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于数控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19-08-16周爱国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数控中职教学工匠精神

周爱国

【摘 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将工匠精神在教育教学中渗透,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通过树立职业院校的主体地位,使其从学校、教师、学生、校企合作等方面来着手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实现工匠精神从学校到企业的顺利传承,将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服务精神和岗位流程、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深入体现工匠精神的精髓并在实践中内化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教学;数控;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日益倡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通过校企合作,学生接受企业文化、专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体验.。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数控专业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教学模式和实施还没有完全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要,影响了数控专业技能人才的工艺精神的培养。使毕业生距离企业工匠精神的具体要求相差甚远。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实践中工匠精神通过酝酿、产生、升华、固化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融工匠精神于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较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大部分学生把提高技能、培养“专”“精”的一技之长作为学习主要目的,没有把对自身素养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且对理论学习无激情,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缺失解决问题的信心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等。从表面上看上述行为习惯影响的是学生的学习,但是深层次影响的却是学生做事的责任心、学习的专注以及至始至终的职业态度,即工匠精神的养成。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使职业院校、教师、学生、企业能从中获益。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理念、企业的用人理念,在全社会中营造出一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氛围,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生成。在实践上,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探索出一条生成和提高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匠意识创出一条新路子,这对于提高职业院校生源质量、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匠精神”融于数控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以“弘扬工匠精神,建设技能强国”为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工匠精神的心理特点,以课前2分钟、共勉一句、大国工匠故事导引等课前特色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内能工巧匠的工作内容、真实生活乃至内心世界;以企业文化、企业项目教学、校企共育等模式,使学生了解、实践和发扬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一名杰出的工匠,甚至是一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国工匠”。

三、“工匠精神”融于数控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内容

本研究致力于探索融“工匠精神”于数控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的培养模式,通过“工匠精神“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一批高素质师资队伍,开发完成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数控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校本教材、课程评价体系、相关教学资源,形成本课程完整培育工匠精神的数控教学一体化教学体系。

四、“工匠精神”融于数控一体化教学的措施

(一)开展调研,寻求需要

调研其他兄弟院校“工匠精神”与专业教学融合的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学生对于“工匠精神”了解、调研企业文化底蕴深厚的机械制造企业对于工匠的要求和评价标准,评价“工匠精神”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分析,构建体系

基于“工匠精神”数控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建构,开发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数控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校本教材、课程评价体系、相关教学资源,形成本课程完整培育工匠精神的数控教学一体化教学体系。

(三)搭建平台,贯穿始终

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注重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训和专业教学,使学生同时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让学生以高标准和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的技能学习,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自己、事业和工作。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教学结合,融入实践

职业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操作,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在本研究中,教师应教授学生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文化知识。同时,不断加强学生的职业认同,避免学生的疲劳也是必要的。学生喜欢并认同自己的工作,并培養他们对爱和工作的奉献精神。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将工匠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匠心精神。

(五)校企共育,产教融合

本研究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让学生真正踏入企业工作,真正感受到企业文化在工作中的作用,学习企业文化中的工艺精神,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每个环节都力求卓越。同时,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要求企业安排高级工、技术员等对学生进行培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感受“工匠的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五、结论

职业院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截然不同的需求。职业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需求的差异性,在满足其基础需求之外,重视其成长需求,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为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时,应紧紧联系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状态,通过适当的动机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实践工匠精神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关注每个人的动机需求,培养他们学习工匠精神的兴趣,促进其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

【参考文献】

[1]谢佩清.工匠精神视域下旅游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文化学刊,2017(12)

[2]陈宏宇.工匠精神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培养[J].船舶职业教育,2017(6)

[3]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

[4]重莲.中联重科:唤起“工匠精神”强健中国制造业[j].中国品牌,2015.

猜你喜欢

数控中职教学工匠精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