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2019-09-10杨敏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创造能力小学

杨敏

摘要:数字化辅助教学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可控性,不仅可以改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式,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直观性;不仅可以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意识,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应用中的优势以及实际操作策略进行浅显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 小学 美术课堂教学 创造能力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业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学领域之中。数字化技术既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可控性,还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更加丰富、更为互动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还可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直观性,进而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意识,还可以促进对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赏析课占据着重要教学地位。首先,数字化技术可以为美术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的美术作品的图片;同时,数字化的声光、色形、音响等效果,又可以将美术赏析课变得更有趣味性和直观性,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一所农村学校,孩子常年生活在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光中,他们对于周围的花草树木十分熟识,如果单纯让孩子更加深入了解作品内涵,就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网络为学生营造更丰富的教学情境。比如我在组织五年级下学期《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这一教学活动时,首先在导入环节穿插图音并茂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寻觅齐白石老先生的足迹,知道齐白石一生跨越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经历了从农民到木匠,又从木匠到人文画家,最后成为艺术巨匠的人生历程。通过电子白板的运用,让孩子们观察到更形象的《群虾》作品,虾子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多角度的观察更能激发、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小学生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小学生思维大门的开启,使之由“被”学转向“要”学。

其次,数字化技术还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该功能既可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还可以让美术教师在互动中自由调整、控制学习内容;对美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加以反复的演示,将美术中的抽象化内容转化为具体内容,从而也提高教学效率。在一年级组织美术教学活动《长呀长》时,一位小朋友的笔下涂抹出布满乌云的天空,干枯的土地上洒满了许多娇小并愁眉苦脸的小种子,他的小伙伴们对他的作品窃窃私语,不能领会他的画是什么意思。于是我便随机把这幅作品投影出来,展示给大家,通过“给自己的画编故事”这一教学环节,大家明白:原来,布满乌云的天空,种子们都不能见到太阳公公,它们不能沐浴阳光真是伤心极了!多么大胆的想象,多么生动的表现啊!虽然这个孩子的想法不同寻常,但依然值得我去肯定。学生的绘画作品真实再现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果学生的作品及时得到展示和肯定,孩子们的画笔在作画时就更大胆、大气了,想象力也更丰富了。由此可见,从教学互动性方面分析,数字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上的作用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比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更胜一筹,可以让师生互动更为频繁。

其三,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创造能力。记得有次上《动漫——动起来的漫画》一课,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一直非常浓厚,他们对这节教学活动并不会感到陌生,在教具准备的过程中,我原本以为几张普通的动漫挂图便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但离我想象中的效果相差甚远,总结分析,发现可能展示图片太少,静止的画面并不能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学生并不明白如何进行变化设计,没有把学生的创作思维真正打开。因此在第二课时,我吸取教训,精心用电子白板制作了课件,当我把动漫图片以动态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特别是播放动漫的时候,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所有同学都进入了状态。在进行设计时,我把各种设计变化过程用数字化形式一步步展现播放。学生的设计思路也放宽了许多,设计出来的卡通形象明显比前一节课的丰富,上课的气氛也比前一节课热烈,这就是数字化带来的效果啊!小学美术教师在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利用数字化课件动态感知的强大优势,来全面激发小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不断提升其审美水平与创新能力。

二、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首先,提升数字化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小学生的心理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且对新鲜事物的探究欲望极为强烈。因此,美术教师在选择数字化美术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一定要侧重教学内容的趣味与生动性,最大程度地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数字化技术,逼真地再现静态或动态的美术欣赏作品,演示绘画技巧,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认知与审美能力,并使之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让孩子们在提升学习美术兴趣的同时,不断增强其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

其次,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美术基础要点与绘画技巧的教学。通常情况下,小学美术教师在传统美术课堂教学中会讲授美术基础要点与绘画技巧,由于在板书的讲解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小学生们往往对一些美术学科的概念无法理解。通常我在美术课堂上,为了调动气氛,常常以游戏的方式引出理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对于一年级小朋友关于认识图形的教学活动,我会编创不同的形体语言来表示不同线条,如直线、曲线。让学生通过所看到的图形或者线条想象出生活中的物体,看谁能快速说出联想到的实物,但要求不可重复。然而单纯的口述是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借助电子白板的“幕布”“遮挡”等功能,对小小的课堂游戏加以改动,孩子们注意力更加集中,跃跃欲试,如對圆的联想,孩子们说出了不计其数的事物,如风车、地球、烧饼、飞盘、硬币……当然,美术教学若能够科学运用动态的数字化课件,将更多的美术基础要求、概念以及教学结论以静态、动态相结合的数字化演示,则可使其变得更加直观、易懂,小学生们在多种感官的强化认知过程中,也会对抽象化的美术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刻,进而完成了美术课堂教学相关基础要点、概念的诠释。

第三,利用数字化教学的交互性特点,调动小学生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方式中,无法全面观察到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在数字化技术下,小学美术教师则可充分利用数字化软件制成大量的美术基础知识课件,并在“云课堂”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选择。当小学生选择了正常答案之后,则在“云课堂”系统中立即弹出“答对了,你真聪明!”等肯定式的激励。此时,小学生们往往会在给出正确答案后,立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会在被肯定、激励之余进一步提高其美术学习的兴趣,其学习主动性也随之提高。倘若小学生们回答错误时,“云课堂”系统则会提示他们“再想一想!继续努力!”等鼓励式的语句,以促进小学生们继续努力。若美术教师发现在某一概念或某一教学内容上,多数学生都回答失败时,教师则会在“云课堂”系统中看到一共有多少学生不会或解答不出来,此时,美术教师则可以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直至所有的学生全部理解、掌握为止。

三、数字化技术运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忌过度运用数字化教学。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数字化教学时,须避免过度使用数字化教学课件,无需将教学课件制作得过于复杂、花哨,导致小学生的注意力发生转移,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记得刚刚走向工作岗位时,初出茅庐的我很难轻松地上好一节课。一次教学活动中,我制作了琳琅满目的课件,虽然上得大汗淋漓,结果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孩子们的注意力反而更容易分散。

其次,忌过度演示、讲说。小学美术教师在运用数字化教学时,须避免过度演示、讲说而忽略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应积极通过有效的演示来培养小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的培训与训练,使之在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过程中不断提升自主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绘画能力。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既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强大的互动性、可控性来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学还应在数字化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吕立新.齐白石: 从木匠到巨匠[M].北京:北京出版社 , 2010.

[2]史凤奎. 浅谈小学美术数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7).

[3] 王芳.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

[4]宋晖.如何巧用数字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2(15).

[5]田學成.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数字化的得与失[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数字化技术创造能力小学
数字化室内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相互渗透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广播电视发射机数字化改造
数字化技术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