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德彪西艺术歌曲的意象塑造

2019-04-26胡安

艺术评鉴 2019年4期
关键词:德彪西艺术歌曲

胡安

摘要:《波德莱尔诗歌五首》属于德彪西早期艺术歌曲,其旋律优美含蓄,塑造了难以捉摸的迷离意境。本文藉由作品中“水”“黄昏”两个主题意象的塑造,旨在分析歌曲的创作特征。研习这类作品不仅能深入了解德彪西早期的创作理念,亦能透过其更加明晰法国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德彪西   艺术歌曲   《波德莱尔诗歌五首》   意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4-0010-04

德彪西的作品不仅贯穿新颖的构思方法,同时在曲式、和声、旋律发展上突破了古典、浪漫主义的一系列特色,更吸收诸种艺术美学思想、融汇多元文化构建其中。他以创造性的音乐思维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如早期艺术歌曲《波德莱尔诗歌五首》:追求雅致与考究的风格,尽可能避免重复的结构,擅用短小的乐思、富有朗诵性的音调含蓄地呈现意境。这类作品奠定了德彪西创作的音乐特征、基础写作手法与美学观念,并为20世纪艺术歌曲的创作开辟了先河。

一、德彪西艺术歌曲概述

德彪西从创作初期至去世前两年,始终未停止过艺术歌曲的创作,典型的艺术特征与音乐精髓皆于歌曲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开创了诗谱曲和散文诗谱曲的新风格,其中包含着对幻想、朦胧情绪的新感受;他对待歌曲伴奏亦十分严谨,如同钢琴作品一般充满变化的演奏技法;声乐家也成为德彪西歌曲特殊意义的阐释者,如何忽略技巧准确地捕捉并诠释深情的意境,对演唱者来说是种挑战。音乐与诗紧密结合、审美情趣代替情节、偏爱自然风光与爱情题材,这些典型的德彪西式音乐特征都可以在任一时期的歌曲作品中轻而易举地找到。

德彪西创作生涯的每一步皆留有歌曲创作的印迹,并都散发着独特的音乐魅力。这些作品的诞生大致可分为1890年前、1890年-1904年、1905年-1917年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即1890年以前,德彪西至少创作了二十五首歌曲作品,包括《星夜》《美丽的傍晚》《曼陀林》《波德莱尔诗歌五首》《被遗忘的小咏叹调》等。德彪西在早期作品中就已开始探索自己的创作道路,作品大多为一些抒情性的歌曲,均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具有歌唱性的旋律线条,保持了艺术歌曲抒情优美的风格。这时的作品印象主义风格虽未成熟,仍留有后期浪漫主义风格的痕迹,却直接影响了未来的创作。

隶属早期作品的《波德莱尔诗歌五首》,包含《阳台》《黄昏的和谐》《喷泉》《沉思》《恋人之死》五首歌曲,均于1887-1889年间创作,歌词选自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此间,德彪西同象征派诗人、印象派画家密切交往,不断深入创作;热衷于瓦格纳音乐的他,更两次去拜罗伊特“朝圣”,这些经历均为早期创作奠定了深厚基础。1887年所作之《恋人之死》,是德彪西根据波德莱尔诗作谱曲最早的一首歌,而其余四部作品,均通过半音运动、不协和音的布置、二度进行等手法,或多或少表现出受瓦格纳、鲍罗丁等人的影响。《波尔莱尔诗歌五首》在选词上并不成熟,创作手法带有他人痕迹略重,但仍展现了德彪西音乐语言最重要的部分:整体风格精炼雅致、写作手法打破陈规、重在渲染歌曲的意境与氛围,这均为后期歌曲甚至其他体裁作品的创作起到引导作用。

二、《波德莱尔诗歌五首》的创作背景

1870年的普法战争与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以大震动的形式使法国弥漫着“世纪末”的情绪。在世纪交替之际,人们对新世纪的来临产生了迷茫、叛逆、颓唐的消极情绪。期间,法国文学艺术也展开了各种流派的争斗。政治方面民主政治的革新,文化上象征主义与印象主义的诞生,都对德彪西的音乐创作有极深影响,且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法国的海外扩张为巴黎艺术生活增添了殖民地的异国色彩,德彪西更是从中汲取特殊的文化魅力,丰富了自己的创作。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波德莱尔、魏尔伦及马拉美等,他们主张通过扑朔迷离的语言激起人们神秘的联想,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意象来暗示或象征隐藏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世界,力图超越现实而进入内在生命实体,并通过朦胧、隐晦、静穆的手法体现自我的内心梦幻。德彪西曾对他的管弦乐《意象》作自我评价,他认为《意象》是情景与观念的一种真实而永恒的描述,它可能平淡得难以发现,或迅速变化难以捉摸,但它是一种真实效果的反映,是对事物精髓片段的把握。德彪西正是受此种思想影响,认为人們应该在虚境的关照中游心于物,畅神于景。

兴起于19世纪的法国印象派绘画强调描绘大自然,试图凭借光与色的微妙变化捕捉转瞬即逝的感觉与印象。艺术家们认为,反映客观世界不需要准确的直接模仿,追求整体效果并藉由意象的呈现,更能使画作饱含意境美。德彪西曾在致作曲家瓦雷茨(Edgar Varse)的信中说道:“我几乎像热爱音乐一样热爱绘画”。西方画家们对于传统的颠覆引起了德彪西的注意,这种新思想与他的创作思维不谋而合。

德彪西擅用暗示、比喻及捕捉瞬间印象的手法,通过斑斓驳杂的意象,在音乐上转化为丰富多彩的和声、朦胧空幻的音色、轻灵飞舞的节奏及意味深长的主题旋律,由此谱写出奇异迷人的音乐意象世界。他尝试用音乐捕捉一种印象或情绪,渲染神秘朦胧、飘逸空幻的气氛色调,暗示提供一种心境,由此音响与音色成为他追求目标的手段。他在许多作品的题材选择上也深受印象派绘画影响,对大自然的景物、生活场景及梦幻的联想十分偏爱。

多元文化的交流带给了德彪西重大的影响,他将与自身理念契合的元素运用到作品中,并毫不吝啬地展示出来。

三、歌曲中主题意象的塑造

深受象征主义诗歌风格影响,德彪西善于运用斑驳的意象来表达介乎语言与音乐之间朦胧模糊的意境,暗示、比喻的手法,更是他谱写美妙意象世界的惯技。德彪西笔中歌曲的主题及意象时常作为一条明线引导着全曲的发展,指挥音乐的起伏变化,丰富着作品的结构,为刻画作品中心骨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本文将举以“水”“黄昏”两个意象为例,分析主题在歌曲中的重要表现。

(一)“水”

水是德彪西最喜欢用的素材,在他身上,水的启发作用比任何主题都要深刻。“水”在他的大量作品中都有体现,如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中,出现了喷泉、大海与水井;他的交响素描《海》,描写了“从黎明到中午的海上”“海浪的嬉戏”“风与海的对话”;作于1905年的《水中倒影》是《意象集》中的第一首作品,音乐细腻而优美,描绘出水影相连,波光粼粼的画卷。德彪西自己也曾在信中写道:“我本来应该是要追求水手生涯的,只是人生的际遇使我远离了那条路。然而,我依旧对海洋具有真挚的热忱”,由此可见他对水的偏爱。

《喷泉》也正是德彪西艺术歌曲中涉及“水”的重要作品之一,其歌词原为波德莱尔的诗作,创作于1853年,最早发表在1865年7月8日的《小评论》,后重刊于《现代高蹈派诗坛》。原诗是一首主歌带副曲的爱情诗,共分为3大段,各自包含主歌副曲部分,其中主歌8行,每行8个音节,押交叉韵,即abab格式;副曲6行,由5、4音节交替,同押交叉韵。分开的3段歌词亦向人们展示了三个场景:首段主歌描写一对情侣在花园中的喷水池边散步;第二段主歌情侣动情;第三段主歌部分,陶醉在爱情中的情侣,被明月、绿荫、潺潺的流水笼罩在温暖的夜色之中。而“水”则牵引了三段情境的发展变化,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及层次,诗在喷泉的上升、散开、降落的优美节奏中委婉倾出,极具优雅情趣。德彪西借此诗作为歌词,不单单运用独特优美的诗体传达诗人的原意,而是在尽现爱情喜悦的同时,着重描绘恋人间心境、情绪随着自然美景变化而起伏交织的过程。

第一段主歌部分情绪较为平缓,全曲由钢琴伴奏中三个极弱的固定音型引出旋律,其后固定音型持续犹如透亮的水滴,左手伴奏以六度平行音程不断模进,同时以长音进行强调,声乐演唱部分旋律简单,变化音较少,从第五乐句开始音乐有所变化,固定音型由附点转为三连音,左手伴奏材料仍旧单一,整体渲染了较静谧的氛围。副曲部分谱面标记“略活跃”,在左手持续低音的衬托下,固定音型消失,出现较为密集的琶音(见谱例1),乐思进一步发展,伴奏部分随旋律流动得到呼应,描绘出喷泉池边水花喷洒的场景,犹如纷纷泪雨飘落,平静的水面开始波光点点。

第二段主歌部分速度较慢,有延伸处理的感觉。声乐演唱部分的旋律、音型都清晰简洁,无过多花哨的装饰和情绪渲染,音程跨度不大,多以二三度、半音进行为主,相比之下钢琴伴奏部分内容充实得多:右手流畅的六连音音型贯穿四个乐句不停息,犹如潺潺流水的涌动,左手在持续低音的基础上加入柱式和弦以增强低音效果,主歌后半段经过音及变化音出现较多,调性转化略频繁,为其后进入较活跃的副曲部分做了扎实的铺垫。副曲部分跟随歌词走向,变化重复了乐曲第一段的副曲,演唱旋律完全一样,右手伴奏也均为五连音的模进发展,左手在原有基础上,填充了省略的和弦音,更加突出音程的属性和塑造的氛围。

二段副曲的最后一个乐句,钢琴右手部分一直反复C调三级的三和弦,由此成为e调主和弦进行转调,由此,连贯的五连音将乐曲的第三乐段引出。演唱部分强弱变化开始加强变多,右手伴奏始终为音程的分解琶音,左手是各种带入变化音的柱式和弦,在持续低音的基础上为乐句行进增添不稳定感。谱面标记部分音作连音演奏,完美再现了歌词中“长叹的水滴”的景象。副曲与前两段略有不同,前四个乐句也作变化重复,在第四乐句的句尾笔锋一转,升sol作降la,转入降A调发展,最后音乐在极弱的音响效果下逐渐消失……

(二)“黄昏”

德彪西深受印象派画作及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对大自然题材的作品青睐有加,他同时强调捕捉事物的瞬间感受与直觉印象,以此渲染朦胧飘逸的气氛来暗示心境。《黄昏的和谐》与《沉思》即为这样的两首作品,它们虽属于德彪西早期艺术歌曲,但已略显其艺术风格的雏形,均借由黄昏来袭的情境,描绘内心的感伤与迷茫。

《黄昏的和谐》原诗最初发表于1857年4月20日的《法国评论》,后收入1857年初版的《恶之花》,诗作不仅显示了诗人对萨巴蒂埃夫人①的虔诚崇拜,更展现了诗人驾驭语言的超凡才能:原诗格律严谨,诗中的每节第二行与第四行都在下一节的第一行与第三行中重复,全诗仅两个韵脚,押环抱韵,即abba abba格式。这种独特的形式源于东方,类似我国的“回文诗”。

此首作品另有版本翻译为《黄昏空气中的声音与芳馨》,德彪西与波德莱尔一样,坚信“通感”的美学理念②,在这首歌曲的创作中,德彪西就将美妙的声音和浓郁的芳香浸入暮色的天空中。歌曲跟随原诗诗律分配,共有4个乐段,且每个乐段包含4个乐句。整首歌曲调性模糊,变化音出现频繁,最突出的特点是声乐演唱部分的旋律与原诗词走向相同,第二乐段的一、三乐句是第一乐段二、四乐段的变化重复,调性与伴奏引导发展和变化,以此造成无限循环往复的形式感,与歌曲表达的“虚无”相得益彰。钢琴伴奏部分更是与歌词贴切相衬,原本平静行板的旋律行进,突然变得“稍许兴奋起来”,音型由从容的三连音转为急切的六连音,音型更为复杂繁多,强弱变化激烈,完美诠释了歌词“这忧郁的圆舞曲,不可抗拒的眩晕!”(见谱例2)。

歌曲借由美丽的诗词格式和别致的音乐结构,表现了黄昏来袭时,交织着感伤、孤独、苦痛的复杂情绪,附属和弦、模糊调性的使用也更加确定了德彪西歌曲的音乐特征,将人们带入迷茫,朦胧的意境中。

《沉思》原诗是一首每行12个音节的十四行诗,前两段押交叉韵,即abab abab格式,后两段先押连续韵,后押环抱韵,即aab ccb格式。诗中描述了诗人陷入极度的孤独之中,随着黄昏的来临,静候黑夜的到来,所有的快乐、痛苦、眷念、岁月如幻影般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此时诗人正步入中年,身心异常疲惫,使他感到大限将至。

歌曲的整体创作简单而柔和,乐句在慢且寂静的小调主和弦中展开,明确的调性却在开篇三个小节后笔锋一转,逐渐模糊……整首歌曲音域跨度极小,演唱部分多为单音重复,仿佛低沉的喃喃自语,个别的四、五度行进也是歌曲加强,逐渐活跃的部分。伴奏部分左右手基本间隔三度,除去偶尔三连音的绵延行进,也多为占满整小节的长拍柱式和弦,进一步突出了和弦的不稳定,为乐曲发展塑造了神秘感和朦胧意境。最后一个乐段,虽然至始至终都是极弱的音色,但左手伴奏跟随声乐主旋律八度演奏,坚定而庄严,直至声音逐渐消失。这首歌曲虽然织体、结构都较单一简洁,但听者仍能从梦幻般的的诗意音乐中,感知到不可言说的情感流动、涌现而来。

与《黄昏的和谐》中繁复结构所塑造出的黄昏场景相比,《沉思》从简刻画,也渲染出另一番独具特色的飘逸情境。

四、结语

德彪西的音乐不仅贯穿新颖的构思方法,同时在曲式、和声、旋律发展上突破了古典、浪漫主义的一系列特色,更吸收多种艺术美学思想、融汇多元文化构建其中。通过分析《波德莱尔诗歌五首》的意象塑造,可以从中清晰地感受到德彪西对于音乐色彩的追求、传统和声的革新、调式的灵活运用、诗歌及音乐的巧妙融合。虽然较之其他远负盛名的体裁作品,德彪西的艺术歌曲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被称作“最富于个性的歌曲作家”。

注释:

①萨巴蒂埃夫人原名为阿格拉依·萨瓦蒂埃,是位美貌善良的高级交际花,波德莱尔对其一往情深,时常给她写不署名的信,并赠予许多诗作。

②“通感”即一切形态、运动、数量、色彩、香气,无论在自然界还是精神界,都是有意义,相关且相通的。

参考文献:

[1][美]汤普森.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M].朱晓蓉,张洪模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美]唐斯(Downes·E).管弦乐名曲解说[M].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3][英]保羅·霍尔姆斯.德彪西[M].杨敦惠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4][法]夏尔·波德莱尔.恶之花[M].郭宏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德彪西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写作初探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美丽的邂逅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关于拉威尔《水的嬉戏》与德彪西《水中倒影》的情感比较分析
印象派音乐中管弦乐的语言形成分析
20世纪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午后的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