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

2019-09-10马百顺岳彦南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课程内容一体化

马百顺 岳彦南

【摘要】:本文基于于素梅、李广国、张琦等人关于体育一体化的研究使用了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得出传统体育课程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构建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弊端这一结论。

【关键词】:体育课程 一体化体系 课程建设 课程内容

2018年7月17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发中心,正式启动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研究。完成“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能更好地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步伐,并将更好的发挥体育学科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大学科”领航作用。而在我国大、中、小(幼)的体育课程开设中,篮球项目群众基数大、教学时间跨度广、深受广大同学喜爱,选择以其为例可更加简单明了的阐述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优点之所在。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电子计算机查阅中国知网,检索各种与大中小(幼)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相关的研究文献共30余篇,详细地把握了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进展和方向,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2、归纳分析法

针对本文的研究还需要分析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与传统体育课程的差异,所以特地在兰州理工大学图书馆中借阅查询了与体育传统体育课程、篮球教学有关的各种书籍,例如《体育课程教学论》等,也为本文的研究做了相应的贡献。

二、研究结果

(一)概念界定

1、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就是要建成:纵向衔接就是各学段、各年级之间的体育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评价机制等要相互衔接,避免出现低级重复;横向一致就是基于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不同区域相同学段,总体上要做到在某个教学阶段发展学生相对应的身体素质;内在统一就是无论学生学习哪一项体育项目,都应该使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运动知识,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达到良好的健康水平;而形式联合是要做到课内外和校内外的一体化,在课上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内外丰富的体育活动,校级、市级、省级等比赛,为学生终身体育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现实基础。

2、体育课程目标一体化

2.1传统体育课程目标

从宏观来讲我们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是由体育课程的总目标、体育课程的学习方面目标、体育课程的水平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四个纵向层次构成。而从横向来看,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身体发展领域、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

那么,我们将体育课程总目标单独拿出来比较分析,就不难发现所谓的体育课程总目标也不过只是面向某个单独教育阶段的全体学生所设立的体育学习目标,如义务教育、普通高中、高等教育等,而没有面向整个的大、中、小(幼)学校体育教育,也没有在全国范围之内建立一个整体区域之间相互协调一致的一体化体育课程目标。

2.2一体化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一体化是一个整体目标,是要以学生身体发展的身体动作和身体练习规律为主线,使学生能够在十余年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在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同时,找到自己喜欢且适合的1-2项运动项目,由基础到提高的掌握好这1-2项运动项目,并由此热爱体育也喜欢上体育课,去了解体育,认识体育,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真正的实现终身体育的总目标。

3、体育教学内容一体化

体育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贯穿了我国大、中、小(幼)各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人生觀价值观的养成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因此体育课程内容作为体育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如何选取、内容之间如何相互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教材内容的选取上讲,体育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是:在幼儿小学的初级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基础综合能力。如对胸腰腹肌、灵敏柔韧等基础性较强素质进行练习;在小学的高级阶段和初中阶段,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与体育素养之后,则应侧重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在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的体育课程内容就更应该衔接紧密,该阶段应该侧重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大学的生源组成与初高中相比更为广泛,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也更强,学生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该阶段应侧重于选取学生课余时间能够有效参与、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参与的教学内容。如组建同质、异质学习小组,能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同伴一起参与体育锻炼学习,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起到相互监督学习的作用。

4、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一体化

4.1传统课程评价

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基本上就是每学期、每学年对学生该阶段的学习状况进行测评,多以定量评价为主。如篮球考试,在罚球线附近进行投篮,规定每分钟投进多少个然后再按照进球数给予一定的分数。

4.2一体化课程评价

从评价上讲,体育课程一体化评价机制,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使各阶段的评价相互衔接,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形成终身体育的思维。

一体化评价体系的建设要在评价内容上有所创新,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要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习态度、出勤率、课下参与度等等;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方法、专业素养进行测评;还应加强对体育道德的测评,比如对学生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体育道德进行评价,使学生懂得还有比赢得比赛更为重要的事——赢得尊重。

三、结论

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能够让广大一线体育工作者认清方向,清楚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从而选取相应的体育教学方法,从而把握学生身心发育的敏感期,省时又省力的做好相应的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知道学什么、该怎么学、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使评价机制灵活多样,做到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评价,不再局限于“一刀切”。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誉.大中小(幼)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J].中国学校体育,2018(09):32.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课程内容一体化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