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2例临床特点分析

2018-12-13熊域皎鲍永强陈科帆袁术生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6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

熊域皎 鲍永强 陈科帆 袁术生

摘要 目的:探讨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成人I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IM合并淋巴瘤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患者均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成人IM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较多样,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关键词 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急性的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是由EB病毒(EBV)感染引起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口鼻密切接触传播,也可经飞沫及输血传播。人群普遍易感EBV,尤以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更多见,其<6岁患儿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轻型发病,原发性感染EBV青年及成年患者中,50%呈典型发病。I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易累及多器官,可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IM易漏诊、误诊,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所以早期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为提高对成人IM的认识,本研究对32例成人IM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IM患者32例,男13例(40.63%),女19例(59.38%);年龄14-33岁,平均20.1岁;15~30岁29例(91.0%),>30岁3例(9.0%);患病季节:春季(3~5月)10例(31.25%),夏季(6~8月)8例(25.0%),秋季(9~11月)5例(15.63%),冬季(12~2月)9例(28.13%)。

IM诊断标准:①外周血血常规中变异淋巴细胞>10%;②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如肝脾肿大、皮疹,发热、咽峡炎、肝功能异常、淋巴结肿大等;③EBV抗原IgM抗体(EBV-CA-IgM)。具备②中的任何3项,同时具备①、③中的任1项即可诊断。

临床表现:(1)主要症状体征:①发热29例(91.0%),其中中、高热26例(81.3%),低热3例(9.0%),不发热3例(9.0%);入院后发热时间1~10d,入院前发热时间0.5~14d,平均发热5.2d,总热程3~17d,平均发热时间8.5d。②淋巴结肿大22例(68.8%),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亦可累及下颌、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无明显压痛,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者伴有腹痛。③扁桃体肿大30例(93.8%),咽峡炎31例(96.9%),扁桃体可见假膜形成、脓点或黄白色渗出物27例(84.4%)。④脾大16例(50.0%),以轻、中度肿大为主,有轻度触痛。⑤未见肝脏肿大。⑥皮疹2例(6.3%),分布于躯干部,伴瘙痒。(2)其他系统症状:肺炎1例,有咳嗽、咳痰,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例;血流感染(溶血不动杆菌)1例;淋巴瘤1例。

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检查:20例白细胞(WBC)计数>10×109个/L(62.5%),最高27.34×109个/L,未见WBC<4×109个/L,淋巴细胞比例>35%者28例(87.5%),>50%者23例(71.9%),所有患者变异淋巴细胞>10%,最高达46%。②肝功异常27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84.4%),ALT最高785U/L,AST最高379U/L,胆红素升高1例(3.1%),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分别为72.5μmol/L和91.2μmol/L。所有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均升高,且与ALT和AST上升水平一致。③EBV抗体检测采用 ELISA法检测EBV-CA-IgM,其中24例阳性(75.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術进行外周血EBV DNA载量检测,阳性25例(78.1%)。④1例为左下肺炎症。⑤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阳性1例。⑥1例行血培养培养出溶血不动杆菌。⑦1例行骨髓穿刺提示淋巴瘤。

方法:所有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阿昔洛韦或热毒宁注射液等抗病毒及保肝等对症治疗。

结果

除1例IM合并淋巴瘤患者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外,其余患者均好转或治愈出院。

讨论

研究发现IM患者多见于16~30岁人群,>35岁患者少见,且一般没有性别差异。本研究中患者冬、春季较多,有文献报道秋、冬季较多[1],但也有报道无季节区别[2]。IM主要表现为三联征,即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研究报道成人IM患者的三联征比例较高(≥60%),本研究中三联征比例亦较高,1例患者入院后给予对症处理后反复发热,行骨髓检查诊断为淋巴瘤,提示人院后反复发热患者即使IM诊断明确,亦需要行骨髓检查,以排除血液系统本身疾病。有文献报道,与儿童患者比较,成人发生眼睑浮肿比例低,且本研究患者未见眼睑水肿。

本研究中患者肝功能损害比例(84.4%)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多为轻、中度损害,以ALT及AST升高为主,且ALT>1000U/L少见,一般无胆红素升高,尽管肝功能损害比例较高,但是肝功能恢复亦较快,提示EBV所致的肝炎多为自限性的,预后一般较好。LDH值可反映IM患儿病情严重程度[3],但本研究中成人患者LDH升高与转氨酶升高水平一致,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

本研究发现EBV-CA-IgM阳性患者可合并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IM是由EBV感染引起,而肺炎支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弓形虫、CMV、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临床特征与EBV所致相似,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4],提示怀疑IM者除查EBV抗体外,还需要查肺炎支原体抗体及其他病毒抗体(Torch检查等),警惕合并感染,合并感染患者病情较重。

IM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检查非常重要,本组研究中62.5%患者出现WBC升高,WBC最高达27.34×109个/L,以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为主,>35%者28例,>50%者23例,国外诊断标准包括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及淋巴细胞比例>50%。淋巴细胞>35%鉴别IM和扁桃体炎的特异性100%、敏感性90%。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28例淋巴细胞比例>35%;病程早期和恢复期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较低,病程7~14d检出率和比例最高。因此,异型淋巴细胞比值<10%者高度怀疑IM,应1周后复查,同时检测EBVDNA、EBV抗体。EBV DNA可反映体内病毒感染复制情况,且研究发现EBV病毒量与IM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EBV-CA-IgM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近期EBV感染的可靠标志。EBV-DNA法有较高的防止误诊、漏诊的价值,有更快速、更简便、更准确的特性,不受体液免疫功能影响[5-7]。

IM通常为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死亡率低(<1%),但其首发症状及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及漏诊,且成人IM有重症倾向,EBV感染可诱发其他疾病或几种疾病合并存在。因此早期诊断、早期评估病情及早期治疗IM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建军,卢洪洲.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进展[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8(2):205-207.

[2]王爽,熊域皎,刘彦伶,等.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9例临床特点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12):1822-1824.

[3]李向元.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J].西部医学,2013,38(5):737-739.

[4]樊继斌.肺炎支原体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195-196.

[5]吴雪梅.EB病毒DNA监测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的重要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280-2281.

[6]梁少媛,唐敏贤,陈广道.EB病毒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病毒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278-280

[7]Balfour hh JR,Odumade OA,Schmeling DO,et al.Behavioral,virologic,and immunologlc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quisition andseverity of primary Epstein-Barr virusinfec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J].J InfectDis,2013,207(1):80-88.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住院期间转归研究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老年胃溃疡患者与中青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