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海撷英须高效 阅读提速讲策略

2019-06-03夏晓红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9年12期
关键词:阅读速度单元整体教学阅读策略

夏晓红

【摘   要】阅读策略单元是统编教材的特色和亮点。五年级上册安排的阅读策略是“提高阅读速度”。教学时,教师要“探寻编排特点,研读单元整体教材;聚焦阅读策略,设计单元整体教学;关注心理机制,助力单元整体学习”,推动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同步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走上语文学习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速度;单元整体教学;编排特点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要培养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在第三学段提出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研究表明,在儿童早期发展阶段,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之间呈正相关,即阅读速度越快,理解越快,同样,理解越快,阅读速度也越快。当然,速度的提升不是无限的,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固定下来。可以说,教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此可见,“提高阅读速度”这一阅读策略在统编教材中出现,顺应了信息时代的呼唤,顺应了语文课标的要求,顺应了学生成长的需要。相关策略单元的编排有其合理性、重要性和迫切性。那么,对于这一全新的单元,该如何基于单元整体,实施教学呢?

一、探寻编排特点,研读单元整体教材

人教版教材中,阅读策略作为语文教学的隐性目标、渗透目标出现。而在统编教材中,阅读策略成为显性目标、核心目标。阅读策略定位的转变,意味着实践中的教学策略、教学活动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调整的前提是要对统编教材中阅读策略的编排有整体的认识。

(一)依据策略体系,清楚训练要求

整个小学阶段出现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呈现的形态是这样的(见下图)。

在这个体系中,阅读策略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基础走向提升。五年级安排“提高阅读速度”的教学任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数量和阅读经验,但大多数学生未进行过提高阅读速度的专项训练,其阅读速度是原生态的。要突破其瓶颈,需要教师进行有意识的教学。

(二)关注单元板块,明确内在关联

小学生的阅读策略是通过学习并加以练习逐渐内化而形成的,纯粹学习而不练习是无法真正掌握阅读策略的。“提高阅读速度”单元学习内容的编排,正是遵循了这样的学习规律(见下图)。

单元导语提醒学生做好相关的心理准备及学习准备。四篇课文将策略学习与课文学习有机融合,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交流平台”对策略学习进行总结和延伸。基于此,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有机整合各部分内容,带领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二、聚焦阅读策略,设计单元整体教学

本单元核心语文要素是“提高阅读速度”,编排思路与普通单元大体相同,但在具体的编排细节上又与普通单元有所区别。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做:借助学习导语及课后习题,寻找策略教学的支点,梳理“提高阅读速度”的具体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搭建支架,引领学生体会方法、学习方法;将策略学习向课后延伸,迁移运用方法,落实 “提速”这个单元核心语文要素,培养学生阅读“提速”的意识和习惯。

(一)寻找支点,梳理方法

教材中的学习导语和课后习题,传递着编者的思想和意图,具有教学导向的功能。教师可以它们为着力点,寻找策略教学的支点。

1.学习导语有差异

在普通单元,精读课文没有导语,而本单元的四篇精读课文均有导语。其中,《搭石》的导语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语不要停下来,不回读。”《将相和》的导语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导语为:“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冀中的地道战》的导语是:“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细节上的差异,凸显的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具体方法:“集中注意力”“不要停下来,不回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借助关键词句”“带着问题”。各种方法循序渐进,难度逐渐提升。

2.课后习题重细化

课后习题是学习导语的进一步细化,是对学生学习最直观的指导。本单元每篇课文均有课后习题,都指向阅读策略的学习。笔者梳理之后发现,提高阅读速度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计时阅读”“忽略个别字词”“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表达特点”“带着问题读”等。这些方法渗透在四篇课文中,各有侧重,相互依托,共同指向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搭建支架,学习方法

本单元四篇课文文体不同,表达特点不同,策略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前面的课文侧重于方法的展示与指导,后面的课文具有练习的性质,重视实践中的综合运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跟学生直接讲概念,应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支架,使其体会方法,学习方法。

1.情境创设以激趣——以“计时阅读”操作为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能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教育教学中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而情境创设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本单元四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均出现了“计时阅读”,用来监测阅读速度。教师可依托“计时阅读”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习内驱力。

多主体计时,多元化激励。可安排不同主体计时:自我计时、同伴计时、教师计时、家长计时……来自自我、同伴、教师和家长的反馈与评价,让学生有多方面的体会和感受,从而不断反思,认清自己阅读的现状,在开放、宽松的氛围中,真正实现“计时阅读”监测、管理阅读速度的功能。

多时段计时,比照中激励。可安排不同时段计时,课前预习、课中体验、课后提升……将不同时段的数据进行比照,将学习干预的数据与原生态的数据进行比照,将学生个体的数据与课标要求的数据进行比照……通过具体数据的比照,教师一次又一次地强化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意识。

多变式计时,持续地激励。为避免计时阅读简单枯燥地重复,教师可以用变式的计时阅读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以达到持续激励的目的。如2-2-2练习法:设定一个2分钟的倒计时,连用3次。第1次,标注好阅读完的内容;第2次,挑战阅读2倍的内容(含第1次的阅读内容);第3次,挑战阅读3倍的内容(含第2次的阅读内容)。当然,教师还可以创编出更多的计时阅读的变式来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激励学生。

2.隐性思维显性化——以“连词成句地读”教学为例

学生阅读的过程是个性化的过程,更是隐性化的过程。如学生是否连词成句地读,教师很难发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隐性的思维过程显性化,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结构、思考路径及方法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使学生对此方法可观可感,可触可摸。下面以“连词成句地读”在《将相和》教学片段中的操作为例。

练习:速读句段

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

(1)课件对比演示:以两种不同方式呈现上面的句段。第一种逐词呈现,第二种逐个句段呈现。

(2)交流讨论:你喜欢哪种读法?哪种呈现方式能让你读得更快?

(3)提炼方法:连词成句地读,就是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而是一眼看到一些词语甚至句子。

(4)图片加深理解:继续借助一些有意思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个方法,提醒学生一口气看到一行句子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末尾没有标点符号,就让眼睛快速扫视下一行,在看到标点符号前不要停顿。图片如下。

3.方法迁移重运用——以“借助关键词句”教学为例

知识与方法的价值在于运用。学生要真正掌握阅读策略,必将经历从“学得”到“习得”的过程,而实现这种质变则需要在语文实践中反复迁移运用所学的方法。学而不用则废,用而不学则滞;学用两者必须结合,缺一不可。下面以“借助关键词句”在《将相和》一课中的操作为例。

(1)圈画关键词,读第一个故事。

学生读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根据思维导图,到文中圈画关键的词句(见下图)。思维导图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对故事而言,关键词句就是故事的要素,即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方法迁移,读第二个故事。

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圈画关键词句,抓故事要素)来读第二个故事。

(3)迁移中寻突破,连读三个故事。

继续迁移方法。学生把三个小故事连起来,完整地读《将相和》,圈画关键词句,抓故事要素。同时,学生要关注长故事中的另一种关键词句——过渡句。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一个故事情节与另一个故事情节串联起来。读长故事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故事情节之间的衔接。

此外,“借助关键词句”来提高阅读速度,在本单元后面的两篇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和《冀中的地道战》中将继续得以运用。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的总起句是另一种“关键词句”。

4.互文补充巧提升——以“了解表达特点”教学为例

学生了解文章表达上的特点,阅读速度会更快,效率会更高。当然,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是多种多样的,有文体上的特点,有文章结构上的特点,有行文思路上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了解表达特点”来提高阅读速度会成为教学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教学?下面以“了解表达特点”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中的教学为例。

(1)寻求共性,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说明文表达特点鲜明,每个自然段都惊人地相似,都讲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抓住这种表达特点,学生就可以采用跳读的办法,快速获取信息。教学中,教师采用三步走:寻找表达共性—发现表达特点—提取关键信息。

(2)互文补充,丰富对表达特点的认知。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迁移运用所学方法,利用互文的思路,补充阅读难度相近、主题延伸、同体拓展的文章,丰富学生对表达特点的认知,获得更综合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三)落实提速,运用方法

借力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为学生搭建支架,帮助其学习方法,最终落实“提高阅读速度”这個单元核心语文要素。当然,阅读速度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培养和锻炼,需要多读多看。“交流平台”通过泡泡进行提醒,“俗话说:‘熟能生巧。让我们不断练习,努力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这表明策略学习要向课外延伸,为此可以这样做。

首先,制作阅读提速计划。这个计划中要写清楚:你会把计时器定为(   )分钟?上次你读了(   )分钟,这次你打算尝试读(   )分钟?

其次,制作阅读耐心水平跟踪表。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阅读记录制作表格。

最后,制作阅读提速成效表。教师结合前文的“计时阅读法”,引导学生制作阅读提速成效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的阅读速度在不断提升。

唯有大量的语文实践,才能实现从“学得”到“习得”的质变,才能实现阅读策略的运用从“无意”到“有意”、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所以,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目标的落脚点不仅仅在方法,还在于运用策略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三、关注心理机制,助力单元整体学习

人的感觉、知觉、思维等都需要生理基础。学生阅读速度的快慢和理解能力有关,也和眼动速度有关。“快速阅读者首次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时间短于一般读者,眼跳的速度更快,眼跳的距离也更长。”这就意味着,要提高阅读速度,就要扩大学生视觉的范围,训练学生的眼动速度,要让学生能够一眼看清几个词组、一个句子乃至几行文字。

教学中,教师可安排相应的活动,训练学生的眼动。如游戏“速视词语”:在PPT上以极快的速度逐个呈现一组词语(召集、商议、献上、交付、允诺、典礼、胆怯、削弱、理直气壮、负荆请罪),让学生说出看到的词语。每个词语大约闪现0.25秒,这是人能一眼看到、理解并记忆的最短时间值。游戏中,教师还可以逐渐增加字数,逐渐加大难度,以此来训练学生的眼动,以此来提高阅读速度,助力单元目标的达成。

对于阅读来说,“快”和“慢”一直是辩证的关系,有时需要读得快一点,有时需要读得慢一点,这是根据阅读的目的、读物的特点等因素决定的。在统编教材“提高阅读速度”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明晰语文要素,落实策略教学,提高阅读速度,推动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的同步发展,让每个学生走上语文学习的康庄大道,理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追逐的梦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步新.小学适性阅读策略的学与教[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6.

[3]蒋惠敏.基于学习风格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马红,林建强.快速阅读策略训练:理论与实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实验小学   324000)

猜你喜欢

阅读速度单元整体教学阅读策略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分析
论英语阅读中的母语因素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