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专业教育中实现通识教育目标—以法学专业为例

2019-01-18李蔚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0期
关键词:法学专业专业教育通识教育

李蔚

摘要:通识教育的宗旨是在培养“完整的人”,纠正专业教育的过度专业化,但并不完全脱离专业教育。当在专业教育的某种角度中找到可以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那么某种程度上专业教育就可以成为通识教育的某种新形势。本文以法学专业为例,探讨法学专业如何使通识教育和的目标实现。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法学专业

引言

大学注重过度化的专业教育课程的开展,其教授的知识因过度专业,其知识面相对狭隘,培养的学生也相对单一,精神匮乏,这其实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冲突的。虽然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对单一,但其因实用主导着人们的生活。在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人们过分关注私人领域的物质生活,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这使他们难以承担建设健全社会的公民责任。人们寻求生命意义的愿望和健全社会建设的需要是相互关联的,所以需要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本文以法学专业为例,来探讨在专业教育中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1 法学专业和通识教育目标的整合

1.1 通识教育的目标设定

面对过度专业教育的滥用,人们追求生命的意义和建立健全社会的需要,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健全人才。健康的人应该具有完美的人性,注重个人的完美和社会责任,超越人的自然属性,发展人的社会和精神属性。

(1)整体知识

通识教育通过完整的知识培养出完整的人格。整体知识是整合知识,事物完整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传统上知识分为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

(2)优秀的能力

优秀的人只有完整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培养优秀的能力。能力包括表达,思考和判断。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表达的目的是与人沟通,日常生活中沟通是非常普遍和重要的活动,进行有效的表达,批判性思维和明智的判断是一个人解决当今社会实际问题和困惑的必要能力。

(3)良好的道德

一个健康的人有良好的道德,这是他追求真、善、美的体现。良好的道德需要通过人文教育、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来培养,这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4)自由精神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改变外部世界和自我觉醒的能力,实现外部世界与个人生活,物质生活和个人灵魂在内心世界的和谐。

1.2 通识教育的目标在法学专业中实现

以法学专业为例,虽然法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但这并不完全符合通识教育的目标,并不妨碍法学专业达到通识教育的具体目标。法学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特别是在培养思维能力和负责任的公民方面。法学专业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法学专业不仅赋予法律知识和技能,而且重视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对法治精神负责,这是负责任的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 通识教育目标在法学专业中实现

2.1 法学专业的法治精神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法治精神是一个完整的人和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必要品质。法学专业在培养法治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法学专业的过程是培养法治精神的过程,所有法律课程的共同使命是培养法治精神。法学专业不仅应该是法律规定清单和简单的知识堆叠,也不应该是不同国家法律规定和制度的简单比较,它应该在整个法学专业中有一个基本的思想,这一基本思想的核心是维护法治和保护人权。

2.2 通过法学专业培养阅读、写作、沟通和批判能力

阅读、写作、交流和批评能力是通识教育和法学专业的共同目标,但法学专业中上述能力的培养与专业密切相关。每门法律专业课程都将涉及这四种能力的培训。当然,教学方可以采用公式和方法来影响学生,从而可以达到特定的效果。与大班教学和讲座式课程相比,小班研讨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阅读、思考和展示的空间。学生在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并在小组或班级中进行讨论和交流。此外,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的课程以实际案例为教学对象,以模拟或实践的方式分析案例。它们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温习、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与其不同的观点进行交流方面發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通过丰富法律的主要科目来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3.1在阅读经典中寻找法律的历史和传统,为了消除一般历史教学的不足,一再提到阅读经典的重要性,被视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理解人性,自我和人类社会的桥梁。

3.2 将社会、经济、文化和道德因素纳入教学案例不是中国的判例法国家,而以案例为分析材料来解释成文法的案例分析已成为法律的主要教学方法。中国的教育,它引导学生了解教学案例中法律背后的社会和经济。思考经济文化因素,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法律解释,可以培养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洞察力,是实现法学专业普及教育目标的可行途径。

4 结论

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艺全面发展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更加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连贯,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各种能力。虽然法学专业的目标并不完全符合它,但只要能够在其中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选取适当的角度来进行专业教学,从而可以使法学专业成为某种通识教育的新形势。这样,通识教育和法学专业可以相融合起来,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章锐.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博弈[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5):26-29.

[2]刘阳, 林荣日. 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J]. 教育评论, 2017(6):139-139.

猜你喜欢

法学专业专业教育通识教育
贵州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学生作品选登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职法学专业教学探究
法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试题库建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