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感悟

2019-09-10吴倩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双元制校企合作

吴倩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在德国为期一个月培训考察中的学习见闻,系统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体制的概况、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行会管理的组织形式、行为导向的先进教学方法以及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这些先进的职业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思考空间和借鉴模式。文章紧密结合中国国情,总结了我国职业教育的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借鉴与建议,并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 双元制 行会 行为导向教学 校企合作

一、概述

2018年2月,我随“合肥职业院校教师赴德国高端研修团”赴德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职业教学培训和考察,主要学习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先进的专业教学方法以及多样的课程开发方法。本次培训考察形式多样,有在当地中职学校进行课堂旁听、实践和交流,聆听专家讲座;有到著名的职业院校、培训中心和企业参观;还拜访了德国工商业行会。此行让我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德国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有了切身的感受,也对日耳曼民族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企业文化有了零距离的接触。

二、德国职业教育体制考察情况

德国的教育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生从初中阶段起,就初步确定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较明确。职业教育在德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在德国,更多的中学生更愿意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据统计,德国高中生报考大学的比例大约占总学生数的三分之一,而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却高达三分之二以上。

1.德国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特色鲜明

“双元制”是一种把职业教育中企业实践培训与职业学校理论教育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职业教育体制,学生要与企业签订协议,每月从企业获取薪酬,并通过毕业考试来证明其是否具备职业行为能力。

“双元制”教育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实现。学生在学校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在企业进行实践技能操作培训,两者相辅相成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一般来说,学生初中毕业后,按照德国的法律规定,学生可以选择一家企业签订学徒合同,获得实践培训的岗位,同时去职业学校取得理论学习资格,成为“双元制”的学生。这种学生具备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在学校)同时又是一名学徒工(在企业),有两个学习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双元制教育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企业具体的技能操作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2.行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严格高效

德国的行会是根据其《联邦职业教育法》的规定而建立的一种管理机构,它为企业服务、保障维护企业利益,并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行会负责职业教育“培训合同”的管理。“培训合同”的标准文本由各行会负责制定。二是行会负责职业资格证书的全国统一结业考试。三是行会代表国家对企业培训进行资格审查、日常管理和监督。

全德国共有80余家行会,主要有工商业行会、手工业行会、农业行会、税务顾问行会、医师行会等,每个行会设有众多的地区级机构,负责管理自己领域内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所有企业均须加入相关行业的行会。在德国,职业学校属于公立学校,费用由政府承担,而企业的实践教学由企业自己承担,行会组织成立了跨企业联合培训中心,为中小企业承担学徒培训工作。

3.行为导向教学法为代表的先进教学方法,为用而学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职业教学方法。它与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导,在理论学习中强化核心技能,在实训操作中深化原理的理解。

德国教师上课时亲和力、感染力强,课堂教学灵活多變,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个性化的看法和想法,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由过去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持者。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形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每节课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具体明确,注重体验、学习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重视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结果。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过程中,无论结果如何,老师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不仅允许学生在结果上有错误,还会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完成了教学目的。

4.职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分工明确

双元制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职业学校培训是与企业实际操作技能紧密结合的,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企业培训是结合产品的具体要求制定的专业实习培训计划,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他们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形成产教研有效统一的机制。

德国还以法律的形式让企业承担了培训的责任,在全社会形成了“谁培训、谁受益”的良好氛围。许多企业设置专职人才培训部门,并配置一定的规模培训场地和培训设施。企业还与学校共同商定培训的教学目标、计划和课程设置等。学校经常派出精干教师到企业,参加企业的培训、生产和研发。企业也安排骨干师傅到学校培训学生,提供实习设备等。这种亲密无间的合作,在德国是极为普遍的。

三、借鉴与建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办学不规范、特色不显著、投入无保障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健全的法律制度、先进的教育理念、严格的管理制度、高水平的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结合本次培训考察提出几点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议:

1.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多采用行为导向法、实验法和案例法等。学习德国教授专家严谨的工作作风,把职业素养融入到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中。

在教学内容上一是增加实践课的课时比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学中有专门的“专业实践课”。二是加强教学内容的融合性。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教学内容应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应以企业岗位需求为依据。

2.多与企业联系与合作

企业追求的与学校追求的往往脱节,没有好的企业与学校学习相对应和衔接,就缺乏吸引力,没有好学生加入。德国双元制的特点是学生都是企业的培训生,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我们国情虽不同,但可以在教学时多与企业联系。双元制意味着企业的参与,在政治层面上,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专家的智慧。企业要有专门的培训部门,并且与学校的学习衔接起来,真正做到企业和学校既分工又合作,密切配合。

教育是为将来培养人才,学生应适应三年毕业后的就业趋势,我们往往缺少教育培养的标准。德国与我们的国情不同,借鉴他们的体制和教育模式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可以先在学校设立一个实习车间,聘请德国老师来间歇指导,也需要职校老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开设实验班、样本班

为将培训考察的内容落到实处,建议先开设一两个实验班或样本班,后期作为经验推广。班级要有固定的教室、实验实训室,实训设备要具有企业仿真性。一个班两三个老师组成一个工作小组,每周定期开工作会议,逐步完善教学计划,记录及时反馈给德国教授,讓他们进行跟踪指导。

实验班、样本班的教学计划应把新的教学法贯穿在里面,如从学习领域或其他场景的讲解来分析和解释问题,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并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面对学生结合中国实际来授课。

四、结语

为期一个月的德国培训学习,感受了德国制造,体验了德国秩序,领略了德国的精彩。时间是紧张的,学习是愉快的,收获是丰满的。我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方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和掌握;自己的思维视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彻底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西方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我要继续认真研究,对照分析,结合本校校情,认真对教材、教法进行改革,以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教会学生最实用的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双元制校企合作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