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途径

2019-09-10刘甜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实践途径小学数学教学德育

刘甜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已成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价值的重要策略。当下,对于如何在小學数学课堂中实践德育的研究仍在继续,且已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本文将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继续分析,以期能为推动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之间的融合互补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德育;实践途径

在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解决现实问题、充分发挥德育特点、实现自身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1.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德育教育不是一次性教育,而是始终贯穿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只要小学教育不停,德育教育的渗透就不止,从而保障德育效果的持久性。当下,小学数学教育已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状态

德育教育即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综合体,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之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德育教育,促进了小学生积极状态的养成和发展,使教师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护小学生的个性,确保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小学生的个性始终处于平稳、积极的发展状态。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只有具有很高的学习兴趣,才能自主、自觉地接受数学知识。而德育教育通过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轻松,学习兴趣自然有所提升。

二、将德育教育贯穿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1.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作为第一位,对智育、体育和美育具有一定领导和指向作用,所以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践德育,要树立以德为先的教育观念,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多从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入手。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优良品质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

(1)培养学生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时,教师应把“蜜蜂采蜜”当成是一项德育教学内容,结合相关德育知识教育学生向小蜜蜂学习,学习他们勤劳、团结的精神,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事实给学生讲一讲中国人民是如何通过勤劳、团结的精神实现民族振兴的,通过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培养学生爱科学的优良品质

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各种各样的立体几何图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立体几何图形的三视图,选出对应的立体几何图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观察物体的科学方法,从而增强其面对和解决问题时的科学思维意识,培养其爱科学的优良品质。

2.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因为小学生天性爱玩,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非常适合小学生,也最容易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个人情感的教学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配合分组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制作简易的小道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验制作的乐趣,而且还能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增强动手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硬纸板、纸片等工具制作各种类型的角,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把他们分成三组,然后选出一名小组长带领其他组员进行制作。教师可稍做指导但绝不可代手,尽量让学生合作完成,完成后三组比赛,看哪组制作的角的种类最多,教师再根据学生制作的角进行数学教学。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学生既能获得制作道具的快乐,锻炼动手能力,还能在与其他小伙伴合作的过程中感受集体温暖。

3.进行审美的教育

审美教育兼具美学和教育学的双重教育效果,美学偏重感性教育,而教育学偏重理性教育,所以在德育中进行审美教育,即同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当下,教育对科学知识的重视远大于对文化的重视,虽然在大家的认知中,科学知识等同于文化知识,但是只有在理性思考中加入感性认识,才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核心和关键,所以审美教育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德育的重要方式。

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时,教师可以列举几种图形让学生拼成不同的样子,学生在拼凑这些图形时,教师可以渗透审美教育,先让学生观察不同图形的特点,就图形的客观形状产生理性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感性认识,最终拼凑出新颖、独特、美丽的图形。

4.进行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所谓“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对小学生来说,更多指以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生活实践教育,旨在使小学生走进生活,走入自然,用自己的双眼发现真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并能以客观、爱护、包容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

而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只有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所以无论对小学数学教学还是对德育来说,“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都是增强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其客观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时,由于教材上画的校园比较抽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校园去看一看真实校园的美丽风景,并在此过程中教给学生如何辨认方向,并渗透“爱护校园,珍惜家园”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从客观角度分析应如何护校爱家,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思想。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践德育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下,教师只有树立以德为先的教育观念,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采取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同时将课堂教育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才能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情况下逐步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更多、更好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践德育的策略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艾宾贵.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途径探讨[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05):86.

郑和华.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实践德育教育的方法探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03):21.

猜你喜欢

实践途径小学数学教学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