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视界的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分析

2019-03-23吴昌文

考试周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要让学生通过他人的语言文字体验独特的人生历程。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鲜活的生命特征,能从语文学习中获得不同的人生感悟和多样的思维品质,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基于学生视界,根据学生个体起点水平、学习水平、学习需要、发展需求等展开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学生视界;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受到更多关注,如何发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通过他人语言文字体验独特人生,获得成长,成为一线语文教师探究的重点课题。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视界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设计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一、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虽然,目前有很多教师已熟知“学生是语文主体”等新课程理念,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开展的,无论是目标达成者,教学行为的变化者都指向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常常出现教师施教行为代替学生学习行为的情况,忽视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降低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 超越学生学习能力水平

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的人文学科,每篇课文语文教学元素丰富,都可以作为教学点,而这就导致了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有取舍,但往往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存在贪多求全的现象,希冀对预设教学目标面面俱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理解和内化教学点,超越了学生现有学习能力水平。

(三) 偏离学生语文学习本体

语文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历史、社会、天文、民俗、科技等等内容,教学内容丰富,由此也容易导致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滑向非语文目标方向,从而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偏离学生的语文学习本体,即语言的学习。

(四) 忽视学生语文学习需求

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就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学生现有学习水平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而忽视学生语文学习需求开展课堂教学,会导致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学习积极性下降,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 基于学生视界的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一) 更加深入文化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大部分课文体现和渗透了我国传统文化,而让学生学习这些文章,无疑是对学生探索丰富中国文化的绝佳引导。在实际语文学习中,大部分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浓厚兴趣,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汲取文化知识营养的阶段。教师应基于学生视界,更加深入开展文化教育,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发展。《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岳阳楼记》《济南的冬天》《社戏》等古代,近现代经典篇章都体现了传统文化功底的深厚,学生在学习这些文章时容易产生要深入探究的欲望,了解文章背后的故事和思想。教师要遵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基于学生视界展开教学,更加深入文化教育,在提高学生现有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更加积极的探究。例如:在《醉翁亭记》一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重点欣赏文中描写四季,描写景物的佳句,更要引导学生深入探析“醉翁”这一自称含义,体会作者欧阳修摆脱宦海浮沉、人世纷扰,纵情于山水之间的心情,沉浸于心灵平衡,自然和谐的感受,充分感受到作者旷达自放的悠然心境。基于学生视界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更加深入文化教育,提升学生文化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更加普及课堂互动

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情况严重,通常由教师一言堂展开教学,采用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少之又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受限。因此基于学生视界的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必须要更加普及课堂互动,利于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期待,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积极展开活泼有趣的课堂互动,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实现“寓教于乐”,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适应新课程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者,学生是被教学者”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多进行交流互动,建立和谐自然师生关系。例如:在《孔乙己》一文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文章内容后,可以就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原因和“孔乙己”这个人物自身性格矛盾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身看法,加强课堂互动。

(三) 坚持因材施教教学理念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学习水平、认知水平、学习需求、兴趣倾向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教学原理,基于学生视界展开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方案,让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克服学习障碍,让中等生巩固基础,深入研究,让优等生完善知识体系,进一步畅想探究,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注,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在作文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作文实际进行客观评价,详细分析其优缺点,并针对学生进一步写作水平提高做出指导,或加强语言润色,或加强语言情感,或加强文章结构等,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教育指导,基于学生视界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 结語

总之,学生的视界很丰富、精彩,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视界,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学习需求、发展需求等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让学生在舒适的情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提升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辉.浅谈基于学生视界的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12(21):101-102.

[2]王林喜.语文教学目标设计要基于学生视界[J].语文教学通讯,2014,10(17):28-31.

[3]何向明.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12):00198.

[4]雷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6.

[5]刘海燕.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J].中外交流,2017,11(20):101-102.

作者简介:

吴昌文,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中仙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法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