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

2019-03-10赵卫芬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体育锻炼小学

赵卫芬

【摘  要】 小学生除了需要接受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之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长期的体育锻炼习惯。本文从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性谈起,提出几点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应对方法,旨在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

【关键词】 小学;体育锻炼;习惯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必要性

注重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实际上非常符合我国所提倡的终身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因为通过体育锻炼,小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锻炼自己的身体,起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另外,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小学生还可以不断放松自我,增强与他人的交流与交往,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初入校园,小学生对于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通过体育锻炼,他们能形成对体育学科的兴趣,进而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以及更为强健的体魄。从长远角度来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极具科学性以及客观性的,是符合科学、系统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关键性举措。

二、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

新课程特别强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小学体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教给他们平时熟悉的动作,让孩子们积极地参与,玩得起来,在玩和活动中掌握技能,发展体能,受到教育。如在投准练习中,如果每次练习都采用固定点让学生来投,学生兴趣就会减淡。如果组织投准比赛,看谁击中目标次数多的练习,“投空中移动纸板”、“地上滚动的球”等投准练习,课上就会出现你能我行的高涨气氛。再如跳绳教学中,如果让学生用同一种方法去跳,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技能发展不一样,采用三种不同形式的分组比赛和三种不同方法的跳绳方式进行比赛,能充分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之情绪高涨。因为此时的学习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主体地位是自主的落实,不是被动的落实,可见这样的教学会使他们身心的得到愉悦。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例如:在投掷教学中选择学生熟悉的纸飞机作为教学内容,这种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原本枯燥、乏味的投掷教学变得有趣了,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正在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

三、注重队列队形训练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必须先把握好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只有充分考量小学的身心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特点的体育锻炼培养方案。教师需要注重小学生排队站队这一环节,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形成快速、安静、整齐排队的能力与习惯。在体育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问好,而学生也需要排好队伍向教师问好。之后,教师需要宣布课程规章制度,以及本堂课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在此期间,学生需要按照要求排好队伍,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站队效率,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四、坚持体育锻炼的毅力

研究资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令人担忧,尤其是心肺功能指标、耐力素质与国外同龄孩子相比,问题更是突出,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是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少,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小学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加强体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的教育,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而且还能发挥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帮助他们养成各种学习习惯,从而培养起他们坚强的意志、毅力和終身锻炼的意识。

五、注重对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完善

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资源可以被利用,体育教师要学会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与完善。其一,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教师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智商智力以及综合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且他们对于不同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具体做法:教师需要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比较能够接受的形式,参与到体育运动过程中,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二,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培养等多个方面实现统一,以帮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技巧,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其三,教师要对学校所提供的物质资源进行整合。常见的用于进行体育课程讲解的物力资源包括基础运动场地、体育运动设施以及相应的器材。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利用,确保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殷强德.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策略[J]. 甘肃教育,2013(3).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体育锻炼小学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