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干眼症的研究进展

2019-01-05刘进姚杰卢静谢学军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分泌量泪膜泪液

刘进 姚杰 卢静 谢学军

干眼症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者量的异常,又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的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感或眼表组织病变的多种疾病的总称[1]。眼部常见症状多有干涩、流泪、异物感、视物模糊、视疲劳、发痒、烧灼感等不适。据统计,在我国成年人更容易患干眼症,其中40岁以上成年人中21%的人患有干眼症[2];根据在台湾地区的调查分析,老年女性更容易患有干眼症[3]。总结干眼症的危险因素有:中老年人、女性、睑板腺功能不全、眼表手术、精神压力、甲状腺疾病、高等教育水平、城市人群、屈光不正、佩戴隐形眼镜、维生素D不足[4]等。本研究综述针刺治疗干眼症的研究现状并进行展望,以期为干眼症的针刺治疗和机理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1 单纯针刺

王娟[5]等将 56 例符合干眼症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针刺组 28 例,对照组 28 例。针刺组取穴:太阳、睛明、攒竹、百会、风池、合谷、四白、球后、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日针刺1次,12 次1疗程,共4 疗程。另一组采用眼部点泪然滴眼液,日4次,共治2个月。结果:单纯针刺有效率为85.7%,对照组75.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泪液分泌量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梅玲飞[6]将60例(120 眼)干眼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瑞珠滴眼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93.33%,对照组77.94%(P<0.05);治疗组SIT 7.11±3.026mm,对照组 3.53±2.589mm(P<0.05);治疗组 BUT 5.70±2.632s,对照组 3.07±2.712s(P<0.05);治疗组FL积分0.08±0.334分,对照组0.56±1.189分(P<0.05)。李金全[7]等以睛明、承泣两穴为主收集30例患者,针刺治疗,治疗后治疗后症状减轻,SIT和BUT均较前提高(P<0.05),总有效率86.67%。李镜[8]等研究整理发现针刺治疗干眼症的腧穴以足太阳膀胱经和眼周穴位为主,取穴应循经和辩证。总结,单纯针刺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明确,而且作用效果明显优于人工泪液。

2 针刺联合药物

彭清华等[9]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干眼症,取穴:四白、丝竹空、睛明、攒竹、养老、合谷、三阴交,加眼部点滴眼液。结果: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干眼症患者有效率优于单纯应用药物,且针刺有双向调节性激素水平的功效。廖良等[10]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滋水涵木针法,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40例,在点滴人工泪液治疗的同时加以针刺,取穴:足三里、睛明、承泣、太溪、太冲、三阴交、丝竹空透鱼腰。结果:配合针刺治疗可改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量和视觉相关生存质量,改善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对于围绝经期妇女的干眼症治疗,国内外方法不一,国外多使用激素替代疗法,但仍存在争议。刘晓童[11]等将诊断为干眼症的45例患者在点滴人工泪液的基础上加以针刺,20天后分析总结患者主观疗效、BUT、SIT,28例症状明显患者,5例未改善,总有效率84.8%。总结,针刺对性激素的调节作用还需进行深层次研究,针刺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是对妇女围绝经期干眼症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3 针刺配合艾灸

赵美玲等[12]收集干眼症患者 26 例,采用针刺配合艾灸的治疗方法,局部取穴:睛明、攒竹、太阳、阳白、承泣、四白、丝竹空;远端取穴:足三里、曲池、合谷、三阴交、太冲、太溪。足三里用自制艾条悬灸。结果:患者主观眼部症状消失,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试验(BUT)均有好转;24例患者眼部症状改善,2例无好转,有效率92.31%。魏立新等[13]将8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组40例和药物组40例。针灸组采用局部针刺远端相结合的方法,选穴:睛明、攒竹、太阳 、曲池等,配合艾灸悬灸;药物组眼局部点滴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3~4次。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症状评分、视功能评分及泪液镜分级变化。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好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间泪液分泌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治疗前后SIT、BUT、症状评分、视功能评分及泪液镜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物组治疗前后,只有症状评分、泪液镜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以上临床研究表明,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干眼症状,提高患者泪液分泌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 针刺配合中药口服

曹岐新等[14]收集80例干眼症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针刺联合杞菊润目颗粒组41例,泪然滴眼液组39例,该组为对照组。在治疗2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联合中药口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5.24 ±1.47)和(6.98 ± 1.54)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个实验结果证明针刺联合中成药可提高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量、使泪膜破裂时间延迟,干眼症状缓解。刘彦等[15]将144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加中药组(59例)和人工泪液滴眼组(85例),疗程为8周。结果:针刺加中药组,泪液分泌量增多、延长了泪膜破裂时间、缓解了干眼症状,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后BUT、SIT、干眼症状和证候显效率,总有效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干眼症,有提高患者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和缓解干眼症状的作用。李妍等[16]将60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联合养阴润目汤30例,治疗组30例,仅用眼局部人工泪液滴眼,对照组为30例。治疗3周后统计数据,并观察分析2组治疗前后SIT、BUT及FL变化。结果:2组在治疗后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角膜荧光染色计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刘莹[17]等将90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玻璃酸钠组,其中针药组在针刺基础上以口服驻景丸加减治疗,在治疗30天后,以BUT、SIT、FL评分为指标,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其中针药组各组间治疗效果最好,指标的前后对比变化值明显大于针刺和药物组(P<0.05)。以上研究证明,针刺联合中药口服治疗效果优于人工泪液滴眼。

5 其他疗法

高辉等[18]收集88例干眼症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眼周针刺组和针刺配合揿针组,日针刺1次,12天1疗程,共2疗程。观察分析并总结两组治疗前后BUT、SIT、眼部症状积分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眼部症状积分、BUT、SIT均有明显改善,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配合揿针组(P<0.05)。姚鹏等[19]将26例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以中医辨证论治分型,分为热炽阴伤型11例(20眼)和痰瘀互结型15例(23眼),同时加以针刺及中药凉雾熏眼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分别观察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量(SIT),同时对患者的自觉症状积分进行数据分析。治疗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 SIT、BUT、自觉症状积分等均优于治疗前(P<0.01),两组治疗后6个月 SIT、BUT、自觉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后3个月(P<0.05),但与治疗前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进行了长期随访,观察到疗效略有下降。朱丹[20]对56例干眼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人工泪液组(对照组)和温针灸组(治疗组),治疗后对比两组间的疗效,治疗组BUT、SIT明显高于对照组,F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温针灸治疗有效率85.71%,对照组有效率71.43%,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 结语

以上临床研究证明,针刺治疗干眼症疗效显著,得到大家普遍认可,且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尤其是联合运用,效果甚佳。中医学认为本病在于气血津液不足、阴精耗损,津液枯竭则目涩,属“白涩症、神水将枯”等范畴。《灵枢·大惑论》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笔者认为其与肝、脾、胃、肾关系最为密切。肝藏血,目为肝之窍,泪为肝之液,肝受血而目能视,泪为血之化生,肝阴血不足,则眼干涩痛;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调则化生气血不足,故目不得血养则视物疲劳;肾为后天之本,藏五脏六腑之精,主津液,上润目珠,肾虚则津液不足,目不得润,故见烧灼、目涩、异物感。故临床治疗干眼症应进行辨证论治,抓住眼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局部取穴、分经论治,调节全身脏腑气机,从根本上改善或消除干眼症状。同时建立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统一的辩证施治模式,完善动物实验与已有的辩证论治相结合,对干眼症机理的认识更加明确,合理设置实验对照组,使实验研究更具科学性,注重后期随访,观察远期疗效,发挥中医整体调节的优势,为干眼症治疗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分泌量泪膜泪液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干眼患者基于泪膜动态变化的图像特征分析
应用角膜地形图仪观察老年干眼患者最早泪膜破裂位置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手术室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时间及分泌量的影响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
常用手叩头,拯救发际线
常用手叩头拯救发际线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荷尔蒙决定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