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平台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现状

2019-01-16葛婷婷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移动平台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葛婷婷

摘 要:“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基于移动平台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职业教育新理念,掌握信息化教学方法以打造“以学生为中心”并适应职业需要的高职英语“金课”。

关键词:移动平台;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一、基于移动平台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交互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过程,学习通过不断的实践强化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俞小丽从“广泛性、交互性和情景性”三个方面阐述了移动学习平台在语言学习方面的优势,并在教学应用中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移动平台能够提高高职英语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热情的结论。(俞小丽,2019)郁舒雯从“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便利性英语服务和创设交互式教学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移动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并谈到“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开拓英语学习视野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三个运用途径。(郁舒雯,2018)但是很少有教师或学者,从资源建设、大数据分析、教学重难点的解决与突破、提高学习参与度、积极性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对移动平台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二、基于移动平台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应用的现状

利用移动平台进行英语教学,是采用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对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信息化教学大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需要进行重新定位,涌现花样繁多的教学手段,然而,除了一些教学比赛中能够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教学模式改革,落到教学实践的探索与创新很少。分析其原因有来自制度、教师和学生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高职院校基于移动平台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尚未取得明显成效。

三、基于移动平台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发展不畅的原因

(一)理念先进,制度陈旧

提倡教师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首先要有推动改革的制度。但大多数学校,在政策的引导上,如评职称等,仍鼓励教师多做科研,而不重视教学研究;有的学校,大力实行督导制度,但督导的标准仍旧是传统教学模式,用旧的标准衡量新时代新要求下的教学,显然不合适。

(二)鼓励创新,环境落后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先后发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加大力度发展信息化教学”等倡议,但在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无法满足这一需要,如网络没有全覆盖、没有选取合适的移动教学平台并对教师进行系统的信息化教学培训、没有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没有能够进行大数据分析等等。

(三)拒绝改革,思想陈旧

在高职院校,英语是一门常规课程,很多老师教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二十几年,仍旧是一本教材、一份教案,一套课件,以及教材配套的听力材料等等。利用移动平台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要求教师打破“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学习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建设丰富的教学与学习资源、建立试题库,并根据各专业的特质以及行业企业的要求,更换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环节等等,需要增加教师的工作量,打破教师的舒适区,很多教师拒绝改革和创新。

(四)表面改革,换汤不換药

很多高职英语教师,在政策和学校的要求下,使用移动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但仅仅停留在使用信息化平台,并不了解信息化教学的含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具体作用“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效果分析;鼓励教师充分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解决技能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广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职成司2017年4月在《教育部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要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职业教育特色;要探索建立‘共建共享、开放合作新机制。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综合这两个文件中的四个作用两个体现,我们可以理解职业教育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的丰富内涵。但很多老师,对信息化的理解,还局限于播放音频视频,利用几个移动平台上的诸如签到、抢到、头脑风暴的工具,或是把移动平台当成了一个云U盘帮助存储课件等等,没有在教学模式上下苦功、做文章。可以说,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是伪信息化教学,没有创新,更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及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

(五)表面跟从,实则敷衍

“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下,强调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提出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信息化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学生情况变化了,“他们拥有手机,他们是和互联网一起长大的一代人,他们喜欢碎片化学习,他们更喜欢具体的图片、影像类的记忆方式等等”。这个“中心”真的满意信息化教学吗?通过观察,教师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老师在移动平台上发布的听说读写等任务,喜欢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占少数,部分学生线上学习完全是敷衍了事。究其原因还是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资源吸引力不大、学习内容安排得不够合理,考核评价没有挂钩,没有与专业结合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四、基于移动平台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发展策略

(一)推动改革,制度先行

学校制度是教师工作的风向标,建立健全的教学改革制度是发展基于移动平台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学校督导以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综合评价教学质量,鼓励使用移动平台开展教学;此外,硬件设施也是学校开展基于移动平台高职英语教学的有力保障,在众多的教学平台中选择适合本校教师教学的平台,安装有大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语音识别训练设备;在各专业进行企业调研时,英语应用调研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便于教师针对不同专业组织教学等等都可以在学校和专业的层面上为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肥沃的土壤。

(二)理解理念,勇于实践

作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学技能。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中,关于公共基础课的要求之一是“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安排,强调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养素职业精神”。

这个趋势表明,“一本教材、一份教案、一套PPT”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时代过去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学生的独特性,职业性。另外要深刻理解“信息化教学”或“基于移动平台教学模式”的丰富内涵,需要教师打破传统,重构教材、分解教学内容,建设大量高质量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并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等等。教师要掌握移动平台上的数据收集及分析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可评可测可控,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师还要在交互式学习设计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主动自愿对英语课程进行学习,激发英语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终身学习能力。

五、结论

“互联网+教育”大环境下,高效利用移动学习平台进行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不断前进的,在此过程中,加强学习,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造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金课”是每一位高职英语教师的必修课。尽管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在这个教学改革大潮的推动下,“以学生为中心”适应职业需要的高职英语课程会探索出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郁舒雯.移动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实践之研究[J].黑河学报,2018(5):156-157.

[2] 俞小丽.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高职英语多维式教学策略[J].高教论坛,2019(11):6-7.

猜你喜欢

移动平台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移动式培训评估系统的培训闭环管理研究与探索
基于移动平台的电力营销系统应用探析
数字化校园中统一移动平台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平台设计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