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感恩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2019-08-16沈木燕赖晓坚周启珊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

沈木燕 赖晓坚 周启珊

【摘 要】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感恩教育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现象和方法,从教育内容和目标的层面阐述了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关键词】养成教育;传统延续;多元教育

一、感恩的内涵

要进行中小学的感恩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感恩”。从来源看,“感恩”一词是个舶来词,从基督教的教义传来,并且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在我国的古汉语词典当中,“感恩”出自晋代文豪潘岳《关中》诗“观遂虎奋,感恩输力”,也有“感恩戴德”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感恩”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感恩是人文精神里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感恩是一个人对于社会和世俗认可的一种精神状态。还有的学者提出过,感恩就是一个人对于他人给予的帮助的一种由衷的认可,并且会意识感恩,行动报恩。

二、当前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感恩教育的现状

当代的中小学教育,更偏重于理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到很普遍的一种情况,现在的中小学对于德育的缺失,甚至高校也是一样。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多是出现在语文和历史课中,而语文和历史的教育面较为狭窄,并且大多是应试教育,更加忽略了传统文化和感恩意识的教育深化。由于现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也没有真正地理解到传统文化背后所具有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小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面也不够广泛,基本上就只涉及到课本中《论语》、《唐诗》、《史记》等一些明珠的部分知识,而且基本上都是因为考试,在老师要求下阅读指定科目,没有因为个人的兴趣去挖掘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这样出现的问题就会使学生失去主动性,被动的接受传统教育的文化,在高压的教育环境下吸收到的东西质量也是可想而知。

三、感恩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首先,要学会感恩父母。生而为人,孝敬父母是我们最基本的礼节。常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节,怎会只有血缘一层。父母在我们出生之时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而且又费尽心思养育我们,照顾我们,陪伴我们成长,为我们提供最好的教育。父母之情,是人世最不加以雕琢的、最自然、最朴素的感情,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意识到这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我们应当更加理性地去看待父母对我们的付出和无私奉献,感恩父母对我们的支持。一个人从感恩父母开始,形成了感恩意识,才会逐渐开始感恩社会,尊重他人。

第二,要学会感恩社会。放眼中国,我们之所以能够稳当地坐在这里,衣食无忧,都是因为国家给我们的保障,大环境的稳定,是我们追求自我独立的基础。北宋范仲淹曾有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思想家顾炎武也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放眼古今,有很多忠义的侠士为国奉献,与国同喜同忧。身处当代,我们有责任维护祖国的和平稳定,感恩社会,让国家在和平中稳步前进。

最后,要学会感恩自然。既然我们明白了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国家给予我们和平,那么就一定会意识到,给予我们存在的大自然。我们赖以生存的一切,来自这个蓝色的星球,来自我们脚下的土地和头顶的天空。但现在为了经济发展,很多地区的环境因为工业而惡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从教育的角度,我们要学会珍惜资源,保护资源,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发展,从自身做起,报恩自然。

四、感恩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中小学的感恩教育,由于中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对很多事情没有概念,如果不可以培养感恩意识,那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极有可能会发生价值观的扭曲和倾斜。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大概有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珍惜生命。受之于父母,我们拥有的远远不止物理上的一条生命,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是大脑的发展,带我们领略这个世界的美好,看遍世界的辛苦。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他们给予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但作为子女,我们理应回报以相等分量的爱,所以,珍惜自己的生命,身体,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的正直的人,就是我们报恩的最好途径。

第二,要学会承担责任。中小学的感恩教育中,要积极引导他们意识恩惠,并且通过这种意识形成报恩的动力,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国家,承担起责任,在受到不公正威胁的时候,要勇敢地挺身而出,遵从原则,形成坚定的责任意识。

第三,学会和谐相处。学会和谐相处,不仅仅是与身边的人和谐相处,更要学会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培养中小学生的感恩能力,要让他们明白人的多元,社会的多元,自然的多元,最重要的是,学会与不同的人建立友谊,学会跨文化了解其他的背景,做到和谐的相处。

五、感恩教育的形式

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分多种形式,本文从以下三种进行阐述。

第一,主题教育。中小学生的教育,很难通过大道理的传达来进行,他们更倾向于各个主体活动带来的有趣的直观的体验,从中内化到一些感恩的知识和理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高校团学组织加入中小学的感恩教育中开展活动来进行感恩教育,从传统文化入手,设计周边的游戏或者公益活动。这些活动可以针对集体,也可以通过个人来定制。比如,学校可以让学生知道他们个人的每日开销,算上学费摊分到每一节课上,让他们明白错过一节课的代价;还可以在感恩节,母亲节等节日开展活动,感恩父母,感恩师长;还可以开展演讲活动,分享感恩心得,让大家明确幸福来之不易,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实践教育。谈起感恩,它不只是一种感谢的意识,它是感恩意识形成后,给人的一种报恩的动力。所以感恩需要付诸实践,高校可以开展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的活动,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回报社会。特别是中小学生,时间相对充裕,而且志愿者服务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学会更多除了理论以外的知识,还可以给他们带来充实感。

最后是养成教育。意识指导实践,实践过后,还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感恩成为一种长期性的心理意识。中小学生的培育要从语言开始,延伸到思维习惯的养成。老师在进行感恩教育时,重在要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不仅仅是心态上的一种感恩意识,让学生通过长期的实践来形成感恩。感恩是人类人格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成分,要让人格健康,就不能在感恩教育上有所缺失。感恩教育是一种引导,是一种传达,但最终以来的是学生长期的自律性,让感恩意识成为一种思维习惯,让报恩行为成为一种行动惯性。自我的教育是当代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教育中小学生更是要让他们明白怎样才是全面的发展。

六、结语

传统文化的延续更需要不断地创新。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也要通过新的形式来融入传统文化。现在也有了很多的新兴的教育形式,除了课堂加入的电子化教育,方便了学生的信息多渠道取得,还有很多线下的多元化的方式,比如高校团学组织结合中小学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年轻一代直接接触更是对理论知识内化的一种新的挑战和机遇。学校工作者也应当积极探索,把学生的感恩教育加大权重,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全面人才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付金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协同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杨波.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3]彭艳.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与健康人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4]惠进志《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版。

[5]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版。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
合唱有益于农村学生行为习惯之养成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强化农村寄宿制小学养成教育的意义
浅析如何从学生行为习惯入手抓好养成教育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