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中期维和官兵心理应激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5-21闫保华刘延彤安花花张晓燕杨国帅郑吉霞

西南国防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坚韧性维和官兵

闫保华,刘延彤,安花花,张晓燕,温 晋,杨国帅,郑吉霞

在特殊军事作业中产生的心理应激如果没有得到缓解,可使官兵长期处在高压下,不仅会比常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1],同时还会影响基础军事训练成绩[2]。赴外维和是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一项重要任务,迄今为止中国军队多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共超过30 000人次。在维和行动中,维和官兵容易遭遇形形色色却又异乎寻常的应激事件[3],持续应激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战斗力生成。本研究主要探讨维和任务中期官兵的心理应激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期望为保障今后执行任务的维和官兵心理健康及战斗力的生成训练提供合适的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第20批赴刚果金维和、处于任务中期的维和分队113名男性官兵调查对象,年龄20~37(27.17±4.16)岁,军龄 3~18(8.76±3.84)年;未婚 71 例(62.8%),已婚 42 例(37.2%);受教育程度:初中 19 例(16.8%)、高中 40例(35.4%)、大专 34例(30.1%)、本科 20例(17.7%)。均已通过体检、访谈等方式,排除了药物和酒精依赖史以及可对研究效度造成影响的身心疾病。

1.2 调查工具 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4]:共有10项条目,采用1~3的3级评分方法,各项目得分之和计为心理应激总分,总分越高心理应激水平较高。本研究该问卷的克伦巴赫α为0.688。

中文版心理弹性问卷[5-6]:采用于肖楠等翻译并修订的CD-RISC中文版,问卷共3个因子25个项目,包含坚韧性(13 个项目)、力量(8 个项目)、乐观性(4 个项目)3 个,主要测量个体在面临困境时心理复原的能力。每个项目采用5级计分,按照“完全不是这样、很少这样、有时这样、经常这样、几乎总是这样”依次计0~4分,得分越高,心理弹性水平越高。本研究该问卷的克伦巴赫α为0.840[7]。

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8-9]:该量表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取4级计分,按照“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完全正确”依次计1~4分,总分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则越强。本研究该问卷的克伦巴赫α为0.918。

1.3 方法 于2016年8月以集中调查的方式,对第20批赴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的113名男性官兵进行标准化实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心理学专业骨干在现场组织测评实施。先向受测官兵解释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及方法,并告知本次调查结果为科研所用,不涉及个人信息,并承诺资料的保密性和匿名性。经同意后,向受测官兵讲解问卷填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在统一的指导语下采用不记名方式如实填写,在20~30 min独自完成问卷。在测试中,调查者随时但仅作必要解答。测评结束后,由调查者进行现场核查,统一收回问卷。问卷作答完整,无规律作答视为有效问卷。同时发放并收回问卷113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格中逐一录入数据,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心理应激状况 调查对象心理应激得分平均为(13.80±2.55)分,将个人心理应激总分按升序排列分组,前27%为低心理应激组,后27%为高心理应激组,组间比较结果表明,低心理应激组各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高心理应激组(P< 0.05,表 1)。

表1 两组心理应激得分比较(n=31)

2.2 调查对象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Pearsn相关性分析发现,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3个因子(坚韧性、力量、乐观性)以及自我效能均呈显著负相关(P< 0.01,表 2)。

表2 调查对象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r)

2.3 调查对象心理应激的逐步回归 以心理弹性3因子及自我效能为自变量,对心理应激得分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在调整年龄、军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变量情况下,发现自我效能、坚韧性对心理应激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表 3)。

表3 调查对象心理弹性、自我效能对心理应激的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军人心理健康一直都很受重视,特别是在执行维和任务、战争期间等特殊环境条件下,对军人心理应激的研究更是热点。在这些重大任务环境中,受各种应激源刺激,军人易出现应激反应,包括情绪、行为、认知功能的改变以及机体的生理变化。而维和任务属于准战争行动,虽然不如战场环境有生存压力,但也不同于相对安稳的训练环境,因此,容易对维和官兵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10]。研究维和任务期间军人心理应激反应,有利于干预策略的制定,为心理健康防护提供理论支持,有效提升战斗力。

心理应激反应是个体由于外部事件或内心困扰产生的异常心理反应,在压力情境下,更容易使官兵出现心理应激反应。本次调查维和官兵的任务中期是执行维和任务6个月,持续长时间处于特殊作业环境中,接触的应激源较多、压力大、精神处于高度警惕状态,可能是其心理应激得分高于集训期维和工兵得分的主要原因[11]。另外,已有相关研究发现,在特殊任务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素质以及对特殊环境的畏惧,医务人员心理应激得分显著升高[12],这与本研究中维和官兵心理应激得分显著低于维和医疗人员的结果相符。

心理弹性是应付逆境时允许个人能够维持和恢复到之前心理健康水平的动态心理过程的总和[13];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Bandura[14]于1977年提出,认为对某行为具有较高自我效能者,其所表现出的目的更明确,且能更努力及坚持到实现目的,从而使其健康状态更佳。本研究中,维和官兵任务中期心理应激得分为(13.80±2.55)分。进一步分析发现,低心理应激组心理弹性3个因子(坚韧性、力量、乐观性)、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高心理应激组。对任务中期维和官兵心理应激的总分与心理弹性及其3个因子、自我效能的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3个因子(坚韧性、力量、乐观性)以及自我效能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似[11-12],提示良好的心理弹性和高自我效能的官兵能更少出现心理应激,该结果同时也与新兵心理应激的研究结果相似[15]。

坚韧性作为一种个性倾向性,指在应激状态坚忍不拔、镇定自若,提示我们可用相关训练来培养坚强的性格,提高自身坚韧性,以应对负性事件带来的心理应激。本研究以心理弹性3个因子及自我效能为自变量进行对心理应激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坚韧性对心理应激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与已有关于新兵心理应激的研究结果相似[15]。

综上所述,维和官兵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职业性质的高风险、高强度,在维和任务中期具有较高的心理应激水平,容易引发心理应激问题。维和官兵的心理应激和心理弹性3因子、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因此,在平时的心理卫生保障工作中,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展提升维和官兵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的训练活动,同时采取健康教育、加大安保力度等措施,保障维和官兵的身心健康,降低其心理应激水平,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高质量完成维和任务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坚韧性维和官兵
维和亲历记
维和女兵
海外维和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研究:结构模型、影响因素及作用效果
某部参演官兵坚韧性人格水平现况及影响因素*
心理资本、心理安全感与失败学习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