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前教育中的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

2019-02-10汪良俊程凌

北方音乐 2019年23期
关键词:钢琴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汪良俊 程凌

【摘要】儿歌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钢琴演奏则是教学基础。如何提高学生对钢琴演奏的兴趣与能力,是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教学现状,探究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钢琴;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钢琴有着“乐器之王”的美誉,它几乎囊括了乐音体系的全部乐音,是除了管风琴之外音域最广的乐器。它既能表现柔情似水的情绪,也能迸发内心激情澎湃的呐喊,因此对演奏者来说钢琴弹奏并非易事,对个人定力与耐心也是一项考验。因此,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发展创新性课堂,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

在国内,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数在专科院校开办,有五年制与三年制两种类型,大部分生源来自于中考、高考失利的学生,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相比于本科院校学生有一定差距。从音乐层面上来看,在此之前学习钢琴或者其他乐器的学生人数不多,错过了学习乐器的最佳年纪,造成进校后基础薄弱,教学难度大。

(二)教学条件

现在学校的教学条件已今非昔比,从硬件上来看,大多数学校都已有独栋的艺术楼,电钢教室的配备也是必要成分;从软件上来说,大专院校如今都需要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教学,师资雄厚。可即便如此,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学生人数多,课时比例少。钢琴课程是在电钢教室的大课教学,人数众多,而钢琴演奏又是一门技术课程,即使一个星期安排两节课时,教师也无法对每位学生的回课进行细致点评,长期以往导致了学生两极分化程度严重;第二,教师都为音乐专业毕业。音乐专业毕业的钢琴教师,自身水平毋庸置疑,可是他们对学前专业钢琴教学多数存在误解。部分教师着重于钢琴演奏技术,练习曲、乐曲蜂拥而至,而忽视了幼师专业钢琴弹奏是陪衬于儿歌弹唱,导致很多学生能弹但是不能唱,又或是能弹能唱却缺少了儿歌该有的音乐性,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没有体现学前教育的教学特点;第三,学生多,琴房少。钢琴弹奏需要演奏者长时间、单一的练习,但是学校不可能为每个学生都配备一台钢琴,所以琴房不够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更需要学生合理地规划利用练习时间。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目标的制定

(一)改革教学目标

钢琴教学由传统的“重技术”变为以学前儿童喜爱并接受的儿童歌歌曲弹奏作为主旨。在选择儿童歌曲上,形象鲜明、节奏突出、易于记忆的歌曲为首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技能很多,无论是钢琴、美术、手工等,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因此制定的教学目标更应清晰明了、具有实用性、针对性,不能以培养钢琴教师的角度来教授学生,这样对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事倍功半。

(二)钢琴与弹唱两者结合在一起

新时期的幼儿园教师,在班级进行音乐活动教学时,很多时候都不光是乐曲的弹奏,需要范唱来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中,钢琴与声乐往往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导致学生对于学前声乐的理解便是音乐中的民族、美声唱法,其实不然,学前声乐教学并不需要学生掌握高超的演唱技巧以及有集中、穿透力的共鸣声乐,只要求学生能运用正确的发声方式、富于表现力的演唱儿童歌曲即可。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中,两门课程老师能够一起商量课程进度,在高年级时候所弹、所唱的歌曲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将知识串联起来。

(三)以即兴伴奏为主的钢琴教学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时,弹唱曲目多数为简谱儿歌,因此能够配上相应的和弦进行即兴伴奏,是他们努力的方向。对于零基础的学前学生,即兴伴奏是一道需要足够努力才能逾越的大山,不仅需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还需学习乐理知识,这就导致原本对钢琴没有很大兴趣与缺乏毅力的学生容易放弃。

三、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方法

前面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环境的背景,分析了现有教育方法的利与弊,针对现实情况,需提出方法,从专业、教师等多个层面一起努力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校层面

学校应配合教学,针对钢琴技能课形成完整的培养方案来定性、定向制定教学标准,鼓励教师录制网课,这样学生能够自主调动学习资源、完善自主训练体系,打造师生高校互动育人机制。

(二)专业层面

钢琴不同于其他学科,如果学生回课质量不高,教师很难进入下一阶段的课程,课程进度上不去,教学质量就难以达标。因此应该营造学习钢琴良好的氛围,定时举行弹唱比赛,以赛促教,从而让学生知道自身的差距与不足,积极主动地练习。

(三)教师层面

钢琴教师多为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对专业的专一性固然是好事,可是在学前教学上这类教师往往受到学科限制。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目前国内外推崇的音乐教学法,钢琴教师了解不多,在这点上我们应加强学习。教会学生运用优秀的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能够极大提高小朋友学习积极性、活跃班级氛围,事半功倍的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钢琴教师除了更新音乐知识来进行教学外,还要拓展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的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中使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横纵向知识点记忆。

(四)教学层面

第一,小组合作。大课教学相对于传统钢琴一对一教学,有利有弊,我們可以结合大课教学优势,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小组成员取长补短,相互激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一起共同进步;第二,分层次教学。学前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并未接触过钢琴,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前期速度放缓。同时根据学生水平布置不同作业,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儿歌伴奏和弦织体、级数选择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布置经典钢琴曲让学生弹奏,带领他们发现音乐的美、感受钢琴的魅力,让他们更有激情地投入学习之中;第三,训练学生视唱练耳的能力。有许多速成的学生是将曲谱背下来,然后将注意力放在钢琴琴键上来弹奏。这导致他们识谱能力越来越弱、错音出现时而不自知,视奏能力就更为堪忧,弹出来的曲子只是一连串的音符,没有音乐性。问题的长期积累使得教师教学困难、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终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要求节拍的正确弹奏,加强学生识谱能力,在回课时候有意识地强调学生不能看键弹琴的问题,用耳朵聆听旋律发现错音,并能哼唱旋律。长期这样严格要求,必能提高学生钢琴视奏能力,加强学生手指对键盘的控制能力;第四,分工合作。教师在上课时候,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小组分工合作,回课时候可以一人弹琴、一人伴唱,其他同学用身体或者是打击乐加入声势伴奏,多种声音融合在一起组成美丽的乐章。另外的小组事后点评,大家一起讨论问题所在,这样学习事半功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是重点也是难点,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在学校与专业的配合下,教师需积极调整自己教学状态、更新自己已有知识体系、持续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前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侯淑青.浅谈提高幼师钢琴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7(1).

作者简介:汪良俊(1992—),男,汉族,江西景德镇,助教,井冈山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改革;程凌(1993—),女,汉族,江西景德镇,助教,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钢琴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纸钢琴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