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西地区单中心614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

2019-06-20李超文黄勇平黄华武韦高猛卢保德梁正方林志第李镇杰

右江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李超文 黄勇平 黄华武 韦高猛 卢保德 梁正方 林志第 李镇杰

【摘要】 目的 探讨桂西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的构成情况,为泌尿系结石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2月泌尿系结石患者614例,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结石进行成分分析。结果 检测的尿路结石成分呈多样性,主要成分为草酸钙380例,约占总数的61.89%,主要成分为尿酸113例,约占总数的18.40%;泌尿系结石男女比例为1.57∶1;在614例患者中,40~59岁年龄组占比最高,达57.98%;上、下尿路结石比为5.20∶1。

结论 桂西地区尿路结石成分以草酸钙最常见,尿酸结石及碳酸磷灰石的比例也较高,结石患者以40~59岁组占比最高。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桂西地区;成分分析;结石防治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居泌尿外科住院病人首位。2014年全国尿石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高达58%,为世界3大结石高发区之一[1~2]。泌尿系结石治疗后复发率高,5年复发率约50%,10年复发率高达80%~90%[3]。因此,防治结石复发成为泌尿外科工作者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对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收集的桂西地区614例泌尿系结石进行成分检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桂西地区(桂西地区指广西百色市和河池市)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分析样本614例,其中男性患者375例,女性患者239 例,男女比例为1.57∶1,患者年龄7~97岁,平均(48.42±13.37)岁。排除非桂西地区结石患者结石样本。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仪器:电子天平(型号:BSM120.4上海卓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压片机(型号:DF-4B天津蓝莫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压片模具、玛瑙研钵、温控红外烤箱(型号:HW-3A天津蓝莫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型号:LIIR-20,天津蓝莫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等。试剂:溴化钾(Q/12GF 01-2016,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1.3 实验方法

将术中取得、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排出送检的结石标本用蒸馏水洗净,风干,放入温控烤箱内,100℃烘烤10 min。打开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进行试验分析前的准备,将干燥标本适当研碎,称取结石核心部位碎块1~2 mg 放入瑪瑙研钵内,加入100~200 mg 的溴化钾晶体,进行充分研磨并混匀。将研磨成粉末的样本倒入压片磨具,上压片机加压至20 MPa,保持压力1 min。缓慢减压,将压片取出检查,压片厚度0.3~0.5 mm,分布均匀,呈半透明状为合格。将压制好的膜片放进红外光谱分析仪中进行检测,电脑绘制图谱后自动分析并生成结石成分报告,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结石主要成分

在614例患者中,①主要成分为草酸钙患者380例(占61.89%),草酸钙结石比例男女之间无统计学意义(χ2 =0.126,P=0.722);②主要成分为无水尿酸患者113例(占1840%),男性无水尿酸结石比例明显高于女性(χ2 =26245,P<0001);③主要成分为碳酸磷灰石患者103例(占16.78%),女性碳酸磷灰石比例明显高于男性(χ2 =25.749,P<0.001);④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患者9例(占1.47%);⑤主要成分为胱氨酸3例(占0.49%);⑥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和一水尿酸钠均为2例(各占0.33%);⑦主要成分为二水磷酸氢钙和六水磷酸铵镁均为1例(各占0.16%)。见表1。

2.2 结石年龄分布

年龄分组中,40~59岁年龄组占比最高,达57.98%,其次为18~39岁组,占比2036%,60岁以上者占比为19.54%,18岁以下组占比最少,为2.12%。见表2。

2.3 结石部位分布

上尿路(肾+输尿管)结石共515例,约占总数的83.88%;下尿路(膀胱+尿道)结石共99例,约占总数的16.12%,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5.20∶1。见表3。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为世界上结石高发区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南北方发病率差异明显,总体来说南方结石发病率远高于北方[1,4]。泌尿系结石成石机理十分复杂,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个体因素如局部解剖异常、尿路感染、异物及梗阻、代谢异常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地理、气候、药物、饮食、生活习惯及职业等[1]。但不同地区及不同民族的泌尿系结石患病率和结石成分的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泌尿系结石进行成分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结石成分分析相当于结石的“病理”检查,可为临床防治泌尿系结石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特别是对于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等代谢紊乱导致的结石,感染性结石以及其他一些少见的结石等,结石成分分析对于结石的防治起着关键的作用[5]。

国内大多数资料统计表明,泌尿系结石以草酸钙结石最为多见,占68.70%~92.80%[6~14]。本地区检测的614例泌尿系结石中,主要成分为草酸钙380例,约占总数的61.89%,与国内多数报道相似,本组数据显示草酸钙结石男女比例未见明显差异,且绝大多数草酸钙结石都是上尿路结石,上下尿路之比为8.05:1。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高草酸尿症、草酸和钙的过度吸收、尿中结石抑制因子如枸橼酸过低等等都是草酸钙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临床上予碱化尿液及给予富含枸橼酸的药物和食物防治草酸钙结石,如枸橼酸钾钠、枸橼酸氢钾钠等,饮食上可予多饮水、少吃菠菜等富含草酸的食物,多食用橘子类水果,增加尿中枸橼酸的含量,有助于预防草酸钙结石和降低草酸钙结石的复发。结石主要成分为碳酸磷灰石患者103例,约占总数的16.78%,女性病人碳酸磷灰石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碳酸磷灰石属于感染性结石[4,15],与尿路感染密切相关,尿液中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碱化,促进磷灰石形成,好发于女性患者,与女性下尿路解剖特点密切相关。预防措施主要为控制尿路感染,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等。本组中主要成分为无水尿酸患者113例,约占总数的18.40%,其比例高于相关文献[4,6,8,11,13,14,16]报道的5.90%~14.7%,尿酸类结石是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在本地区检测的尿酸成分结石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具体原因未明,可予减少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多饮水增加尿量、碱化尿液、服用药物抑制尿酸生成及促进尿酸排泄等方法防治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3例,约占0.49%,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胱氨酸尿症引起,临床少见。其病理基础是体内肾近曲小管基底膜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对胱氨酸和二羟氨基酸吸收和转运存在缺陷,导致胱氨酸从尿中排出过多,而胱氨酸在尿中溶解度很小,极易过于饱和,从而析出成结石[17]。本病治疗后复发率极高,达到每人每年1.22 次[18]。治疗的重点在于预防,其方法主要是减少胱氨酸的生成和排泄、促进胱氨酸的溶解等,可通过口服药物碳酸氢钠片及枸橼酸氢钾钠片碱化尿液,利于胱氨酸在尿中的溶解,当尿pH值>7.5以上,胱氨酸在尿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但难以维持,一般建议维持尿液pH值在7.0以上为宜,如尿液中胱氨酸的排泄量较大,高于3 mmol/24 h,推荐应用胱氨酸结合剂如硫普罗宁或卡托普利,可促进胱氨酸在尿中的溶解,减少结石复发[19]。

在统计数据中,结石患者40~59岁组占比最高,为57.98%,提示本地区结石的好发年龄为40~59岁,可以加强对该年龄段的人群进行结石患病筛查,提前对结石患者进行干预,提高对结石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本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最常见的是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及碳酸磷灰石的比例也较高,这三种成分结石比例合计高达97.07%,其他成分结石比例较低。在614例结石患者中,40~59岁年龄组占比最高,18岁以下组占比最低。通过对本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进行成分分析,可以了解本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情况,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及饮食调节等措施,利于预防结石形成和减少泌尿系结石的复发,对结石防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 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29-130.

[2]  Zeng G,Mai Z,Xia S,et al.Prevalence of kidney stones in China:an ultrasonography based cross:ectional study[J].Bju International,2017,120(1):109.

[3]  Eisner BH,Goldfarb DS.A nomogram for the prediction of kidney stone recurrenc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Jasn,2014,25(12):2685-2687.

[4]  张应爱,王顺兰,罗思琴,等.海南地区557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J].海南医学,2017,28(3):417-420.

[5]  曾国华,朱 玮.代谢评估在泌尿系结石诊治中的应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7,32(6):409-412.

[6]  何 群,张晓春,那彦群.284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与代谢评价[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11):761-764.

[7]  陈伟明,谢杏仪.广州地区353例泌尿结石成分分析及预防指导[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2(10):38-39.

[8]  單 戈,许广志,闫 莉,等.黑龙江省林区500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8):203-204.

[9]  徐 勋,赵振华,石 明,等.116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分析及其饮食预防指导[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29(8):694-696.

[10]  李鹏程,向雪宝,杨 芳,等.桂北地区997例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5,30(1):62-67.

[11]  王 强,王细生.485例尿结石成分分析与预防指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1):1460-1462.

[12]  陈 浩.红外光谱分析对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预防指导的应用意义[D].济南:山东大学,2016.

[13]  朱海亮,王 竞,程 静,等.常熟地区728例尿结石患者的尿石成分与24小时尿液分析异常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4):656-658.

[14]  王冬雪,田文静.哈尔滨市1136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J].系统医学,2017,2(11):74-77.

[15]  Mao Z,Xu J,Ye C,et al.Complete staghorn calculus in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infection is still the cause[J].Bmc Nephrology,2013,14(1):168.

[16]  廖伟强,罗立旷,李威世,等.粤西云浮地区泌尿系结石的成份分析[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3):47-49.

[17]  王晋龙,王 峰,李传洪.拉萨地区尿结石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29(12):1104-1105,1113.

[18]  黄栋强,林一欣,张伟林,等.惠州地区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对预防结石复发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5,5(4):179-181.

[19]  孙西钊,贺 雷,叶章群.胱氨酸结石的病因、诊断和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23(9):645-648.

(收稿日期:2018-12-29 修回日期:2019-02-01)

(编辑:梁明佩)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结石
预防泌尿系结石尿管相关性感染护理策略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分析
多元化改良式术前访视在泌尿系结石钬激光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体外冲击波碎石结合中西医药物综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
焦安钦教授治疗泌尿系结石经验举隅
分析应用泌尿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分析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对比
泌尿系结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