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课堂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9-04-29李冬辉

文理导航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课堂展示初中生物教学

李冬辉

【摘 要】课堂展示,是通过学习小组或师生合作探究,将学习过程中带有共性、易出错的内容以各种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展示,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课堂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展示;初中生物;教学

传统生物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展示,只是单纯地将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一一罗列出来,没有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任务的讨论和整理,导致整个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不乐观;在展示过程中缺乏合理的展示载体和多样化的展示手段,导致学生对课堂展示缺乏热情。新的课堂展示将规避这些缺点,建立全新的合作探究型任务模式,改革展示内容,创新展示手段,加强展示管理,使课堂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焕发新活力。

一、建立团队合作型展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团队合作型展示,即通过小组或班级全体学生的努力,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展示成果。团队合作型展示是课堂展示的一种全新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团队意识,形成合作探究意识,增强小组解决任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团队合作型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并能大大增强学生生物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学习第三章第一节“多种多样生态系统”中的设计活动“调查一个生态系统”时,教师可在课前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六人,男女比例1:1,一半小组调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植物,另一半小组学生调查真菌细菌和非生物。然后布置一项调查任务:尽可能对每一样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和非生物拍照留样,有条件的可采取拍摄视频的方法,统计生物数量和所属科目类别,一周之后所有学生将本组的调查成果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班级展示。学生经历了为期一周的调查后,调查植物和动物的学生采取了样品标本加拍照展示的方法,将所有学生能够采集的植物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标本制作,对不能采集标本的珍惜植物或难以采样的植物进行了拍照,用图片的方式展示;而调查动物的学生则采取了标本+拍照+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另外将所有自己小组调查到的动物进行了拍照,并将照片展示的动物所属类别进行了归类整理,将相似度高的动物做了对比说明,图片展示十分到位;调查真菌和细菌的小组利用互联网调查搜索真菌细菌图片,进行图像采集,并利用显微镜录像制取了小视频,最终采取了图片+显微镜录像的方法,并将图片和视频进行了整理,组成一个PPT课件,借助多媒体进行了班级展示,将其他学生带进了微观的生物世界,在全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效果十分显著。

团队合作型展示,是在团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展示方法,并且大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资源,丰富展示途径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展示时也非以往的一人进行展示,可以通过几人相互协作的方式开展,例如有的负责制作PPT,有的资料查找,有的负责文字简介,有的负责上台展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采取口头表达展示,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口头表达几乎不纳入初中生物教學考虑范围,在潜意识中,口头表达成为语文或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标的新要求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应该蕴涵于各个学科之中。口头表达的课堂展示方式,就是学生融合自己的新旧知识,进行知识构建,将所学内容进行口头表达,通过口头表达来展示生物学习的成果,从而增强学生生物学习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过“土壤里的微生物”一课之后,我组织了一场“抗生素对人类有利还是有弊”的辩论赛。正方学生辩道:“抗生素的发现对人类是有益的,它是人类实现细菌真菌社会效益化的有效途径,二战时期,青霉素的发现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挽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反方学生紧接着反驳:“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会破坏人体正常的菌群,反而会发生多重感染”正方继续:“抗生素的发现使得人类拥有了与死神抗争的武器,延长人类平均寿命十年或者更长,是人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发现;并且在肿瘤、病毒感染、寄生虫等领域,抗生素都有卓越贡献。”反方反驳:“我们知道,正常人类的机体中含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并且具有抵抗感染的能力,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人体菌群失衡,人体产生耐药性,最终的结果依然是导致人类的死亡”……学生的辩论十分精彩,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刻,不仅停留在教科书所涉及的初步认识阶段,而是通过更加深入的探索,掌握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学生通过口头辩论的形式展示了学习成果,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达成了生物核心素养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信心更加高涨。

三、利用实验操作来展示,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话题。但传统教学中,受会考压力的影响,教师对生物实验的教学并不重视,学生受教师影响和条件限制,对实验也不重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课堂展示,可以增加实验展示的几率,利用成果展示刺激学生的实验兴趣,能够加强对学生实验和理论知识的双重考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生物能力的提高。

例如,第八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结构”涉及多个实验,比如: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等。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利用实验操作展示的方法进行课堂展示。首先,在学习观察植物细胞时,教师要注重将实验细节都讲解清楚,然后以学生的探索为主线展开实验教学,对观察植物细胞的讲解要尽量详细,并解决学生的疑问。其次,对于观察动物细胞的实验,教师可让学生自行阅读教科书,参照观察植物细胞时运用的方法,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设计,利用观察动物细胞的实验进行探索式的课堂展示。学生首先进行实验构思,根据生物课本学习的知识,思考观察动物细胞需要的实验材料、实验工具、可能得到的观察结果。然后,一个学生选择了口腔内侧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制作临时装片,使用碘酒作为染色剂进染色,最后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细胞数量较多,但不易分散,导致观察起来不是十分清楚;另一个学生选择了口腔上颚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制作临时装片、使用碘酒染色,在显微镜下细胞数量较少,但比较分散易于观察,明显看到呈现出了棕色的细胞核、紫红色的细胞质、无色的细胞膜。两名学生的实验成果展示,出现了不同的答案,这是由于虽然原材料都取自于口腔,但口腔内侧细胞数量较多,不易分散,不适用于观察动物细胞的实验所致。此时,教师可根据这两种不同展示结果,展开观察动物细胞实验的详细讲述。

实验展示能够检验学生的生物理论知识是否扎实,并能考察学生随机应变、理解运用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在实验展示中的细节操作是关系实验成败的关键,教师可借助实验展示的结果,加强对学生细节处理能力的指导与培养,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考察,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

课堂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它既是初中生物教学手段的一种方式,也是检验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合作型展示、口头展示、实验操作展示等方面阐述了课堂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期望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蒋丽丽.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踊跃展示”[J].教书育人,2014.24:78

[2]韦校珍.谈初中生物课堂展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中学教学参考,2015.26:111

[3]汪喜.让生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J].文理导航(上旬),2011.10:7

猜你喜欢

课堂展示初中生物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方法
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提高课堂展示“自信度”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生物教学中课堂展示的形式与实施策略探析
“问题解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