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过程考核在化工原理智慧课堂中的应用

2019-08-21赵蕾高小红王富姬乔娜汤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过程考核化工原理智慧课堂

赵蕾 高小红 王富 姬乔娜 汤军

摘要:在化工原理智慧课堂教学中,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过程考核体系。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采用课堂互动、在线自学、线上作业、小组讨论和章节检测等多维度的过程考核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增强教学互动性,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成绩的优良率得到提高,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化工原理;过程考核;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4-0209-03

化工原理是化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分析和解决化工实际生产中各种工程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1-4]。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工程技术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逐步进入高校课堂,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以在线开放课程为基础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该问题的途径。笔者在智慧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准确检验学生在智慧课堂中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综合应用能力都被考核忽略,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愈行愈远。

一、过程考核方案设计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主要是将“终结性评价为主”变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丰富考核维度。传统考核方式中,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学生往往不注重平时课程中的学习,仅在考前紧急突击,过度关注期末考试分数。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改革考核体系比例,过程考核占60%,期末成绩占40%,并采用多维度的过程考核方式,具体的课程考核形式和分值见表1,表1中序号1—5均属过程考核。教师可在线上和线下实时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及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促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

二、过程考核方案的实施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笔者将过程考核体系应用于课前在线自学、课中学习互动与评价和课后自主学习三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课前在线自学的过程考核。在线自学环节主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教师根据课程中各章节特点,在平台上设置相应任务点,并合理分配权重,学生在自主预习后可通过学习通软件进行线上自学,最高可获得20分的过程考核成绩,主要任务包括观看课程视频和完成章节检测题。其中,课程视频以碎片化知识点微视频资源为基础,一般为8分钟左右,实现知识点的富媒体化。学生可针对疑问处反复观看视频,或在讨论区在线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互答与教师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教师通过后台统计的学生学习进度、观看时长和答题情况等,初步掌握每名学生的预习情况,便于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灵活调整教学进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课中学习互动的过程考核。超星智慧课堂提供的课堂互动环节形式多样,为课堂学习提供了多维度的过程考核方式。教师可发起线上签到轻松查考勤、采用投票方式随时统计学生观点、发布问卷收集学生想法、系统随机选人回答问题等,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签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督促学生按时到课,代替了传统教学中的点名环节,包括要求参与人拍照的普通签到、手势签到、位置签到和二维码签到,教师可在课前5分钟选用多种签到方式,形式新颖,学生易接受,见圖1。签到方便快捷,教师省时省力,并有效防止传统点名中的代替点名或补签到的情况发生。

课堂提问有抢答和选人两种形式,抢答环节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选人包含随机选人和定向选人,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现场打分,这种课堂提问形式备受学生欢迎,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减少了上课玩手机的情况,让手机服务于教学。小组讨论环节可实现课堂上师生的充分互动和交流,教师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4—5人,并指定各组组长。结合综合性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如分析阿司匹林生产车间由醋酐和水杨酸作为原料,经过若干单元反应、单元操作后输送至制剂生产车间,最终制得阿司匹林药品。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上台发言,然后教师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及原因。最后,依据学生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课堂学习评价,包括师生评价、小组互评、自主评价等。实践证明,小组讨论可有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和创新的启迪。

3.课后自主学习的过程考核。笔者在智慧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日益普及的信息化学习方式接受度较高,且学习过程便于监督、管理与评价。结合课程实际开展情况,笔者调整课后作业提交方式为线上线下混合:计算题用传统作业本线下提交,教师批阅,将错误之处进行批注修改,此方法利于学生接受;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在线上完成,学生线上提交作业后系统立即出成绩,利于学生及时分析并更正错题。以蒸馏章节的18道练习题目为例,每道题目的正确率统计数据和具体答题记录一目了然,见图2。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在课上集中讲解后,对答错的同学随机提问,考查其是否真正掌握了该知识点。此方法能够增强教学互动性,还能督促学生认真对待作业,有效避免应付了事和抄袭等情况的发生,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

在每章学习完后,教师在传统考核方式基础上增加章节检测环节,重点进行阶段性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考核。该环节,一方面引导学生在每章学完后自行总结,提取知识关键点,找出各个公式、定理、概念之间的联系,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知识有张有弛,教师根据学生的章节总结进行点评,并将各章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梳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独立完成线上的章末检测题,查漏补缺,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在课上集中讲解,将阶段性和综合性考核有机结合。

三、过程考核方案的效果

本在线开放课程于2018年3月份在超星学习通上投入使用,采用多维度的考核体系,供我院2016级制药、生物制药和化工三个专业学生学习,目前课程访问量为10万余次,学生学习反馈较好。现以制药2班在2018年4月在线学习情况为例,见图3。从图中的峰值可以看出单日最高访问次数达到210次,教师发布任务点后,学生们积极在线上学习,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线课程针对2016级学生初步实施一学期后,对比未实施的2015级学生的总评成绩,优良率提高了8.64%,说明在线课程中过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在学期结束前,笔者运用智慧课堂在课上发起讨论:谈谈在线学习的感受,学生们积极评论后,笔者现场生成云词,见图4,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方式接受度较高。

在线课程的数据显示,在学期课程结束后,仍有学生随时回顾查询在线课程资料,如制药1班学生在新学期的9、10月份能够主动访问课程页面。可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使学习不再仅限于课堂上和教室中。在未来的工作和实际应用中,学生仍可利用该平台查阅相关课程资料,方便快捷,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成效。

四、结语

在化工原理智慧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中,笔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开放式教学资源,利用以在线开放课程为基础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注重学习过程评价,采用多维度过程考核体系,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和学习成果,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帮助监控教学进度和学业进展情况,及时反馈以改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确保学生们掌握与基础知识相关的實际应用,促进课程学习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张俊梅,段振亚,李红海,等.化工原理课程智慧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02):45-48.

[2]陈敏恒.化工原理教学指导与内容精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1-2.

[3]柴诚敬.化工原理[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3.

[4]王国胜.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1-2.

猜你喜欢

过程考核化工原理智慧课堂
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数学定律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