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丙嗪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9-01-13李明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眩晕生命质量

李明君

【摘要】 目的:通过对眩晕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其临床效果,探究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来本院诊治的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的眩晕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常规治疗+异丙嗪,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眩晕临床症状积分为(3.45±1.65)分低于对照组(t=6.16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八项指标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八项指标评分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进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以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没有异常,安全性高。结论:异丙嗪可以有效缓解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异丙嗪;眩晕;生命质量

眩晕症是一种运动错觉,空间定向感觉或者机体平衡感觉发生障碍,引起外界环境或者自觉身体摇晃、移动及旋转[1]。眩晕症患者常表现平衡失调、面色惨白、站立不稳、眼球震颤、恶心呕吐等,身体和心理负担较大,工作状态和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3]。笔者从来本院诊治的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的眩晕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异丙嗪治疗,效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来本院诊治的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的眩晕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为(46.57±5.67岁),临床诊断:24例前庭神经炎,20例颈椎病,32例梅尼埃患者,16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8例原因不明性眩晕。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32例男性,18例女性,平均年齡为(47.14±6.34)岁;观察组50例:32例男性,18例女性,平均年龄为(46.97±5.67)岁。本研究经过本市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两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纳入标准:1)患者在入院后,通过常规生化、心电图以及颅脑CT确诊为眩晕。2)符合眩晕轻重分级标准。3)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较为完整,年龄均在18岁以上,配合度高,自愿签署知情同书。4)眩晕具有反复发作、突发性以及阵发性,在发作间歇出现欲跌感或者发生跌倒事件。5)所有患者因眩晕而就诊,眩晕发作离就诊时间在24h以内,同时伴随听力下降、呕吐、眼震、耳鸣等症状。

病例排除标准:1)存在异丙嗪用药禁忌证或者药物过敏史的患者。2)伴随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伴随严重原发性疾病或者精神疾病史。3)存在影响药效因素的患者。4)哺乳期或者妊娠期患者。5)具有耳源性眩晕、心血管疾病行眩晕、感染性疾病、头部外伤引起的眩晕、眼源性眩晕。

1.2方法

对照组经过确诊后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如甘露醇等静脉滴注、卧床休息,接触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帮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避免患者受到声光刺激,同时进行阿托品治疗防止呕吐。观察组在进行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实施异丙嗪治疗(国药准字H12020237,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肌注25mg,治疗4周,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1.3.1生存质量通过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主要内容包括生理职能和功能等八个维度,分数为0~100分,健康状况随着分数升高而升高[4]。

1.3.2临床症状积分对眩晕持续时间、频度和程度三方面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持续时间、程度以及频度领域均无症状为0分,频度领域每天数次发作为4分,眩晕剧烈不能忍受为8分,持续1d及其以上为10分[5]。

1.3.3安全性指标治疗完成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尿常规检查,记录研究期间所出现不良事件,内容包括持续时间、表现、处理结局、程度等,对其实验药物相关性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前后眩晕临床症状积分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眩晕临床症状积分没有统计学差异(t=1.186,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眩晕临床症状积分为(3.45±1.65)分低于对照组(t=6.16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与后SF36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 8项指标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 8项指标评分高于治疗后

2.3两组患者安全性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进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以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没有异常,安全性高。

3讨论

眩晕为位置性或者动性错觉,涉及范围较广,发病机制不明确。有研究显示内科门诊中,因为眩晕就诊的患者已经超过5%,患者自诉存在“飘飘荡荡”的感觉。患者发生眩晕的时候痛苦万分,严重危害日常生活及工作,对于病情缓解或者有效治疗持迫切心理。异丙嗪常用于眩晕,可以抑制中枢、镇痛和镇静,前庭功能受到抑制,脑组织受到保护,是一种吩噻嗪类抗组胺药物。本研究中,经过异丙嗪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眩晕临床症状积分为(3.45±1.65)分低于对照组(t=6.164,P<0.05),SF36 8项指标评分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使用安全性较高。杨刚[6]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眩晕临床症状积分为(3.47±1.505)分低于对照组(t=12.533,P<0.05),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安全性高,与本结果相符。患者在发生眩晕时痛苦不堪,依从性降低,通过采用异丙嗪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同时具有治疗方法简单,起效快,帮助患者快速减轻痛苦等优点。异丙嗪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均有效, 对于中枢性眩晕,异丙嗪可治疗脑出血、循环缺血等引起的眩晕,效果显著;周围性眩晕起病急、症状重,异丙嗪通过抗胆碱功能抑制前庭功能,可以缓解症状。

综上所述,异丙嗪可以有效缓解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陆文龙.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03):530531.

[2] 程达.急诊眩晕的病因分析与治疗[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1(15):135.

[3] 褚妩边.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07):863864.

[4] 张月战,周铃.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02):5860.

[5] 刘飞.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7(04):212213.

[6] 杨刚.异丙嗪治疗眩晕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07):1820.

猜你喜欢

眩晕生命质量
从痰辨治高血压病经验浅谈
以家爱提升生命质量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浅谈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命质量的作用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200例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及生命质量分析
针刺配合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生命质量的干预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