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8-12-15周琳王顺陈旭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自主学习

周琳 王顺 陈旭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兴起,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知识的碎片化和时间的碎片化渐渐地导致了学习的碎片化,渐渐的,自主学习中相对灵活的非正式学习越来越受到青睐,恰恰社交网络中充溢着非正式学习。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终身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以研究结果为基础。就大学生的参与动机,个性特征及知识层面,调查了大学生利用社交网络对自主学习中非正式学习的状况,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利用社交网络非正式学习的形势,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定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社交网络;自主学习;大学生学习;现状调研

社会网络作为一种工具给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探究、自我反省、自由沟通和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學习环境。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表示80%以上的大学生会在社交网络中进行学习,他们认为社交网络提供了更为自由的空间和资源,并且可以随时学习,变换了课堂教育模式,可以在做中学、玩中学、游中学等,如网上聊天、网上游戏、浏览动态、群聊等。但是,目前大学生在传统的授课中因有教师带领有着明确的目标,非正式学习却没有明确的方向,通过社交网络产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如何呢?能否弥补正是学习所达不到的效果呢?本文为此对大学生利用社交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问卷设计

本问卷在正式调查开始之前,对问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做了验证。首先在高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随机发放了20份纸质问卷进行初试,确保答题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认真程度,回收后,对设计不合理的题目和内容进行修改。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选取的调查对象是我校在校大学生,并且对性别、学历、年级、专业进行平均分配发放,利用人工问卷发放的形式。

以下为问卷的简单概述:

Ⅰ.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

Ⅱ.个体特征: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将其分为自我效能感、目标设置、意志水平和学习策略等四个层次,分别是问卷的第二部分的1-6题。

Ⅲ.参与动机: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将其分为人际交往、信息充足、系统功能等三个层次,分别是问卷的7-18题。

Ⅳ.满意和忠诚度: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将其分为参与感、归属感、贡献力以及服从规范等四个层次,分别是问卷的19-26题。

Ⅴ.知识管理: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将其分为知识提取、知识储存、知识共享等三个层次,分别是问卷的27-36题。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基本情况与统计结果

此次的调查对象是某校在校大学生,采取线上问卷的方式,总共发放问卷820份,共回收820份,其中有效问卷801份,有效率为总样本的 96%,样本选择分布了4类专业(文、理、工、医),4个年级,男女比例大概是1:1,其他也基本处于平均状态,基本符合整体分布情况,所以本次问卷的随机抽样还是比较成功的。

(二)样本的分组分析

针对样本的自然状况对样本进行分组,其次逐一比较,剖析借助社交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现况,及是否有显著的差异。本文选择以下四种分组方式:根据所在学校类型分组、根据专业分组、根据年级分组。

(1)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利用社交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比较

以年级作为自变量,对大学生利用社交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分析,因为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的差异不是十分显著,因此只列出了大一和大四的差异分析表。数据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各层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然而只有知识提取和服从规范层面大四学生显著低于大一学生,这就说明在大多数层面上学生能力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长。

(2)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利用社交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比较

将专业作为自变量对大学生利用社交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只有在知识储存层面上,医学专业学生显著低于非医学专业学生。

(三)变量的各层面分析

对样本进行叙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大学生忠诚和满意度、参与动机、个体特征等层面上的标准差与平均数。

(1)个体特征

可以发现大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学习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并且也能发现一部分学生在社交网络的学习中目的不明确,在网上随心所欲的遨游,比较随意。如果想使自主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则需要使自己目的清晰。

(2)参与动机

数据表明,大学生比较认可社交网络的作用,对比较常用的社交网络的软件获取知识的重要性也比较认可。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有些社交网络不太好操作,整体来看,大学生重视信息的充足度,也说明了大学生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学习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

(3)满意和忠诚度

大学生愿意利用社交网络进行信息浏览和传递,也愿意参与讨论和分享。但是大学生更愿意主动去搜寻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愿意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可见在社交网络中的互助还是比较欠缺,应加强这方面。

三、结论

经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一)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比较强,在学习时利用社交网络总是有很强的自控力。但是对自主学习的理解还有一定的误区,觉得就是无意识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对学习方法和设定目标方面还不太成熟。

(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利用社交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还有助于信息的处理和获取。但社交网络软件的使用复杂,速度慢等技术问题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有一定影响。此外,大学生还认为网络学习资源的可信度和质量还有待提高。

(三)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愿意使用社交网络进行学习,在需要特定的信息时也会通过 QQ 等常用的社交网络获得学习资源,但大多数学生只是喜欢在网络活动时参与讨论,对于帮助他人解决困难且提供建议方面还很欠缺。

五、社交网络环境下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建议

(一)从不同性别上来看,女生显著高于男生,所以社交网络应该根据平时经常搜索或浏览的知识,增加相应的信息推送,既可以帮助女生进行有目的的获取和提取知识,并且也可以提高男生获取自己相应的感兴趣的东西,同时应该形成奖懲制度和积分制度,奖惩制度则是规范正确使用社交网络,积分制度则是激励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帮助他人。

(二)从不同年级上来看,知识共享、知识提取、服从规范、贡献力、信息充足、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和目标设置层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只有知识提取和服从规范层面大四学生显著低于大一学生,说明在大多层面学生能力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长,而这样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学生共同体,让高年级的学生带动低年级的学生,形成一个帮带式团体,来弥补不同年级的不足。

(三)从不同学历上来看,专科贡献力、意志水平、知识共享和知识储存层面水平显著高于本科生,根据本科生和专科生上来看许多层面都有差异,所以学校应该开展相应的选修课来教育大学生如何使用社交网络,并积极参与到其中。

参考文献:

[1]李成新.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调查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2]Leona M.English.Spiritual Dimensions of Informal Learning[J].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2000 (85).

[3]Victoria J.Marsick,Karen E.Watkins.Informal and Incidental Learning in the Work Place[M].New York:Rotledge.1990.

[4]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 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 (10).

[5]甘永成,陶舟.e 一 Learning、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 [J]. 电化教育研究,2006 (1).

[6]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 [J]. 中国电化教育,2008 (2).

[7]董京峰,王伟娟,朱立波.社会性软件促进非正式学习 [J]. 中国远程教育,2009 (7).

(通讯作者:陈旭)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自主学习
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