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状况探析

2019-09-10蒲瑶王莉赵振国王柳

学前教育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质性研究职业认同幼儿园教师

蒲瑶 王莉 赵振国 王柳

[摘 要]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进入幼儿园工作,高学历幼儿园教师群体逐渐扩大。为更好地了解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状况,探析他们心路发展的历程,本研究基于范伦特的职业认同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职业承诺、补偿、满足感和胜任感四个维度对6位工作时间1~10年的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运用NVivo9软件对语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具有高情感承诺、较强的留职意向和较高的规范承诺;补偿表现为拥有更多的薪酬、机会和荣誉;满足感来自于工作中良性的人际互动;胜任感在专业发展中逐步获得并不断增强。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之所以表现出了较高的职业认同水平,一方面与她们追随个人兴趣,认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期望通过实践实现自我价值有关,另一方面在于幼儿园通常为研究生学历教师提供了编制和较高的福利待遇等物质生活保障以及领导重视、同事尊重、幼儿热爱、家长认同等精神补偿。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必然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应营造良好园所文化并关注教师个性化职业成长,高校应更多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学历幼儿园教师应坚信教师的专业价值与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职业认同;幼儿园教师;高学历教师;质性研究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基于自身经验对其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加以自主性的理解与解决,从而形成有目的、主动地自我理解与自我接纳的生活态度的过程。[1]职业认同对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的重要他人,其职业认同水平直接影响学前教育事业的质量和水平。只有幼儿园教师建立了内在的职业认同,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精神满足,感受到职业带来的幸福与生命价值,真正地实现其专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学历也呈现出逐步提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才选择到幼儿园工作。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学前教师培养体系要前移培养起点,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学历。[3]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进行研究。

认同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认同根源于个人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且是动态的、自然发生的,具有可变性和可塑性。[4]其后,埃里克森提出“identity”,用来表示个体所体验到的自我的连续性、独特性和整合感。[5]美国心理学家范伦特在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看法,即人在成年阶段主要包括亲密、职业巩固和繁衍三大阶段。其中职业巩固被定义为有清晰的、专业化的职业认同,以承诺(commitment)、补偿(compensation)、满足感(contentment)和胜任感(competence)为特征。[6]教师职业认同作为个体发展的内在激励因子,它可鼓励个体积极主动地对职业相关方面给予感知和评价。[7]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它是一个联合体或动态的平衡,即在职业自我形象与一系列教师认为他应该扮演的角色之间保持平衡,这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并影响职业幸福感、教学效能感等。[8]

关于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科学的探讨。国外相关研究认为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内部因素,即在职业中有成就感、有积极的态度;[9]二是外部因素,即拥有专业的知识,丰厚的奖励,被领导、同事或家长认可和支持。[10]国内研究普遍认为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包括三个:一是个体特征,如年龄、[11]性别[12]等;二是个人传记因素,如个人工作经历、重要他人;[13]三是环境因素,如家庭、工作环境、[14]社会环境[15]等。

有关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证实了职业认同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同时也表明了幼儿园教师具有高度职业认同感对提升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性。然而,關于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多为量化研究,且主要揭示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与其他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16]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可是,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更多涉及态度的研究,而态度有内隐和外显之分,被试者在问卷作答过程中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会致使研究的信效度降低,直接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准确性。[17]

综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仍有两个空缺:第一,与其他职业相比,对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明显偏少;第二,与量化研究相比,相关的质性研究寥寥无几,特别是对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群体进行研究更为鲜见。基于此,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方法对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关注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群体的职业认同。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确保给研究提供信息密集且丰富的个案,[18]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中强度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接受访谈的研究生均来自某省会城市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以下简称A园)。A园是高校附属幼儿园,从2009年开始招聘硕士研究生做幼儿园教师,目前拥有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师11人,最长的教龄近10年,最短的教龄1年,且无人离职。该园招聘研究生学历教师时间较早,研究生人数较多,梯队结构较为完善,为我们深入全面地了解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二)半结构化访谈

质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独特体验。[19]从研究目的看,本研究深入到高学历幼儿园教师一线教育生活,着重描述研究对象职业认同发展的心理路程,并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讨论;从研究性质看,本研究具有探索性、过程性和生成性的特点,需要运用归纳法逐步提炼观点。[20]因此,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是最佳选择。研究过程中主要使用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的优点在于灵活机动的访谈方式和细致深刻的研究方法,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的区别在于它通过与被调查者深入地交谈来了解某一社会群体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从而描述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反映社会群体的诉求。[21]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访谈提纲在参考和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形成,主要包括教师个人信息、专业职业选择、职业情感、职业成长、职业能力及工作氛围等问题。在访谈过程中,遵循通过自然聊天的方式与被访者进行互动,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证访谈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访谈逐个进行,提前预约每一位被访教师,在他们有空闲的时间才安排访谈。每人访谈2~3次不等,每次访谈时间60分钟左右,征得被访者同意后全部进行访谈录音,共得到17个小时的访谈录音,转写成约10.7万字的文本。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根据研究目的,我们运用NVivo9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在整理和分析时,自下而上不断地与资料进行互动,从而完成一、二级编码,并依据范伦特的“职业认同理论”进行第三级编码。具体步骤如下:第一,阅读原始资料。通过采取“投降的态度”寻找资料中的意义。第二,寻找关键语句,进行一级编码。首先,对文本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根据研究问题提取被研究者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待世界方式的“本土概念”,然后以这些“本土概念”为依据进行开放式编码。比如,“童年很重要”“喜欢孩子”等就是一级码。第三,提炼关键词,进行二级编码。在对文本资料进行了开放编码后,将所有的一级码由高到低进行频率排序,查看哪些一级码蕴含的意义相对突出。通过反复阅读频率高的一级码,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将表述相似意义的一级码再归类,形成更大的类属。比如,我们将“童年很重要”“喜欢孩子”聚类成“专业选择”二级码。第四,结合理论,形成三级编码。[22]通过对二级码包含的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用范伦特的“职业认同”进行三级理论编码,具体编码情况见表1。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结合收集到的资料,依据范伦特职业认同的相关理论,从职业承诺、职业补偿、职业满足感、职业胜任感四个维度对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心理历程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一)基于情感与理性的职业承诺

已有研究表明,教师对自己教育职业的认同程度与职业承诺水平会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作用,即因为职业承诺而会更加坚守于教育岗位,因不会离开教师岗位而更加认同这一职业。[23]职业承诺包含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分别从心理学、经济学、社会文化的角度来全面地把握人的承诺或离职的心态。从这三方面可以归纳出硕士学历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的基本特点。[24]

情感承诺是指个人愿意继续从事某职业的愿望强烈程度。[25]硕士学历幼儿园教师是具有高情感承诺的,他们热爱现在的职业,并对之感到满意和自豪。W老师因为喜欢孩子的缘故在高考时选择了学前教育学专业。在学习过程中,W老师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专业性有了更深的认知和理解,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再加上父母的支持,便一直学到研究生。

继续承诺指个体对离开某职业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认知结果。[26]在谈到离职意愿时,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若离开现在的职业,无法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或者认为当前幼儿园的职业发展机会较多,表现出较强的留职意向。因为许多高校学前教育学专业教师的招聘门槛已提高为博士学历,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是硕士学历教师选择留在幼儿园的客观原因。

规范承诺则指个人愿意继续从事某职业的义务感。[27]访谈中,6位教师均呈现出较高的规范承诺。硕士学历幼儿园教师更习惯于按照社会规范和良心的标准处事,愿意在幼儿园教师这一岗位上继续深造和学习。

(二)拥有更多薪酬、机会和荣誉的职业补偿

职业补偿指物质上的报酬或给予的机会、权利。从个体择业心理的角度看,薪酬、机遇和工作环境都是教师职业生活中可以带来积极心理体验的要素。[28]

谈及报酬,6位老师均表示薪酬很重要,經济独立让自己在家庭中取得应有的地位,可以更加安心和专注于工作。

谈到机遇,6位老师均表示参与课题、参加培训、评职称、评先进等优质资源更倾向于高学历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A园是高校附属园,在编职工的薪酬待遇在同类行业中处于中上等,并且可以享受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该园招聘的带编教师多为研究生学历。可见,研究生学历毕业生在选择幼儿园方面起点较高,具有较多的自主选择权,能在环境和待遇较好的单位就职,享受优质资源。

(三)工作中良性人际互动带来职业满足感

满足感指对所拥有的一切感到满意、满足。工作上的满足感反映了教师对工作及其相关环境的感受和看法,这种主观体验会反过来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9]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的满足感主要来自于教育对象、服务对象和工作氛围。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成长。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幼儿的天真无邪是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满足的重要原因。此外,家长的评价以及幼儿园领导的支持、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均影响到硕士学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满足感。

在访谈中,谈及工作中和孩子相处的感受时,6位老师脸上都洋溢着甜蜜的笑容。S老师讲到虽然工作很累,但每当孩子和她目光相对时,孩子都会说“老师,我爱你”。让她备受感动。幼儿园一线教学工作虽然很累,但孩子们的成长和变化以及对自己的关心都会让他们如沐春风。

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也为教师职业满足感的获得添砖加瓦。Z老师说:“在工作中,我逐渐明晰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更离不开家长。”因此,他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所学理论结合起来,与同事们一起利用移动网络平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很多家长反馈这样的学习改变了他们的教育观念,他们掌握了更多的教育方法。

谈到工作氛围时,6位教师均表示A园在园长个人魅力的影响下,氛围特别和谐。园长为大家创造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人文环境。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全园上下团结一心,干劲十足。

(四)专业发展中逐步获得职业胜任感

胜任感体现在擅长某事,获得一种可衡量的技能。国内外学者均认同的一点是,教师胜任感的主要来源应该包括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30]

对于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而言,当他们刚踏上工作岗位时,面对角色的转换,理想与现实之间会产生落差和迷茫。他们作为新手教师,在入职初期并不具有优势。然而,多年的专业学习使他们对学前教育事业充满着美好的憧憬,这种愿景推动着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工作,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对待工作,并在工作中寻求突破和创新,这对教育质量提升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在科研方面,他们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并能很快胜任相应工作,成为幼儿园科研工作的主力军。

四、讨论

(一)职业承诺:硕士学历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生成的土壤

教师的职业承诺是其职业生活的核心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教师的离职、留任、职业认同、生涯决策及职业化发展过程。[31]当教师将职业纯粹地看作是谋生的手段,或将自己的职业形象定位为只是个带孩子的人时,就很难建立起积极的、持续的职业承诺,职业认同感差。[32]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表现出了积极的承诺,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第一,追随个人兴趣。在本研究中,大多数教师是出于对专业的热爱主动选择从事幼儿园教师一职。古利特和辛格发现,当个人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符合某职业的要求时,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心理优势,乐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工作效能自然也会提高,从而具备高水平的职业承诺。[33]第二,认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具有“培优”和“补差”双重效应,既促进学生学业成就,又发挥促進教育公平的作用。[34]第三,期望通过实践实现自我价值。被访者在访谈中都提到希望所学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丰富理论认知,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正是出于这样积极的职业承诺,使研究生群体在工作中表现出以下两方面的优势:第一,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具有创造性。具有积极职业承诺的教师会更加主动、热情地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主动对工作进行反思,积极创新与改革,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活动。第二,弱化经济需求,更加专注实现价值。积极的职业承诺,使研究生幼儿园教师将工作与实现自我价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会过度在意物质回报或社会地位等外在环境,更加专注于创造职业价值,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前教育质量不高的根源主要是优质师资缺乏,所以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群体加入一线幼儿园教师队伍,让更多的儿童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35]

(二)职业补偿:硕士学历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发展的基础

有研究认为职业补偿能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会让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影响相应降低,同时提高精神层面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依赖程度,使其不想且不舍离开,为其职业认同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研究生作为幼儿园里的高学历人群,较为稀缺。目前,拥有硕士学历的幼儿园教师仅占专任幼儿园教师总数的约0.17%,[36]有研究发现工资水平是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37]为了吸引高学历人才,幼儿园大多会为他们提供编制、提高福利待遇。这样的举措基本满足了研究生的物质需要,保证了他们享有基本稳定的生活,也使他们具有职业尊严,对他们安乐施教具有促进作用。

从精神认知层面来讲,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补偿还体现在工作中更容易受领导青睐,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荣誉。对于幼儿园来说,期望通过提供机会和荣誉来留住高学历人才,并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以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

(三)职业满足感:硕士学历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提升的动力

幼儿园教师需要在人际互动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建构积极的专业生活方式。这对于他们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消极情绪,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发展中的自我成长、提高职业认同都非常重要。[38]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保育教育幼儿、服务引领家长,在与同事的互动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在专业实践中不断主动建构积极的自我意识,提升作为专业人员的品质,向着自己最初的承诺发展,这一系列的专业生活让他们感到满足。

一般来讲,教师的职业满足感从外部看来自于幼儿、家长和同事的评价,从内部看来自于自我实现。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对在实践中直面幼儿开展教育和研究有较高期望,他们的满足感也体现在对幼儿的付出与回报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秉承尊重、理解幼儿的理念,努力读懂幼儿,将自己视为幼儿成长的支持者,通过润物无声的教育来公正地回应幼儿的情感和心理需求,默默地付出。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教师的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状态、幼儿的点滴成长与进步,都被教师视作一种成就和满足。家长愿意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师工作,也是对教师教育理念和能力的认可,会让教师感到幸福。同事之间的融洽团结、积极评价与反馈、正能量传递帮助他们形成了更加和谐的同事关系。这让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产生职业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增加自身的工作投入。

(四)职业胜任感:硕士学历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升华的体现

教师的职业认同不是静止和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可变的。教师胜任感可能增加职业认同。[39]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对职业认同的认可和升华在职业胜任感的不断明确中得以体现。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作为新手教师时,他们并不具有优势,常常会“手足无措”。随着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与磨炼,再加上研究生自身具有的专业理念与追求,很快能胜任班级日常工作,并在工作中寻求突破和创新,对教育质量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具有胜任力的幼儿园教师,更认可和接纳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更愿意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情感,产生积极体验。[40]在对工作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摸索中,他们逐渐形成各自的风格,在班级管理中更加民主,注重与幼儿的沟通和互动方式,愿意尝试新的教学形式,对家长的指导也会更加精细,成为孩子喜爱、家长满意的优秀教师或班主任。在科研方面他们具有较大优势,他们敢于结合理论进行实践和创新,对教育教学提出改进策略,并形成研究成果,这恰好弥补了幼儿园科研方面的短板。

五、建议

(一)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应清晰认识自身的专业性

在学历层面和政策制度层面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大众意识层面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至今仍旧有很大一部分群体认为幼儿园教师就是“保姆”“阿姨”。[41]对于研究生当幼儿园教师,更是被很多人质疑大材小用,甚至遭到父母反对。教师是职业认同的主体,虽然自己不能改变职业环境,但自己有自主意识,发挥能动性去应对、互动,就能在职业认知和履职行动上获得好的态势,并不断提高认同程度。[42]面对这样的社会压力,如果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能清晰地认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并对职业的性质、功能、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建立稳定的职业承诺,他们就能通过不断提升自我专业水平、利用自身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教育观念开展工作,使得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教师形象的认知发生一定的改变,并实现自我价值。同时,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应该看到,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水平提高,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更多高学历幼儿园教师,家长们也需要更多专业的教师。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43]正在不断提升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营造尊师重道的社会氛围。

(二)幼儿园应营造良好园所文化并关注教师个性化职业成长

幼儿园的环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认同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同时,高学历人才对幼儿园的管理也提出了挑战。园长作为幼儿园的主要管理者,对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周期产生很大的影响,必须对研究生幼儿园教师的管理有清晰的认识。[44]第一,园长应成为支持者,激励研究生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园长的信任对研究生幼儿园教师有极大的支持作用,当园长能正确看待研究生在幼儿园中的价值时,让研究生感到信任,认为园长有知遇之恩,这有助于研究生在情感上建立积极的关系,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减少对自身劣势的焦虑。园长的期望是激励研究生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之一,他们渴望更加努力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不辜负园长的期望。第二,园长要营造更加民主的管理风格。专制型的园长会让研究生幼儿园教师感到“精力过度消耗”“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太少”,从而损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民主型的园长愿意赋予研究生权利,同研究生共同商议目标,认可并支持研究生的想法,会使研究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

在研究文献和学习实际工作中都强调,幼儿园应当根据个人需要为教职工量身订制发展的机会。[45]研究生对于自身的职业成就有较高的期望,需要幼儿园对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研究生幼儿园教师给予不同的支持,以便他们能够持续成长。

(三)高校应更多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隨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越来越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应当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教师的素质结构模型由动力系统、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构成。[46]研究生阶段坚实的理论学习,帮助研究生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系统,让研究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的专业性,在此基础上,要加强研究生从业动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研究生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求知欲、兴趣、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兴趣与热情,他们才能更加坚定地认同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充分发挥自我效能。在能力方面,高校要重视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要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机结合,强调反思意识和行动研究能力的提升,确保研究生不仅能胜任幼儿园日常工作,同时也能对教育问题进行追问和研究,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5]秦奕.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与关键主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6+33.

[2]MACLURE, MAGGIE. Arguing for your self: identity as an organising principle in teachers’ jobs and lives[J].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3,19(4):311-32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8-11-15)[2019-06-27].http://www.gov.cn/zhengce/2018-11/15/content_5340776.htm.

[4]严玉梅.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概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8):158-159.

[6]乔治·范伦特.自我的智慧[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2016:365-398.

[7]李欧.工作满意度在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9):1355-1357.

[8]张世萍.试论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11+14.

[9]BROOKE G E. My personal journey toward professionalism[J]. Young Children,1994,49(6):69-71.

[10]GRAY L F. The impact of changing teaching jobs on music teacher identity, role, and perceptions of role support[D]. Phoenix: Arizona Stade University,2011:89-91.

[11]魏敏.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的调查研究[D].鞍山:鞍山师范学院,2014.

[12][17]丁洁.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及其相关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22-23.

[13]张文军,陶阳.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认同图景与建构过程:基于对幼儿园教师Y的叙事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10):50-56.

[14]STARR S, FERGUSON W J, HALEY H L, et al. Community preceptors, views of their identities as teachers[J]. Academic Medicine,2003,78(8):820-825.

[15]翟艳.从幼儿园教师专业认同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40.

[16]LERSETH K A. Identity development among pre-service teacher candidates[D]. Iowa State University,2013:24-27.

[18][2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6+277-288.

[19]GLESNE C.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 4th edition[M]. Boston, MA: Allyn & Bacon,2012:9-13.

[20]文秋芳,张虹.倾听来自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心声:一项质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7,38(1):67-72.

[21]孙晓娥.深度访谈研究方法的实证论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3):101-106.

[23]刘天娥,海鹰.自主学习在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工作满意度对职业成熟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17(8):15-23.

[24][25][26][27]罗润生,申继亮.中学教师职业承诺的特点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13-15.

[28]马红梅,雷万鹏,钱佳.教师工作环境的经济价值:基于地区经济地理特征的工资成本补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5):129-137+170.

[29]姜勇,钱琴珍,鄢超云.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1):162-164.

[30]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教师胜任感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65-69.

[31]張晓辉,赵宏玉.教师支持对免费师范生教学效能感和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6(5):75-82.

[32]张晔.教师职业认同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8):33.

[33]GOULET L R, SINGH P. Career commitment: a reexamination and an extension[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2,61(1):73-91.

[34]涂荣珍,张雯闻,黄大乾.学前教育的价值与不平等现状:基于CEPS的实证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7(10):15-27.

[35]陈纯槿,柳倩.学前教育对学生15岁时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上海调查数据的准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7(01):3-12.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8-08-01)[2019-01-02]. 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7/qg/201808/t20180808_344711.html,.

[37]赖德信.幼儿园教师工资差异决定机制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3-12.

[38]鲁宏飞,沈艳华,魏馨.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9-112.

[39][40]杨惠兰,展宁宁,陈京军,等.中小学教师胜任力、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5,30(01):35-44.

[41]SACHS J. 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mpeting discourses, competing outcomes[J].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2001,16,(2):149-161.

[42]蒋晓虹.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与策略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9,38(02):70-72.

[4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9-01-18)[2019-01-30].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901/t20190129_368518.html,.

[44][45]RALPH F.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9.

[46]马超山,张桂春.教师素质结构模型初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4):33-36.

On Postgraduate Kindergarten Teachers’ Vocational Identity

Yao Pu,1 Li Wang,2 Zhenguo Zhao,2 Liu Wang2

(1School of Humanism, Economy and Law,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China; 2The Kindergarten Attached to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Xi’an 710072 China)

Abstract: In the recent decade, the number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who have chosen to work in kindergartens has increased, making the group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th high degrees gradually expandf. But by now,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vocational identity of this emerging group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areer identity by Vaillant, this research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conduct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six postgraduate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th working experience for 1 to 10 years from four dimensions: career commitment, compensation,satisfaction and competence. Meanwhile the software NVIVO 9 is applied to do a three-level coding analysis of the corpu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postgraduate kindergarten teachers’ career commitment is active and firmly based on rationality and emotion; their compensation is shown as more salaries, opportunities and honors; their satisfaction comes from positiv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and their competency is continuously acquired and gradually defined in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bove, three suggestions are submitted.

Key words: vocational identity, kindergarten teachers, teachers with high degree, qualitative research

猜你喜欢

质性研究职业认同幼儿园教师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报告
优化管理,过渡也精彩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与对策
幼儿园教师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