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2019-01-16殷开芹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意义

殷开芹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为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使用快捷有效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逻辑思维方式。本文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也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期望可以使日后的教学工作进行得更为顺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意义;策略

小学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小学数学的特征、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现阶段,教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看待问题较为浅显,教师应带领学生剖析问题,不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试着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正逐渐接受着新的教育方式,改变“填鸭式”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此,教师需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刚刚步入校门的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培养更加严谨的逻辑思维,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这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脑力,更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众多思维能力中,逻辑思维最为基本,如学生不具备逻辑思维,便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形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便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填鸭式”教育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教师应当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复习之前的旧知识,以便学生温故知新,之后教师根据课本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引导学生去教材或是生活中寻找答案,通过探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算式的简便运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答题,并得出正确答案,再向学生提出问题:用简便算法是否能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简便算法的好处,使学生愿意接受应用简便算法,最后使学生自发熟记简便算法的运算法则。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又如:在学习《可能性》时,教师需引导学生观察周边的人和事,结合实际找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己试着解答。教师也可以适当提出一些问题:纸箱中共有9个黄色小球,3个白色小球,5个红色小球,小明摸到黄色小球的概率是多少?摸到白色小球和红色小球的概率分别是多少?小明能摸到褐色小球吗?又或者举例:任意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分别是多少?并让同学们进行尝试,通过提出这些问题,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根据学生特点分层教学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因此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所不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采用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太过急于追赶课堂进度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不能局限于一种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寻找多种解题方法,最后使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解题,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加快学生的解题速度。

例如:学生在学习《约分》时,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直接约到最简,教师就需要带领他们一步步解决问题,先将八分之四约分成为四分之二,最后再得出二分之一,这样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还要嘱咐学生课后勤加练习,等待恰当时机再引导学生直接化到最简。而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则可以使用直接化到最简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更有自信。再如:学生在学习《通分》时,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直接得出正确答案,学生往往把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得出通分的分母,但是得出来的结果并不是最简分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验算,如果得出来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要将它化成最简,并让学生勤加练习,练熟后便可直接得到正确答案。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反复的思考和探讨得以提升。教师要引领学生不断思考并让學生经常反思,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2的倍数》时,教师可以通过边游戏边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师担任主持人的角色,说:“就这节课新学的知识,我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从第一排第一个同学开始数数,数到最后一排最后一个同学,大家数到2和2的倍数时,要拍一下桌子,如果忘记拍桌子就要受到惩罚。”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重新进行这个游戏,学生说数字,老师马上说出这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老师回答得既快速又准确,这更能加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运用玩游戏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总结了2的倍数的特征,既给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加牢靠地掌握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考试周刊,2017(9):60-60.

[2]苟三荣.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J].学园,2017(24):72-73.

[3]田丽芳.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8(1):136-136.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