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

2019-09-10郜晨琛戚建永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加强高校建设

郜晨琛 戚建永

【摘要】:高校团支部是高校团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有效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助于推动高校共青团改革,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的建设,已经成为了相关工作者较为重视的话题。在针对河南高校基层团组织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基层团支部的建设依旧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从目前河南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等方面来论述,希望能够对高校团支部的建设能够所有帮助。

【关键词】:加强 高校 基层团支部 建设

根据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下达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必须要从基层抓起,夯实基础。基层团支部是高校团组织的基础,与学生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是学生与上级团组织沟通的桥梁,而高校共青团成立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建设。因此,在新形势情况下,高校基层团支部要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的建设,进而提升其活力与凝聚力。

一、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的新特性与新要求

(一)成员的新时代特性

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因为时代的特性造就了当时青年学生的不同特征。目前,高校基层团支部的成员主要还是“90后”大学生,因为赶上的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这些学生不仅掌握着时下最新的科技手段,并且其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非常的广泛,造就了这批“90后”学生有着突出的学习能力,因此他们能够在如今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也能够准确把握重要信息,这对于我国共青团的建设与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思想引领为新要求

多年来,我国高校团组织工作都一直力求加强团支部组织构建指导工作,尤其是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以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来引领大学生,并且在此期间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随着高校基层团支部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在团组织与学生联系不够密切,甚至出现了团组织与学生实际脱离的情况、团支部的凝聚力不强,学生产生不了归属感、团支部活动过于单一,这些问题导致了团支部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大学生对于参与团支部活动积极性下降,以至于我国高校团支部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有认同感、归属感、思想性、广泛的团支部工作是现在高校团支部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高校团支部才能够有效且持续的发展。

二、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团支部活动过于单一

在高校团支部的建设中,每月的团日活动是团支部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多样化的团日活动也是激发团员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加强团支部成员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策划活动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在开展一些户外活动时,还需要相应的经费支持,因此很少会有团支部会花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多样化的团日活动,大部分都是开个会,传达一下上级的政策与思想,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并没有严格按照政策文件规定的步骤给与落实;有些基层团支部对于团日活动敷衍了事,开会时就聊聊天、拍拍照片来敷衍上级。团支部活动形式单一、敷脸了事等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团支部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高校对于基层团支部工作不够重视

目前高校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各院系对于对于基层团支部的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导致院系对于基层团支部的工作支持力度不强。一方面,基层团支部日常工作开展都是由院团委负责,大部分的团委书记都是由学生辅导员来兼任,辅导员日常一方面要處理学生工作,一方面还要处理团支部事务,一旦学生工作忙了起来,团支部的建设就被放置一边;另一方面,校团委对于院系团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应的经费支持也很有限,这就导致基层团支部在开展团日活动时没有足够的经费,以至于团日活动开展积极性不高。

(三)团支部政治思想教育建设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会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现今令人眼花撩乱的世界,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这对于他们三观的形成也有所影响,因此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团支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在这方面的建设却存在着许多不足,许多高校虽然会有这方面的政策,但在活动的落实上却出现了问题,而有些高校则根本就没有开展这一项工作。

三、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的意见

(一)加强团员理论学习

针对目前团支部政治思想建设不足以及学生理论知识缺乏的问题,应该加强支部团员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并且针对党的政策、路线、方针等进行针对性学习,坚定能够青年学生对于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团支部书记要定期的与成员进行思想交流,了解支部成员的心理状态,并主动关心成员的学习生活,增强支部成员对于组织的归属感。

(二)丰富团日生活

针对基层团组织团日活动单一,团员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可以适当的调整目前的活动形式,团日活动不能只是单纯的开会以及走形式,应该丰富当日主题活动的形式。比如可以组织支部成员一起参观革命圣地,重温革命精神,这种实践活动更能激发支部成员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也比较高;其次还可以组织支部成员一起观看关于党的电影,比如《建党大业》、《建国大业》等,让其在电影中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精神;另外还可以组织支部成员参加志愿活动,比如去敬老院服务,进入社区服务等,让他们直接的服务社会,感受社会。

结语:学生作为高校基层团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将团支部建设的重心放到学生身上,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够保证团支部可持续发展。在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应该结合时代以及实际的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完善组织的建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使基层团支部对于我国团组织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慧琴,李冻生.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江西省三所本科高校的问卷调查[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04):65-70.

【2】吴雄.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的问题与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8(17):127.

猜你喜欢

加强高校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