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教融合”模式在高校的应用研究

2019-03-01孙月发吕炳君王炳章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创新创业

孙月发 吕炳君 王炳章

[摘 要] 创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是应用型高校培养既有专业素质又有创新创业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以“创教融合”模式作为出发点,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各种有效机制,如创建机制、衔接机制、引导机制、校企合作机制、课外融合机制和有效运行机制。“创教融合”模式有效促进了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创新创业;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1-0018-02

“创教融合”在这里特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教融合是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之后又一热点融合,其目的是更好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及其实践教育中去,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创与教”相互融合与支撑,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1]双创教育融合模式与机制已成为当前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研究的热点。

一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有机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相应专业教育融入较少。目前高校大都比较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并未真正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如创新创业主讲教师往往不懂专业;专业主讲教师又缺乏创新创业能力,在专业教学中很少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原因在于: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分开进行。比如专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并行,专业技能大赛比的是技能熟练程度,而创新大赛则侧重技能开发和创新。二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分管部门不同。专业教育一般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而创新创业教育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而创新创业大赛由创新学院或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创新创业、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课程融合较少。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较少。专业教育是双创教育的基础,双创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强化。[2]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创新思维训练、创业意识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而专业教育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和工程实践训练,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在专业教学中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启发学生丰富想象力和创新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实践技能学习兴趣,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专业教师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和培养较少。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还必须要具有专业实践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指导创新创业大赛、模拟专业实践创新、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所以应该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和大赛指导能力。

创新训练、创业活动较少。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实践,在专业教学中引入创新创业活动,如开展各种创新创业讲座、工程训练与技能竞赛,举办各种创新创业沙龙与论坛,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月、学术会议,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率太低。目前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较多,但大多偏重于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设计(包括项目书、PPT、视频等设计),而对创新成果转化及实用性评价的较少,不能科学评价参赛作品的实际应用效果,这就造成了创新创业项目与实际项目结合的少,成果能够转化的就更少之又少了。所以应该加强师生共创、师生同创项目的研究,加大高校科研成果转换力度和效度。

二 创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机制

专业教材创新内容衔接机制的融合。要在培养方案上明确创新创业课程归为大学生必修课程。开发研究与应用型高校相适宜的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真正实现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及实践课程除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外,还要增强课程实践专业性,结合专业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在专业教学课程教材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设计环节、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引导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中逐步增长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引导机制的融合。一是专业教师的引导。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只要教师引导到位,学生就会收效良好。二是教学管理部门的引导。只有教学管理部门加强制度引导,积极推动创教融合机制,学生在创新创业素质方面才有较大的提升。

加强校企合作机制融合。继续依靠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建立教师定期去企业、下工厂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校企合作科研团队,承担企业横向课题,在项目研究中增长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聘请高级创新创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创新训练、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以及创新创业大赛辅导等。

课外实践活动机制的融合。一是建立课外活动形式融合机制,成立不同专业的创新社团,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第二课堂实现有机融合,在专业兴趣、工程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逐步提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二是课外活动内容的有机融合。设计课外活动科学方案,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开设创新论坛,开展创新创业知识讲座等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加强创新创业活动与不同专业课外活动的融合互动。三是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终端互动,开阔学生视野,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三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应用具体措施

搭建四个创新实践平台。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3]一是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包括同专业团队和混专业团队。同专业学生有着相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容易交流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不同专业学生能提供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二是搭建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引导学生参加创新活动,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三是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园区)。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训练与创新创业环境,让学生在专业实践训练中找到创新灵感。四是创建创新创业教育网络交流平台。方便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与合作,分享大学生创业经验。

完善两个创新激励政策。一是完善教师激励政策。專业教师只有主动实施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才能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例如教师企业定期实践制度,“专业+特色”创新教材立项评审制度,对参与教师都要有一定的工作量。二是完善学生激励机制。若使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教务处需拿出必要措施,对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学分奖励或学分转换;同时创业就业指导中心或创业学院也要对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或者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营造两个创新创业环境。一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环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相关企业、行业的参与和支持。校企共建的校内外实践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新创业环境;聘请创新企业的创业导师到学校兼职任教师,指导学生的工程训练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二是为专业教师提供创新创业环境。学校应当制定创新创业激励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技能实践训练;选拔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专业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打造以专业教师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生产技能开发实践,提升专业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对参与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的专业教师给予科研奖励。

激活一个“创业+专业”融合模式。专业教育是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业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建立一支既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又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师资团队。一是加快实施特殊人才引进机制。有计划引进一批既有专业技能强、创新能力强的专家教授担任专任教师;邀请企业专家、高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开展各种专题讲座或担任课程教学任务;聘请有创业校友到校内开办讲座。二是加强创教融合师资的培养机制。通过校内师资培训、企业实践师资培训等形式增强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由企业专家、技术能手、专业教师组成创新师资团队,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技术指导。

创新管理部门的融合机制。教学部门(教务处)负责专业教育的管理,学生管理部门(学生处或团委)负责创新创业大赛的管理,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这样就形成了各部门协同联动的创新融合管理新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或创新创业学院的协调作用。统筹协调创教融合管理有效运行机制。如定期组织或参加各种专业创新创业大赛、科技作品创新大赛等赛事;不定期组织和参加各种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创客沙龙等活动;鼓励大学生成立各种创新创业社团及团队。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质疑,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4]二是修订教师或部门激励制度。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在对部门考核中增设创新创业考核指标;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创教融合活动,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出国留学等方面给予政策上倾斜;鼓励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专业实践等活动。

四 结语

创教融合模式的应用,使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促进了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大学生专业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經济效益。[5]

参考文献:

[1]刘桂香,马长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7(20):70-74.

[2]刘铸,盛春辉.校友资源开发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24).

[3]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

[4]孙月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7(11):81-82.

[5]孙月发,杨寿江.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创新能力培养[J].现代农村科技,2011(15):61.

(责任编辑:姜海晶)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创新创业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