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小学传统文化教学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019-09-10尹静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小学教育传统文化

尹静

【摘要】在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教师应高度重视在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特别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使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取得突破性成效,着力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此,本文在简要分析加强小学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开展小学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传统文化;人文素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方向和教育目标。对小学教学来说,要想落实好“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既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突破,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从当前小学教学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其已经对传统文化教学予以一定的重视,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安排,但按照较高的标准和要求来看,其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更多元化的措施,大力推动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提升传统文化教学实效性,进而不断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加强小学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哲学、思想等,特别是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将渗透教育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有利于持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化知识与思想内涵相结合的意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知行合一”能力,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更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支持性,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这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2.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想使小学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创新,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拓展教学领域和教学内容,进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具持续性和战略性。加强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步入改革创新的轨道。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且具有实践性、引导性、教育性,因此,将小学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结合,不仅有利于拓展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而且也能够加强小学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例如,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和融合,使教学更具创新性,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显著提升。

3.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承理解

随着“素质教育观”越来越深入人心,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对于促进文化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小学生形成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例如,当前一些小學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学工作,除了教学课本内的传统文化内容外,还开展了富有创新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有的开展了传统文化诵读活动,有的则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不断提升传统文化教学的实效性,使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形成了良好的文化自信。

二、加强小学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明确传统文化教学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要想使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然后对传统文化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力求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础,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将“渗透教学”作为重要方法,同时还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提炼,努力提升传统文化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在开展课文阅读的过程中,文章会涉及很多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特别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仁、义、礼、智、信”“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等思想,教师应将其作为重点渗透教育内容。

2.拓展传统文化教学领域

从传统文化涉及的领域来看,可以说其包罗万象,但主要是在奉献精神、民本精神、自强精神、和谐精神以及诚信思想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因而,在开展小学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对课本中涉及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教学外,还要不断拓展传统文化教学领域。例如,在开展课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引导小学生针对课本中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涉及的作者简介、年代历史、思想内容、相关文章等进行自主学习,并阅读相关文章。拓展传统文化教学领域,还要高度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这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基础,因而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3.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模式

要想通过传统文化教学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教师还要在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传统文化教学的多元化功能。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着眼于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通过PPT、希沃白板等方式,将传统文化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以及Flash动画的形式进行科学设计,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具有直观性和引导性。教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如在开展“孝”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小学生为父母做家务等活动,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实践功能。要想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如开展“国学大讲堂”活动,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综上所述,加强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其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使小学生在文化传承理解方面实现突破,而且对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持续提升;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动传统文化教学改革和创新,重点要在明确传统文化教学思路、拓展传统文化教学领域、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使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参考文献】

赵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探究[J].宁夏教育,2019(02):71-72.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小学教育传统文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