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之治疗探析

2019-04-16刘建城邱烈泽章文春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素问三者气机

刘建城 邱烈泽 章文春

摘要:本文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对《黄帝内经》原文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出形、气、神三者在治疗上的体现。形乃生之舍,气乃生之充,神乃生之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黄帝内经》要求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心理和外界环境等诸多因素,采用形、气、神兼顾的方法来治疗,有效揭示了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在治疗疾病上的三位一体。

关键词:《黄帝内经》  形气神三位一体

西汉典籍《淮南子·原道训》中认为,“形为生之舍;气为生之充;神为生之制”,确立了中医生命观应该包括形、气、神三部分,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即形、气、神三位一体。“形”的范畴确立在人体当中,凡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有形之实体均可属于“形”;“气”的范畴是指循行于人体生命之中的无形可见的非实体物质,它不仅充斥于人体内部脏腑组织之中,还弥散于有形机体的周围;“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这里特指狭义之神的概念,即是人体的意识活动,并包括各种心理思维过程及情志变化。

根据上述中国古代对人体形、气、神三者的认识,笔者在此对《黄帝内经》加以探究,以期了解《内经》中对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在治疗上的论述。

一、治形

治形,即在临床上通过调整形体来恢复机体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黄帝内经》中有通过针刺或放血疗法治疗神、气有余与不足的记载。《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中说:“……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对于神志方面的疾病,《黄帝内经》根据其不同的临床兼证选取不同的经脉辨证治疗。《灵枢·癫狂病第二十二》中说:“癫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

二、治气

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理,所以调理气机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法则,气机条畅则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平衡,疾病才得以痊愈。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黄帝内经》调气理论分为两种:一是运用药物性味功能达到调畅人体气机的目的;二是通過针灸治疗来调理气机。

针灸通过调气、守气之法来治疗疾病,即如《灵枢·终始第九》所说:“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又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中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通过针刺补泻手法达到调理、慎守气机,进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三、治神

《黄帝内经》极其重视“治神”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知砭石大小,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由此可见,“治神”乃针灸治疗的五大原则之首,而且是针灸能否取得疗效的关键。根据《黄帝内经》记载,治疗疾病多采用针刺、放血疗法,对于“神”病的治疗也是如此。概括针刺治神的作用机理,不外乎补虚泻实,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最终恢复脏腑藏神的功能。

四、结论

综上所述,形气神三位一体理论在治疗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形、气、神并治。形乃生之舍,气乃生之充,神乃生之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三者之间的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在临床上恢复三者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黄帝内经》要求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心理、外界环境等诸多因素,采用形、气、神兼顾的方法来治疗。

参考文献:

[1]章文春.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气功修炼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2]赵丹,雷慧,许峰.传统导引术现代研究与应用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11).

[3]章文春,钟志兵,伍庆华.健身气功易筋经延缓中老年人智能老化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9).

[4]章文春,钟志兵,吉娜薇.健身气功·易筋经对中老年人规范负荷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4).

猜你喜欢

素问三者气机
踏上“四有”“三者”好老师之路
便携电子打气机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运用科学理论市场意识法制精神努力将人事干部培养成为“三者”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玲珑欢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
“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