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体艺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初探

2019-09-10黄健凌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7期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思维导图

黄健凌

【摘要】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我国新课改之后出现的一种新题型。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开始引入对“非连续文本阅读”的考查,它不同于传统的连续性文本阅读。对于高中体艺生来说,由于他们学习文化课的时间被压缩,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体艺生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和应考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而把思维导图运用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高中体艺生 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能力 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167-02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非连续性文本”这个新名词开始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往的通过一定的逻辑结构阐述一个事件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是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的一种文本。从非连续性文本中可以看出文本类型的多种多样,既有文字又会通过图形,表格或者其他式样来进行表现,可以比较直观地考验考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可以通过所给出的片段式文字或图表快速获取信息,并能够解决问题。当然,如果想要更深层次地解决具体问题时,还是要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进一步提取信息分析文本中的有效内容。所以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筛选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文本进行整体理解的能力,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并反思和评价,选择科学的方式以及有效的评价形式,这就给阅读教学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挑战。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现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为一种新题型,从2017年的高考语文开始出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201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的实用类阅读依然选用“非连续文本”,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及高考备考中,不可忽略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行有效教学。

分析近两年高考语文卷的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题,我们发现这类试题的命题方式通常围绕一个内在的逻辑主题组合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一般由2——4则非连续性、相对独立的材料构成,其中至少有1则为图表。几则材料之间各有侧重角度,形成互补关系。文本选材多是新闻文本节选如调查报告、专题评论等,多取材于社会生活热点。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中信息筛选判断能力、信息收集提取能力以及围绕主题结论推导和概括表达能力。

但遗憾的是一些考生受传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做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题时不懂把握各则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受干扰信息的到影响,理解出现偏颇,筛选不出要点信息,答不到点子上,失分较多,甚至谈“非”色变。特别是体艺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阅读理解能力不高,又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信息碎片化,使得他们阅读起来更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怎样树立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呢?我结合体艺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实践出发,把思维导图运用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中,经过系统的训练,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是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已初现成效。

三、利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艺体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措施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通过把图形与文字结合于一体,增强了记忆和笔记的趣味性。鉴于思维导图的特点,把它运用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刚好可以把不连续的文本信息通过导图重新建构起来。首先,通过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以几则非联续性材料的内在逻辑主题为中心,对文本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将一些干扰信息清除。其次,思维导图可以用来进行文本内容的层次和种类的划分,将不同的信息进行分级整理,类别和类别之间有清晰的划分,学生在形成思维导图之后,大脑中就会对几则非连续性材料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轮廓。

2.借助思维导图更有效地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一)思维导图的“一个中心,多层分支”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对于高中艺体生来说,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到练习艺术和体育上,所以投入学习中的精力必然减少,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培养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提高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分析。简易的思维导图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中心,多层分支”。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可以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快速获取非连续性文本中的有效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可以快速理解需要阅读的内容。快速获取文本有效信息首先要确定非连续性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一般来说关键信息就是标题或者其他占据关键位置的信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解读标题,同时能够分析标题中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本所要传达的主旨。其次,如果文本中包含圖表,则需要对图表中所传达的任何一点信息引起注意,包括图表的纵标题和横标题,明确图表中所传达的信息之后,对其进行分析,最后将所有传达的信息进行整合,并依据要求进行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同时有一个前提是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文本,这样可以针对性的并且快速的获取文本中的有效信息,便于后期对信息的整理,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例如2018年全国Ⅰ卷使用类文本三则材料都是围绕“量子通

信”这一中心又有所侧重。其中的简答题这样提问:

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制作简易的思维导图理清三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个方面来谈“量子通信”的。三则材料的思维导图如下:

当思维导图制作出来之后,非连续性文本的碎片化信息就变得直观了,学生也能够排除多余的信息,准确地提取出每则材料的关键信息,这样就提高了他们阅读的有效性,从而降低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的难度。

(二)思维导图的直观性、整体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之下,学生连续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变得有效而直观,不仅对信息进行有效提取,而且可以根据阅读要求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整合。因为在非连续性文本中,大多数会以图表的形式出现,但是,图表并不能直接表达有效信息,当获得相关信息之后,需要学生对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主要是挖掘图表中的有效信息,并排除无用信息,发现信息中存在的规律并进行深入分析,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和误导,最后选择出最有效的信息,加深对整个文本的理解,整个过程需要学生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并且具有良好的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能够对所传达的信息进行有效控制和整合以及分析。

正如根据2018年全国Ⅰ卷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制作的思维导图来回答第6题“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就简单得多了。学生可以根据每个层级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完整的答案。这样阅读起来既快速又能提高准确率,减少了筛选信息的盲目性,也避免了提取信息的遗漏。

由此可见,对于体艺生来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锻炼学生获取信息与整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逻辑性思维,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

结语

随着新课程目标的改革以及深入发展,提升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体艺生来说,他们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比普通类学生要少,阅读时间更是经常被压缩,所以更需要一种能力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并且能够提高他们在高考中的答题能力和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董蓓菲.2009国际学生阅读素养评估[J].全球教育展望,2009(10):90-95.

[2]祝新华.侧重评核选取与运用信息的能力——阅读测试文本的选用[J].程·教材·教法,2014(10):61-66.

[3]方智范,李亮,潘文彬.2011年版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对话[J].语文建设,2015(9):6.

猜你喜欢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