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2019-08-11韦联章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渗透方式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韦联章

【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挖掘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营造文化氛围、课堂延伸拓展等渗透方式,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感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更好地渗透到学生心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 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B-0115-02

文化氛围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影响,而思维方式则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语文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在高中语文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尤其是教材中的古代文学作品,从而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探索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营造文化氛围、课堂延伸拓展等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一、挖掘教材内容,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感知

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编排设计的,不同课文的选择都有一定的依据。所入选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尤其是古诗词以及文言文,更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元素,彰显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对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应注意挖掘教材中不同课文的文化意蕴,将其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地融入教学活动当中,以此在提升学生语文知识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使他们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更高的兴趣。

要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应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感知。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言文中都蕴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古人崇高的精神。如《陈情表》一文将“孝”同“忠”两者进行结合,体现了古人对于长辈的孝以及对于国家的忠;《劝学》一文则传递了古人追求知识、刻苦学习的美。在《陈情表》的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做好导入环节,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该文的忠孝文化氛围。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出师表》入手导入:“《出师表》代表了忠诚的体现,《陈情表》则代表了孝道的体现,大家都学习过《出师表》,实际上《陈情表》则是同其相媲美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孝道?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该如何弘扬传统美德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在学习完该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与自身实际生活相结合,根据自身对忠孝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并在写完后在班级当中分享。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忠孝内涵的深入挖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生活实践中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要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仅仅对作品进行赏析是不够的,我们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在面对同一种事物时,当作者具有不同心境、处于不同环境时,也将体现出不同的思想内涵。如对于归田隐居生活,陶渊明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描述,即“复得返自然”;而李白则是一种豪放的描写,即“仰天大笑出门去”。通过这种不同的对比,我们就能够了解两者所具有的不同心境。又如在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庄子的描写是“鼓盆而歌”,为妻子回归到自然感到高兴,而苏轼则是“唯有泪千行”。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作品的比对开展对比教学,以此帮助学生品味不同时代诗人所具有的思想与心境。

二、创新教学方式,创设优秀传统文化意境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语文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在充分把握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生活、学习当中体现出自身的优秀品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通过音乐、图片以及视频等方式创设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意境,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高中语文知识学习中,不同课文具有不同的内容,同时在情感表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在实际教学方式选择与应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意境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展示文章的片段,使学生能够从视觉角度了解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更好地感受该作品所具有的悲剧氛围。而在《琵琶行》的学习中,教师则可以从其中的“春江花月夜”入手播放同名歌曲,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应的景象,在独特的景象中感受作者所具有的离别情感,更好地掌握文章内涵。在这部分环节完成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学习该文,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该文在艺术层面所具有的表现手法,感知文章当中深沉与宁静的气氛。在《窦娥冤》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刻感受窦娥的冤屈,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当中使用角色扮演方式,安排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以及不同的道具更好地表演文章内容,走入主人翁的内心世界当中。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不同教学方式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当中,感受文章所传递的人文精神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发掘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文化场所、名胜古迹开展语文教学,以此帮助学生能够以更近距离的方式接触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营造文化氛围,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更好地渗透到学生心中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氛围十分关键,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触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印象。在具体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的感官,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熏陶。尤其是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朗诵音频,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同时,也可以播放视频,展示古诗词当中的画面。为了能够加深印象,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对作品形成自身的理解,读出古诗词所蕴含的韵味以及情感。

如在《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学习中,教师在文章的导入阶段可以这样说:“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各地具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其中也具有很多文人骚客的身影。在他们游览这些名胜古迹时,也都通过诗词的方式表达出自身对于古迹的喜爱。其中,滕王阁是我国的三大名楼之一,而《滕王阁序》正是滕王阁的代表作,作者王勃在十几岁时写出了这篇《滕王阁序》,他惊人的文采、敏捷的文思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感受滕王阁的风采。”教师用这种导入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没有正式学习这篇文章前即能够感受该文的文化魅力、文化色彩,通过课前的文化氛围营造使学生更好地感知优秀传统文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总之,只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营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才能够使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更好地渗透到每一名学生的心中。

四、课堂延伸拓展,突破时空限制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通过延伸、拓展语文课程开展教学,能够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突破时空限制,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语文教学向社会、生活以及课外等领域延伸,使学生在课外拓展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教师可以根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经典,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以此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认识。在《五人墓碑记》学习过程中,则可以结合“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这句话为学生讲解当时的情况,即周顺昌受到魏党的迫害,死于狱中,之后得到昭雪,朝廷为其谥号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谥号的由来,并举例:海瑞的谥号是忠介、岳飞的谥号是武穆等。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安排学生在课下通过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不同谥号所具有的不同意义,使其更好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能够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认清自身承担的历史使命,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渗入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殷德旺.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1)

[2]杨向宁.高中语文課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

[3]王晓艳.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7(12)

[4]包世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7(5)

[5]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6]苏朝晖.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2(25)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渗透方式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大阅读在初中语文课中的渗透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