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奏技巧

2019-04-26王妤

艺术评鉴 2019年4期
关键词:百鸟朝凤演奏技巧艺术特色

王妤

摘要:唢呐曲《百鸟朝凤》是唢呐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唢呐音乐作品,它起源于早期民间艺人在婚丧嫁娶仪式当中的鼓吹乐。山东嘉祥县前辈艺人刘大星所吹的“百鸟音”就是《百鸟朝凤》的前身,后经诸多唢呐艺人的改编加工,逐渐定型。唢呐曲《百鸟朝凤》是民族音乐作品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器乐作品。钢琴在中国已经发展了100余年,在这百余年的时间里,钢琴音乐已经中西融合,出现许多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1973年,著名作曲家王建中改编的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将民族钢琴音乐推向了一个高峰,该曲奠定了中国民族钢琴音乐创作的基础,也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钢琴曲《百鸟朝凤》艺术特色及其演奏技巧。

关键词:《百鸟朝凤》   艺术特色   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4-0017-02

一、艺术特色

钢琴艺术在中国发展的100余年里,已经出现极多首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如《夕阳箫鼓》(黎英海)、《幻想曲听评调弹》(倪洪进)、《平湖秋月》(陈培勋)、《彩云追月》(王建中)、《二泉映月》(储望华)、《牧童短笛》(贺绿汀)等,《百鸟朝凤》就是其中之一。该曲不仅成功地保留了唢呐音乐的民族特色,而且通过钢琴的演绎,体现出了别样的表情功能和审美趣味。

(一)音乐性分析

钢琴版《百鸟朝凤》省掉了唢呐版《百鸟朝凤》的引子,即“山雀啼晓”段落,从表现更激进的春回大地段落开始。全曲主要分为五个乐段,中间穿插三个散板来表現鸟叫和蝉鸣。

春回大地:该乐段从山东地方音乐《抬花轿》的素材发展而来,音乐舒展优美,萦绕着质朴、愉悦的乡土气息,表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乐句上呈现出4小节的方整性结构,这是我国民间音乐常见的表现手法,旋律上五度和八度的和声织体使音乐更加饱满,强弱的音量对比,使音色更加多元、富有生机,仿佛是婚嫁中接亲的队伍出发了。

林间嬉戏:该乐段节奏活泼、轻快,上下对应的乐句表情功能丰富,宛如小鸟嬉戏林中,相互追逐。该段将唢呐曲《百鸟朝凤》“林间嬉戏”乐段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三个声部相互交错、呼应,旋律活泼、欢闹,将百鸟欢飞、嬉闹林间、相互追逐的场景生动地表现在音乐当中,也展现在听众地脑海里。整个乐段以左手来作为笙的附和旋律,与主旋律相互呼应,使听众身临其境,将他们带入到大自然的场景之中。

莺歌燕舞:该乐段通过左右手的交替演奏,通过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百鸟和鸣的欢闹场景,这也是又一段喧闹场景的再现。在节奏方面,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烘托出紧张的音乐气氛。该段属于华彩乐章,有明显的音乐情绪的起伏,表现出莺歌燕舞、百鸟起舞的宏伟场景。

欢乐歌舞:该乐段在速度上达到了全曲的高潮,音乐情绪也随之达到了制高点。旋律方面,通过左手跳音的演奏和右手四度和弦的烘托,生动地表现了百鸟嬉飞于林、欢乐歌舞的生动场景,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生机盎然的景象。

百鸟朝凤:该乐段作为全曲的终结乐段,也是全曲速度较快的乐段。乐段结合唢呐曲《百鸟朝凤》“凤凰展翅”和“并翅凌空”,使乐曲最终达到高潮。

(二)民族性解读

1.节奏与调性

节奏和调性是音乐作品的灵魂,是音乐作品表情功能、展开叙述的基础。民族音乐的特点是通过各地区地方特色的节奏、调性、和声等来表达思想、传递情感、抒发情怀,进而刻画出作品的主题形象,揭示主旨内涵,与观众产生共鸣。[1]

钢琴版《百鸟朝凤》在节奏和调性方面延续了唢呐版《百鸟朝凤》特点。节奏方面,乐曲通过散板、慢板、快板等节奏型来表达音乐内涵,各个段落节奏的衔接转换自然、巧妙。如,“春回大地”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演奏该乐段就要注意节奏上的变化。“欢乐歌舞”乐段则节奏欢快,在演奏该乐段的时候则要注意手指的灵活度和踏板的有机结合。

调式方面,该曲采用中国传统音乐的E徵调式,具有浓郁的鲁豫地方音乐的色彩音调。与传统音乐不同,钢琴曲《百鸟朝凤》在分段上与之有明显的差异。传统音乐在分段上层次感强,分段明显,而钢琴曲《百鸟朝凤》则各段落的粘合性比较强,乐曲结构的方整性比较强。

2.结构与内容

钢琴曲《百鸟朝凤》在结构上延续了唢呐曲《百鸟朝凤》的特征,因为唢呐民间性的特征属性,唢呐曲《百鸟朝凤》有自由发挥的特征,如循环换气的乐段。因为原曲节奏较为自由,常有即兴发挥之处,所以各家所演奏的机构都不尽相同,但大体是一致的,即:前奏、A、B、A1、B1、A2、B2、A3、B3、A4、A5、B5、尾声,结构类似北宋时期的“缠达”,且各乐段之间紧密相连,从音乐情感上讲,各乐段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最终在“百鸟朝凤”乐段达到全曲的高潮。

乐曲各段落之间穿插有鸟鸣的自由段落,使得乐曲层次更加明显。[2]钢琴曲《百鸟朝凤》通过对鸟鸣的形象模仿,对音乐情绪的浓郁表达,呈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演奏技巧

音乐作品的诠释是通过乐器本体的演绎来表现的,所以钢琴曲《百鸟朝凤》的表现异于唢呐曲《百鸟朝凤》,并且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表情诠释

原曲为唢呐独奏曲,唢呐的特点是音量大、音色明亮,擅长表现欢闹的场景,并且通过手指、口腔的技法,展现丰富的表现力。钢琴曲《百鸟朝凤》要用音量、音色等特点的演奏来表现这些情绪。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手指力度和灵活度的控制,所表现出的音色要轻巧、灵透。在表演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手指离键、触键的灵敏度,才能确保音色的清亮、干净。全曲的节奏灵活、音乐情绪变化较大,所以在演奏的过程当中还要注意强弱对比、虚实对比。此外,在弹奏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踏板可以更好的表现音乐的线性织体,达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乐曲有多个段落是华彩乐段,要注意速度变化处的气口,在气口时将踏板踩下,再将音乐轻灵奏出,这时便会产生“空山鸟语”的意境,赋予乐曲更加独特的韵味。再比如在演奏进入88小节之后,音乐情绪进入宁静安逸的状态中,左手是五度的分解和弦作为基础,进入鸟鸣的画面,勾勒出一幅“莺歌燕舞”的画面。旋律进入115小节,音高整体往上移动,充分利用了钢琴的高音区音色来模仿鸟儿高歌的画面,将一幅莺歌燕舞、相互追逐的形象场景描绘的活灵活现。

(二)百鸟和鸣

该曲最精华的部分当属鸟鸣的乐段,所以演奏好百鸟争鸣的段落是点睛之笔。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的音色主要是对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因为原作品是由唢呐演奏,唢呐因为在手指上揉、压、划等技法和口腔方面的技法,模仿鸟鸣不在话下。但是在钢琴上,通过按键和脚踏的配合来表现鸟鸣是高难度的演奏技法。在演奏鸟鸣过程中,左手的伴奏音型作一种衬托,右手模仿布谷鸟的鸣叫,手指要灵活,节奏不可太死板,否则表现不出布谷鸟的轻盈、跳动。乐曲中的鸟鸣和蝉鸣,可以根据演奏者对乐曲和情绪的理解,即兴的弹奏。在踏板的帮助下,能够使钢琴作品的内涵得到更好的诠释,更好的勾勒出作品的旋律、节奏、曲调的线条,赋予作品更好的韵味,也能使百鸟和鸣所需要的音色得到更加生动地传达。

(三)气息控制

唢呐曲《百鸟朝凤》各乐段之间在音乐情绪和音乐语言上是层层递进的,且多即兴演奏在里面,所以钢琴曲《百鸟朝凤》在演奏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乐段以及各乐段之间气息的控制。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在充分借鉴原曲的演奏特点的基础上,在演奏时注意情绪的变化、速度的改变,对演奏气息进行合理的控制,或慢呼慢吸,或快慢交替,或快呼快吸。如在“欢乐歌舞”乐段中音乐语言的密度进一步加大,情绪上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注意对气息上进行合理的控制,注意慢呼慢吸,用缓慢的吸气来带动身体提起手臂,再缓慢的呼气。

三、结语

从唢呐曲《百鸟朝凤》到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的文化衍变中,体现了钢琴艺术的包容性。钢琴在中国发展的百余年时间里,已经与我国的民族音乐深深的交融在一起。钢琴曲《百鸟朝凤》的诞生,体现了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与发展,也展现了民族音乐不朽的生命力。《百鸟朝凤》的钢琴演绎,需要演奏者充分借鉴唢呐的演奏特点,融合在钢琴表现之中,唯有如此才能完美演绎。

参考文献:

[1]王彤.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的民族风格[J].艺术教育,2015,(02).

[2]徐敏.钢琴版《百鸟朝凤》的民族特色及其演奏技巧[J].大舞台,2010,(09).

猜你喜欢

百鸟朝凤演奏技巧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百鸟朝凤》的前世今生
《百鸟朝凤》对“西部电影”风格的坚守
莫让《百鸟朝凤》下跪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