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8-12-27杨颋晟

文教资料 2018年2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创新

杨颋晟

摘 要: 慕课这一新的教学范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内的改革实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产生影响。面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政课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慕课这一新的教学范式,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模式、手段入手,对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范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 慕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

近年来慕课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使我们必须认真审视与思考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应对当代教学环境、教育技术、教学对象等发生的变化,围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体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的课程转型创新之路。

一、慕课及慕课的特征

(一)慕课的含义和发展过程

所谓“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是网络在线教育平台经过多年发展、深化,新近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范式。2011年秋天发端于美国的“慕课”包括三大平台,即Coursera,EdX与Udacity,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慕课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首先,MOOC教育理念的产生(2001年—2007年)。主要表现为: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始推行“开放课件”(Open Courseware,OCW)运动①。2003年我国教育部启动了网络精品课程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逐步建成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其次,基于联结主义的cMOOC的产生和发展(2008年—2011年)。2005年,西口子基于网络思维思考学习的过程和本质提出了“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联结主义最为通俗的解释是“把大家的想法联结在一起获得更多的知识”。其基本理念是:知识是网络化联结的,学习是联结专口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②。最后,基于行为主义的xMOOC的产生和井喷式发展(2011年秋至今)。主要表现为:三大MOOC平台相继设立,各国高校纷纷加入MOOC平台,MOOC证书与学分正在逐渐被接受或承认。

本文所讨论的思政课的“慕课”教学背景持指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平台,xMOOC近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又具有新的教学模式,即混合式教学范式。混合式教学指采用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除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外,还借助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开展线下的教学活动,包括小组讨论、辅导报告等环节③。

(二)慕课的基本特征

慕课是网络教育平台不断发展的成果,慕课能利用现有网络媒介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传递到每一个需要学习的学习者的身边,最大限度地模拟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其基本特征包括:

1.多选择性、高互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时间为次序在教室进行,时间和空间比较固定。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掌握着教学活动的进程。在慕课环境下,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不同教师的不同谋程,选择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课程进行自主学习。

慕课的课时较短适合目前学生习惯的碎片化学习方式,慕课的教学视频一般以短视频的方式体现,同时伴随有交互式的练习、课后作业及考试。课堂测试及课后作业完成后,借助于社交网络平台和内置板块,可以实现大规模、不受时空限制的师生互动。同时,慕课普遍具有同伴评价的模式,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拓展性学习的开展。

2.以“大数据“为技术支撑

慕课的一个新特点:依托“学习大数据”。《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认為:“大数据是人们在大规模数据的基础上可做到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在小规模数据的基础上是无法完成的。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大数据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④慕课平台会自动记录每个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全部学习行为,学生在线学习保存下来的大量相关数据将汇集成“学习大数据“提供分析。学习大数据的运用是一场思维的创新,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习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做大数据,得到不一样的结果与作用。

3.以问题逻辑为导向组织教学

从慕课教学的基本过程看,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并无二致,一些学者因此简单地将慕课视为“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搬上网络”而已。这类观点没有认识到慕课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就是将一门学科以知识点为基础学科体系化为引导学习者进行探索的问题逻辑,进而转变为教学活动中学习者的认知体系,并且学习者必须按照预设的问题逻辑导向学习。因此,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点讲授、课程设计、课程考核必须按照课程的问题逻辑导向进行,这种问题逻辑导是目前慕课教学中的重要特征。

二、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1.师生缺乏实时互动与交流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多采用合班教学的形式,即大班授课。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班型过大的问题更为明显,通常一个授课班级的人数超过100名。在这种形式下,一方面会造成学生人均发言的机会有限,降低学生的参与度,使其没有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逐渐边缘化。另一方面会降低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力,教师缺乏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使教师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在教学实践中片面迎合学生的需要

所谓“迎合式”教学就是立足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知偏好及思维习惯为转移,通过投其所好组织实施课程教学活动,以期获得一些学生的认可和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导致课堂教学的娱乐化和随意化,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严肃性和理论性。

课堂教学娱乐化的主要表现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图片和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图片与视频的内容与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甚至表现为心理素质拓展类活动。课堂教学的随意化表现是一些教师将教学内容随意组合和嫁接,彰显教师的个性与独立见解,以学生“爱听”为主,让学生的所谓“好奇心”随意发挥,什么流行讲什么,不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和实效性。

3.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有距离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有距离。主要表现是教师以统编教材为基本教学资料,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设计教学内容,一本教材、一套课件用很多年年。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问题意识淡薄,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关注不够,缺乏以问题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课堂教学中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难以得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与共鸣。

三、慕课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启示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可以采取“传统为主,慕课为辅”的方法,将慕课教学的优势扩展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中,用混合式教学范式逐步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1.课前学生预习

由于高职院校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程度普遍偏低,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必要的准备,难以确定课堂听课的重点和难点,基本上是被动听课,难以形成自己的听课模式,从而课堂教学就成了教师单向的灌输。而慕课教学具有网络化、视频化、碎片化的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课前发布预习指导,把精心挑选和剪辑的短视频、知识结构图、配图经典文献摘要、漫画故事图等放到特定的自媒体平台上,鼓励学生浏览、评论和转载,保持对学生动态的关注和记录⑤。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前预习,明确听课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疑问点、关注点、兴趣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2.课中教学设计

首先以问题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以学生预习中形成的问题为导向,将课程内容设置成不同的专题,不同的专题解决不同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形成不同的专题组合,实现差异化教学。同时注重运用传统课堂中积极因素,如生动的案例、精彩的视频及图片等进行教学。其次利用慕课教学的优势,进行实时的提问测试测试。这种设计类似于高职院校学生比较熟悉的网络游戏攻关,让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强化记忆,真正做到“以问促学”。再次在课堂上实行学生匿名互评,实现以评促学。慕课的一大优势是课后作业的评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就采用这一做法,具体做法是让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交换批改作业,形成初步的评价;其次由教师亲自批改作业,形成最终评价。

3.课后互动形成全面评价。

教师在课后除了利用传统的书面作业或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外,还应当合理利用慕课教学的优势形成第二课堂。目前慕课平台上一般都有专门的交流讨论区,学习者可以在学习完视频后直接提问得到回复;也可以搜索类似问题,参考相关解答,还可以浏览他人问答。这种课后互动和反馈,将会被系统地收集和保存,使之成为总成绩的一部分⑥。利用慕课教学的这一优势,教师可以在一节课完成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学生关心的话题,将其投放到慕课平台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有效的评价;同时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单独提问,给予精确的、实时的指导帮助,做到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上,教师定期做好讨论记录的整理和评价,形成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成绩,从而形成对学生学习的全面评价,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注释:

①孙传远.开放课程运动产生和发展的路赶考察[J].重庆广巧电视大学学报,2012(10).

②George Siemens.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M].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distance; learning,2005:3-10.

③刘震,曹泽熙.“慕课”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和机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

④[英]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⑤强飙.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设计的思路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

⑥梁爱强.“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

参考文献:

[1]李晓明.慕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陈文旭,崔欣玉.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的价值与挑战[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2).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8.

[4]强飙.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设计的思路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

[5]周丽莉,蔡亮.“慕课”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

[6]梁爱強.“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创新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