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下的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019-08-21赵燕容王锦国魏继红黄国娇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河海大学教学计划学分

赵燕容 王锦国 魏继红 黄国娇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三大基本理念,构建满足认证标准要求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河海大学;地质工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4-0191-03

一、引言

我国于2016年6月2日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第18个正式成员。成为正式成员后,我国将全面参与《华盛顿协议》各项规则的制定,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结果将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可,通过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在相关国家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时,将享有与本国毕业生同等待遇。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向前迈出一大步,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得到了国际认可,工程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中国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实现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跟随者向领跑者的转变。

在国家全力推进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背景下,对比现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现有的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现以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认证工作为例,介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下的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思考和分析存在的问题。

二、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是基于结果的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1.以学生为本。工程教育认证贯彻“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把学生作为学校或专业的首要服务对象,在课程安排、资源配置、学生服务诸多方面都有比较明确并具体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学生对学校或专业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是能否通过认证的重要指标。同时,认证指标体系明确要求以(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作为认证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学生成就评估体系。

2.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以往的评估更多地重视投入评价,看重杰出人才、一级学科、成果奖励、仪器设备、科研基金等,重投入轻产出,重资源轻学生。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和专业补充标准是认证理念实现的体现。

三、实施实例——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工程教育认证考察的重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现以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例,讨论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下的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设计

1.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为切实保证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时全面达到毕业要求,由本专业教师、企业或行业专家组成的地质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认真研讨,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规划和优化设置。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学科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组成,同时还设置了素质拓展课程。强调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每一门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的相关毕业要求都有相应的支撑关系。

2.教学计划。根据《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规定的课程体系,本专业教学计划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专业理论教学,具体课程包括通识课程(33学分)、平台课程(42.5学分)、专业课程(28.5学分)、个性課程(16学分);二是专业实践教学。目前,本专业四个学年的学期教学计划中,第一和第二学年以通识课程和学科平台课程为主,第三和第四学年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各学期的课程安排及设置充分考虑了在校学生、毕业学生以及任课教师的综合意见。《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规定:本科生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通识课程、平台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及实践课程,成绩合格,且各部分所得学分均不少于相应规定学分数,累计获得不少于172.5学分,同时素质拓展学分获得不少于10学分方可毕业;符合河海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3.课程体系的修订。为使人才培养紧跟国家和社会需求、与时俱进,本专业定期(一般每隔四年左右)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也随之修订。学校对教学计划修订非常重视,制定了严格、规范的修订程序。各修订环节及不同参与人的职责如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修订的机构和人员包括分管教学校长、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务处、分管教学院长、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本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地质工程专业在校生和毕业校友、校内任课教师、校外专家、用人单位等,保证教学计划修订程序严格、系统。

4.教学大纲的制定。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会根据培养方案每四年修改一次,每两年局部修改一次。最近一次教学大纲的修订是在2017年9月,主要是在《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2016版)》基础上,根据工程教育认证产出导向的理念,针对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做了局部调整。

(二)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规定,修完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共28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6.2%,其中必修课27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5.7%,达到了通用标准要求,并且规定“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至少取得一个学分,具体选修方式以学校每学期“通识选修课”通知为准。

(三)工程基础类课程

《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规定,修完“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课程共计66.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38.6%,达到了通用标准的要求。其中必修课程60.5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35.1%,专业内选修课程6个学分。

猜你喜欢

河海大学教学计划学分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学分美食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