商的近似值,掌握除数大于1、小于1时,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

诸多知识和技能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各有侧重,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们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运用。特别是在本单元学习结束的复习课上,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重难点内容时,思维导图派上了大用场。学生们兴趣高涨,一边头脑风暴回忆着,一边发挥想象力绘制着,比以往传统的复习课课堂效率高了很多,相信这节复习课一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把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归纳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小数除法,除不尽,混合运算和找规律。在每个部分中,总结知识点及易错点,并举例分析,内容详实有代表性。思维导图代替了传统的文字罗列式的笔记,形式新颖,可读性强,为后续的学习与回顾留下了宝贵的材料。以下是未经加工纯文字和线条式的思维导图:

这副思维导图是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一边思考一边绘制成型的。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能做到框架完整、知识点归纳全面实属不易。但就整幅图的可读性而言略显单调和乏味。请教美术老师后豁然开朗,绘制过程中加入色彩和相关的图案或图形让这幅思维导图更具清晰性和可读性。由此就诞生了新的思维导图:

一张纸和一支笔代表除法计算需要用到草稿纸、勤动笔,形象的中心图案揭示了主题,四个一级分支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分别呈现,层次感鲜明,小图标的加入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在这幅内容丰富详实、色彩鲜明的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右脑,实现全脑的开发和利用,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绘制结束,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能够更加轻松流畅的表达出小数除法这一单元每一部分的重点内容,为自己的知识建构出更加清晰的框架,有利于今后的學习和成长。这节课后学生表示更喜欢这样有趣的复习课。

思维导图引入课堂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能让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变得有味道起来。思维导图是思维的工具,结合思维的逻辑性和绘画的感性让思维可视化,有利于记忆,有助于形成知识技能的清晰结构,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更有利于整个大脑的开发和使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达到充分利用大脑无限潜能的作用。这是我继续尝试下去的动力。希望思维导图的运用会给学生的学习带去新鲜的活力,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一种可以利用的工具。

参考文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芬.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D].宁夏大学.2014 年

[3]李梦琼.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数学单元复习能力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美术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美术篇
破次元
融椅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