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9-09-10梁锦锋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思维导图应用

梁锦锋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围绕核心知识点搭建的逻辑框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与科学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群体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制订合理有效的思维导图。如果思维导图绘制得过于复杂,反而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科学;应用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如天文地理、物理常识等,能够有效地拓宽小学生的知识层面,并激发小学生群体探寻科学的兴趣。除此之外,小学科学学科也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启蒙,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其在初中学习物理这门学科时,更好地理解相应的知识。科学学科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需要引入思维导图的概念,通过结构框图使学生更快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内涵。

一、优势分析

在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思维导图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思维导图便于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思维导图是以知识点的形式呈现的,较为直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最后,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讲解相应的知识点,从而有效提高整个课堂活动的效率。综合而言,在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二、实际应用浅析

1.课堂教学环节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开展。小学科学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的知识层面也较多,包括力学、电学以及磁学等,依靠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当教师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导图中的内容,从而迅速地理解和导图内容有关的知识。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讲解课本中的内容,按部就班,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率。

教师在讲解思维导图时,一定要围绕核心关键词进行讲解,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要想方设法举例,便于学生转化思维去理解,要尽量细化思维导图所涉及的知识点,只有细讲知识点,学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例如,在讲解一年级下册《美化环境的植物》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将所有对环境产生保护效果的植物罗列出来,当然植物的种类并非仅仅局限于课文中提出的植物。在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时,教师需要先向学生讲解本节课的核心关键词—“环境保护”,告诉学生环境保护的含义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先认同环境保护工作是必须开展的。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按照各种植物对于保护环境起到的作用进行分类讲述,教师可以将所有的植物划分为“保持水土”“吸收有害气体”“提高空气质量”三个主要的方面,并针对每个方面选择一到两种植物进行详细的说明。

再如,在讲解本册课本《饮食风俗》时,在设计思维导图时,教师要按照地域来划分,导图的左半部为南方的饮食风俗,而右半部则以介绍北方饮食风俗为主。在讲解导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南北饮食之间的共同点,然后要求学生分析南北饮食的差异,并适当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南北饮食风俗出现差异的。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南北饮食的差异,便于学生进行思考。

2.小组合作学习环节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但是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是特别的理想,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讨论出结果,而教师也无法在一节课上兼顾所有小组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的概念,要求学生在开展小组学习时,积极地使用思维导图。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利用思维导图来体现自己的观点;其次,当小组所有学生将各自的观点总结完毕后,再让他们对每个观点逐一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当一个观点被否定时,就在思维导图上用红色标记出来;而当一个观点被整个小组的成员都认同时,则使用绿色标记出来,并以此观点为核心,建立相应的知识构架,最终总结出一个结论。

例如,在讲解四年级上册《光的来源和传播》时,教师就可以将“光”作为关键词,要求学生对光的来源及其传播的途径进行分析。学生可能会认为光是由光源传播的,或者是灯光的一种,甚至还有其他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对每种假设都进行全面的讨论,然后确定一种小组成员都认为正确的假设,并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整个小组讨论的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内,讨论完毕后,教师再集中对每个小组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并选出正确的思维导图,从而加深学生对光的来源的认知。

3.课后复习环节

课后复习环节也是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小学生自主复习为主的,效果欠佳,因此,教师可以用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提高他们的复习效率。在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先要根据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确定关键词,然后向学生布置相应的导图任务。

例如,在讲解六年级上册的《植物的器官和营养》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布置相关的思维导图任务。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地讲解和植物器官有关的知识以及各种营养对植物的生长产生的影响;然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绘图任务。为了使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具有较高的质量,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好思维导图的知识框架,第一级是植物的主要器官,第二级是器官生长的特性,第三级是各个器官在生长期间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最后,教师随机抽取一些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和大家共同讨论出正确的思维导图模板。

三、结语

思维导图的使用能有效地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教师在实际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适当延伸导图使用的范围,同时增加和学生间的互动,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要求学生课下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好核心关键词,避免所设计出来的思维导图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李猛,陈汇雯,王世存.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小学电教,2018,466(10):56-58.

方国群.学海无涯“图”作舟——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中的尝试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5(34):41-42.

王琦莉.学海无涯“图”作舟——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7(03):57.

杨粉娣.书山有路思为径学海无涯图作舟——小学科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实践与运用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3(33):63.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思维导图应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