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实用理性”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影响

2018-12-27杜旭静张哲

文教资料 2018年26期

杜旭静 张哲

摘 要: 科幻小说在中国经历了四起四落,每次起落都与社会需要紧密相关。本文以这四起四落为经线分析科幻小说与现实需要的关系,透过这一现象观察中国文化中由来已久的将文学工具化的传统及其社会心理层面的原因。

关键词: 科幻小说 工具化 实用理性

从梁启超提出“小说界革命”到现在的近代百年里,细细数来,科幻小说曾有过四次浮出地表,欲与文坛主流样式试比高,但是不久就又销声匿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从来都是紧密的,科幻小说的一时盛行必然是合于时代需要,符合当时读者的公共期待视域,但是其后深藏着中国文化中一以贯之的某种特性。可以说科幻小说的四起四落极少源于艺术的探寻,而是紧随时代的步伐,自觉成为一种科普的或者高考作文的指导工具。

李泽厚曾用“实用理性”解释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儒家思想。它肯定现实生活,注重伦理实践,并将这种世界观和生活态度紧紧联系;将有用性悬为真理的标准,认定真理在于其公用、功效;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心理塑造、将情感渗入理性,使中国传统注重吸收历史经验以服务于社会生活的现实利益。综观科幻小说在近代中国的流行状况,可以看出“实用理性”的确已深入国人心中。

科幻小说在中国的第一次兴起是在二十世纪初期。晚清,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变局中,动荡的社会情势,错综复杂的思潮冲击,都刺激着晚清小说的创作。现实百态全面地反映在小说内容中,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创作主题。近代科学的东传,带来了新的科学知识,促使中国科学环境的成形,奠定了“科学加幻想”的晚清科幻小说创作的社会基础。

当觉醒的少数人发现国家已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幻想中的天朝上国已成过去,救国强国的愿望自然强烈而急切地要表达出来。文人们可用的途径是狭窄的,无兵无权,只有一腔热忱和手中的一杆笔,“小说界革命”应运而生。晚清科幻作家透过科学幻想的描写形式,渲染科幻发明的神奇功能,表达运用科学以改善国防军备与民生实业的寄托。

在当时流行的四大杂志——《绣像小说》、《月月小说》、《新小说》和《小说林》中,有许多小说,也许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幻,但是在译本小说新题材、新形式的启发下,这些小说在创作技巧上的引进与尝试,显示了作家们企图超越传统创作窠臼的努力。而且在人物、结构和环境描写等方面,都有传统小说未能企及的表现①。这些小说主要是为了利用小说这一通俗形式,介绍科学新知,担负普及科学的任务。一批热血沸腾的学人和文人纷纷涉入这个领域。鲁迅就曾用文言翻译了凡尔纳的《月界旅行》(由日译本转译),并在序言中说:“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②(157)可见这一新的文学形式的引进就不是纯粹为了艺术,艺术的探求只是它的副产品,初衷是为了对社会有用。

这次科幻小说的兴起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仅仅称得上是萌芽。五四之后,“救亡”占据首要位置。学人们的目光移到意识形态的信仰上。从1923年爆发的“科玄论战”可以看得出,“尽管双方在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的因果律、内容、材料等问题上争论不休,其真正的核心却在:现时代的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才有助于国家富强社会稳定?这场看来是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等纯学术问题的论战,从根本上却是两种社会思想的对立”③(51)。

在这之后写得斗志昂扬的科幻小说没有结束,但是读者的反应却平平。在经历“五四”新思潮的大量涌入和“科玄论战”后,国人不再只希望靠科幻小说实现强国梦,而是开始在众多道路中选择真正实用的能救中国的一条,好坚定地走下去。科幻小说已无用武之地,只能消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央人民政府号召人民“向科学进军”,科幻小说又迎来了一次创作高潮,众多科幻作品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可是这一时期的科幻小说偏向于写给儿童看,就像科幻小说作家萧建亨概括的:“无论哪一篇作品,总逃不了这么一关: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或戴着眼镜的年轻工程师,或者是一位无事不晓、无时不知的老爷爷给孩子们上课。于是误会——然后谜底终于解开;或者干脆就是一个从头到尾的参观记,一个毫无知识的‘小傻瓜,或者是一位样样都好奇的记者,和一个无事不晓的老教授一问一答地讲起科学来了……”④很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科幻小说的套路。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现在看到当时的画面都是笑得灿烂的孩子们举着和他们一样鲜艳的鲜花欢呼雀跃着,拥簇着慈祥的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为了孩子们写作,似乎成为一项高尚的举动。可是只为孩子们写作,科幻小说的手脚就被束缚起来,成为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它的能量难以发挥。这一时期的科幻小说看似繁荣,但是题材单一,拘泥于相似的模式,作家思想的深度没有建立起来,作品就蜂拥而至。这时的科幻小说质量可想而知。

没过多久,这个套路的创作不能进行了。“大跃进”和“文革”十年,科幻小说自然随所有的文艺一起沉潜下来,因为它们对于这个火热的年代已经彻底无用。

“文革”结束了,文艺解冻了,科幻小说的发展进入了春天。1978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在欢呼“科学的春天”到来的社会环境下,在文艺经过了十多年的沉寂后,科幻作者的创作热情有如火山爆发。据统计,1976年-1981年间最鼎盛时发表的科幻小说达600多篇,刊登过科幻小说的成人刊物有20余家⑤。

这时期出了一个科幻明星——叶永烈。他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读书期间就发表科学小品集,并成为大型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写作条目最多的作者。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学生都是看着他的科幻小说长大的,对他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和其他三位成就卓越的作家被称为中国科幻的“四大金刚”,另三位是:郑文光、童恩正、刘兴诗。

他们发表了大量的科幻小说,而且超越了短篇开始创作长篇,超越了儿童文学阶段,走向了成人化。郑文光197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飞向人马座》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童恩正1978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创作于1963年的《珊瑚岛上的死光》,是中国最高级文学刊物第一次发表科幻小说,这篇小说后来被改编为连环画、广播剧,并被拍为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影响极为深远⑥。

还有很多重要科幻作家和作品,比如与中国科幻“四大金刚”同时加入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的萧建亨的《密林虎踪》、《机器狗卡曼》、《金星人之谜》,获科幻大奖银河奖的金涛的《除夕之夜》、《最后一条街》等。不再列举,已经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科幻小说市场热闹非凡。

正当科幻小说如日中空之时,八十年代中期忽然掀起了一场对科幻小说的猛烈批判,许多科幻小说被指责为宣扬伪科学、暴露社会阴暗面和格调低俗。这场争论引发新闻出版系统的行政干预,最终使科幻小说在中国消失整整五年。科幻小说的这个春天结束了。

中国科幻的多灾多难看起来总是和政治联系紧密,但并不是完全如此,因为当这一题材和体裁于时无用时,在实用理性的传统心态和传统精神作用下它会自然而然地消隐,在下一次科幻小说的涨潮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

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新型的题目无疑给因循守旧的作文老师扔下了一个重磅炸弹,也给沉闷的高中学习加进了一点革新的乐趣。它体现了高考命题思路的转变,于是,从老师到学生,甚至家长也加入进来,开始关注科幻。之前发表了与高考作文题相同题目的文章的《科幻世界》更是炙手可热,高中生几乎人手一册,月月不落地买来看。科幻图书市场理所当然地迎来了空前热潮。在高考指挥棒的支持下读科幻、写科幻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

这时的科幻小说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软硬科幻共同发展,充分展现了人们的奇思妙想,以发达的想象力冲击了文坛,启发人们进行更多的想象。这是很让人兴奋的一个时期。

北京的星河是这一时期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中短篇科幻小说《朝圣》、《握别在左权还原之前》作品集,长篇《网络游戏联军》、《残缺的磁痕》等八部,曾获科幻大奖银河奖等多种奖励。国外科幻更多地译介到国内,主要以《科幻世界》为阵地。北京师范大学还从2003年招收科幻文学研究生,这是中国高校教育史上的首创。台湾地区的张系国、黄海、吕应钟等人都出版了大量的科幻小说,香港的倪匡以卫斯理为笔名出版了100多部科幻小说,有的已被排成电影,深受欢迎。科幻小说似乎已经在中国土壤上站稳了脚跟。

随着高考指挥棒的转移,《科幻世界》的疯卖成了一个记忆,科幻小说又一次落潮。没有谁人禁止,但是科幻小说还是難逃隐身的命运,因为科幻小说作为高考作文指导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文学往往像服装时尚一样过些年就轮回一次,科幻小说也一样,可它在近代中国的曲折发展却和这种文学的循环有所不同。它不是源于文学内部探索的需要,而是在每次时代的变革期应运而生,由作者和读者共同选择,选择的标准在于是否于时于世有用。儒家文化的渗透使得中国人执着于生命而不同于西方人执着于知识⑦,于是纯粹的学理探究很少,经世致用才是真理。科幻小说在中国经历的四起四落清楚地透出了中国文化中这一鲜明的特色——实用理性,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这几个字,而是这种思想方式已经变成习惯渗入人们心中。人们用理性追求一种信仰以指导人生和现实活动,这或许使我们更容易理性地寻找到适合生存的道路,但在艺术这条路上却似乎只能越走越偏。科幻小说的创作也是这样,没有内心发出的本能而强烈的热爱,很难攀登到它的顶峰接近神性的灵光,这就是那些应时应景而作的科幻小说难以长久流传震撼人心的原因。

注释:

①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②鲁迅.月界旅行辨言[A].鲁迅全集:第10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③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④转引自汤哲声.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发展史论[J].文艺争鸣,2003(06).

⑤王川.中国科学幻想小说兴衰论[J].江苏大学学报,1990(01).

⑥材料参见孔庆东.中国科幻小说概说[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5).

⑦高旭东.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